APP下载

无创呼吸机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0-04-17谢博文卢春

医药前沿 2020年35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机心率

谢博文 卢春

(1 郑州大学医学院 河南 郑州 450001)

(2 武汉市汉阳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50)

重症肺炎是呼吸系统疾病之一,是指肺部感染常规治疗后患者仍未获得理想疗效的情况,同时肺部感染征象长时间存在且伴其他脏器衰竭[1]。其典型病理生理[2]特征为顽固性低氧血症、有效通气量降低及代谢性酸中毒等,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乃至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等多个脏器衰竭,病情进展迅速,严重危及生命。而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在进行常用治疗如抗感染、止咳和祛痰等,虽有一定程度疗效,但是病情容易反复,预后较差,并发症较多[3]。本临床研究旨在探讨运用无创呼吸机在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 年7 月-2019 年2 月在武汉市汉阳医院呼吸内科收治并确诊的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共67例,年龄47~87岁。所有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4];排除标准:(1)严重精神疾病,无法配合;(2)严重意识障碍和沟通障碍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经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观察组37 例;对照组30 例,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情况比较

1.2 治疗方案[5]

①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方法,包括抗感染、解痉、低流量吸氧及祛痰、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方法。②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无创呼吸机(美国飞利浦公司,型号:Bi-PAP Synchyony。)进行治疗,口鼻面罩,模式:S/T;吸气压:10~25cmH2O;呼气压:4 ~8cmH2O;氧气浓度:40%~60%。根据病情变化调整呼吸机的参数,每次治疗时间2 ~3h,3 ~4 次/d。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指标(动脉血pH 值、动脉血二氧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心功能指标(心率、呼吸频率)、不良反应(恐惧感、面部肿胀、腹胀、皮肤压伤)、治疗效果[6](显效:肺部啰音和咳嗽症状消失,体温正常,X 线显示肺部阴影消失;有效:肺部啰音和咳嗽症状好转,体温下降,X 线显示肺部阴影缩小;无效:症状和体征无好转。总有效=(显效 +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血气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指标(动脉血pH 值、动脉血二氧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值高于对照组,PaCO2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01),pH 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PaO2值升高(t=-26.95,P=0.00),PaCO2值下降(t=28.71,P=0.00),PH 值无显著变化(t=1.87,P=0.07);对照组PaO2值升高(t=-17.20,P=0.00),PaCO2值下降(t=11.02,P=0.00),pH 值无显著变化(t=1.85,P=0.08);见表2。

表2 两组血气指标比较(±s)

分组 例数 PaO2(mmHg) PaCO2(mmHg) pH 值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7 51.89±3.94 84.08±5.95 83.76±5.42 53.70±3.66 7.61±0.21 7.52±0.14对照组 30 51.63±4.23 77.50±8.80 84.00±6.69 65.10±4.25 7.58±0.25 7.47±0.27 t 0.26 3.50 0.17 11.80 0.51 0.96 P 0.80 0.00 0.87 0.00 0.61 0.34

2.2 心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心率、呼吸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P <0.01);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心率下降(t=22.75,P=0.00),呼吸频率下降(t=12.97,P=0.00);对照组心率下降(t=12.98,P=0.00),呼吸频率下降(t=4.50,P=0.00);说明两种治疗方式均有效,以观察组效果较好(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次/min)

表3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s,次/min)

分组 例数 心率 呼吸频率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7 119.54±9.21 81.08±5.95 27.70±3.66 18.30±2.28对照组 30 119.97±8.86 93.30±5.81 27.40±3.89 23.53±2.99 t 0.19 8.44 0.33 8.13 P 0.85 0.00 0.74 0.00

2.3 不良反应比较

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51%)低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4。

表4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n(%)]

2.4 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3.讨论

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不断恶化,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人群的老龄化,人们越来越多的接触及认识到重症肺炎的危害,该疾病是由于多重原因引起阻塞性通气障碍,通气功能减弱,通气/血流比率显著下降,导致气道及肺的损伤,随着肺功能持续恶化,容易出现各大器官及系统的障碍,甚至衰竭,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呼吸衰竭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严重呼吸功能紊乱,气体交换受阻,体内二氧化碳潴留,全身多器官缺氧,从而导致一系列代谢和生理功能障碍。当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时,如果常规吸氧不能明显改善患者通气功能时,会进行机械通气进行治疗,但是机械通气中需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容易对患者气道造成损伤,且增加了呼吸机关性肺炎的发生机率[7]。而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对提高疗效具有积极作用,不会对患者吞咽功能造成影响,患者可正常进食和说话,且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具有积极作用,将整体治疗效果显著提升。

一种新型机械通气方式无创呼吸机应运而生,该方法可以在保留鼻腔生理功能的同时避免建立有创人工气道,易于操作,且最大限度降低了继发性呼吸系统感染风险,促进肺泡复张,改善肺泡弥散功能,改善氧合能力[8]。重症肺炎患者病理生理学反应[9]为肺组织渗出性炎症反应、水肿以及肺泡部分塌陷甚,动静脉血分流,氧弥散面积下降导致低氧血症。无创呼吸机可克服气道阻力,升高平均气道压以及功能残气量,重新开放萎缩肺泡,提高通气量,使呼吸频率下降,减少自主呼吸的耗氧量,同时提高肺表面活性物质的释放量,对患者的呼吸肌进行修复,使肺区气体平均分布,分流降低,提高氧弥散,改善低氧血症[10]。本临床研究表明,治疗后,观察组PaO2值高于对照组,PaCO2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01),pH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01);与治疗前比较,观察组PaO2 值高(t=-26.95,P=0.00),PaCO2值下降(t=28.71,P=0.00),PH 值无显著变化(t=1.87,P=0.07);对照组PaO2 值高(t=-17.20,P=0.00),PaCO2值下降(t=11.02,P=0.00),PH 值无显著变化(t=1.85,P=0.08);观察组心率下降(t=22.75,P=0.00),呼吸频率下降(t=12.97,P=0.00);对照组心率下降(t=12.98,P=0.00),呼吸频率下降(t=4.50,P=0.00);说明两种治疗方式均有效,以观察组效果较为明显。

同时,无创呼吸机易于操作,且最大限度降低了继发性呼吸系统感染风险,不良反应小,治疗效果较好。本临床研究显示,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3.51%)低于对照组(46.67%),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63.33%),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 <0.01)。

综上所述,运用无创呼吸机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以明显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及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少,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呼吸机心率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心率多少才健康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
《呼吸衰竭》已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