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病毒感染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0-04-17胡欣加尔宝吐尔德闻淑娟
胡欣 加尔宝·吐尔德 闻淑娟
(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1)
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是一种发病率较高的淋巴瘤,具有侵袭性和较高恶性程度的特征,相关研究表明,该病症可能和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遗传以及免疫力下降有关,其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乏力、盗汗、局部肿痛等,有些患者还会伴有发热和消瘦症状[1]。该病症的治疗主要以化疗为主,若患者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则可能对肝功能造成损害,有研究显示,尤其是使用利妥昔单抗,可能会使乙肝病毒再激活,造成更严重的肝功损害,从而延误淋巴瘤的治疗。本文以52 例乙肝病毒感染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为乙肝病毒感染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并对化疗结果进行研究比较,具体内容见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2 年1 月—2019 年12 月收治的52 例乙肝病毒感染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化法将患者划分为对照组(22 例)与研究组(30 例),对照组为患者进行常规化疗,研究组为患者进行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照组中,男性13 例,女性9 例,年龄28 ~70 岁,中位年龄53 岁。研究组中,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年龄20 ~75 岁,中位年龄56 岁。
纳入标准:疾病符合乙肝病毒感染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的诊断标准;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无其他重要器官疾病患者。
排除标准:具有精神疾病或精神病史的患者;不愿参与本次研究或者中途退出的患者;对本次研究所采用的药剂过敏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为患者进行常规化疗,于每周期第1 天为患者静脉滴注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剂量分别为750mg/m2、50mg/m2、1.4mg/m2(最大剂量2mg),并开始口服泼尼松片,剂量为60mg/m2,1 ~5d,同时为患者进行常规止吐、水化和利尿等处理,3 周为1 个周期,连续治疗4 ~6 个周期。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化疗前1d 为患者静脉注射利妥昔单抗注射液,剂量为375mg/m2,3 周1 次,连续治疗4 ~6个周期[2],并常规使用预防性抗乙肝病毒治疗。
1.3 参考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肝功能损害率进行分析研究。HBV 再激活的定义:HBV-DNA 负荷是基线值的10 倍或以上,或HBV-DNA 绝对值>105 考贝/ml。肝功能损害判定标准参照WHO抗癌药物毒性反应分级标准,0 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或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或总胆红素(TB)≤1.25 倍正常上限;I 度:1.26 ~2.5 倍参考范围上限;Ⅱ度:2.6 ~5.0倍参考范围上限;Ⅲ度:5.1 ~10.0 倍参考范围上限;IV 度:>10 倍参考范围上限。本研究中ALT 参考范围值0 ~75U/L,HBV-DNA 参考范围上限103 拷贝/ml。Ⅰ度为轻度肝脏功能损害,患者主要表现乏力、厌食油腻、食欲不振、肝区不适、尿黄、轻度脾肿大等症状;Ⅱ度为中度肝功能损害,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在轻度和重度之间;Ⅲ、Ⅳ度为中度肝损害,是患者存在比较明显和持久的症状。
治疗有效率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病情稳定、进展4个方面,总有效率为完全缓解和部分缓解率之和。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的比较
研究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肝功能损害率的比较
研究组肝功能损害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两组乙肝再激活例数比较
研究组乙肝病毒再激活例数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乙肝再激活例数比较
3.讨论
乙肝病毒感染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是目前临床比较重视的一种肿瘤疾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往往对疾病的重视程度不高,所以进行确诊的时候往往已经发展比较严重,给临床治疗带来的巨大的困难,也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具有病程短、恶性度高的特点,对该肿瘤的治疗主要以含蒽环类药物为基础,联合化疗为主。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的化疗药物包括环磷酰胺、吡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等。伴随医学科研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药物研究进展迅速,临床试验证明,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的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为患者带来更长时间获益。利妥昔单抗以一种合制而成的免疫球蛋白形式和CD20 抗原特异性结合,按照抗体对细胞毒效应的依赖,发展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对B 细胞型淋巴瘤进行靶向破坏,进而达到改善患者病情的目的[3]。但是,患者在接受靶向治疗+化疗之后很容易出现乙肝病毒再激活的情况,导致疾病治疗的延缓或中断,进而延误对患者的有效治疗,严重影响预后,严重的话还会出现生命安全问题,所以针对这种情况还要进行提前预防性服用药物进行治疗[4]。其中HBsAg 阳性的患者必须接受预防性抗病毒治疗,可以通过效低耐药的核苷/核苷酸类似物进行预防治疗,预防治疗必须要贯穿整个免疫治疗的过程,在免疫治疗结束后的6 ~12 个月仍然需要继续治疗,在抗病毒治疗结束后对患者进行长期的随访和监测,保证患者不存在肝炎的活动。如果患者存在HBV 感染证据,也就是抗HBc 阳性,可以在化疗和免疫抑制治疗中及治疗后进行定期的HBV 相关指标检测[5]。
从本研究结果可知,为乙肝病毒感染合并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虽然利妥昔单抗的使用可能造成更多的乙肝病毒再激活,但对于此类患者预防性使用抗乙肝病毒治疗,在治疗有效率、肝功能损害方面的数据均优于单一化疗的效果,足见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对乙肝病毒感染合并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患者进行治疗的优越性和重要性[6]。
综上,为乙肝病毒感染合并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患者使用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效果显著,可以改善肝功能损害程度,并可以为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