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再买灵芝粉等中药粉了 粉末状中药易被掺杂使假

2020-04-16

中国食品 2020年4期
关键词:饮片失眠症粉末

别再买灵芝粉等中药粉了 粉末状中药易被掺杂使假

打粉是中药饮片的一种加工方法,指的是将中药材打成粉状,直接口服或者冲服,常见的有珍珠粉、鹿角粉、沉香粉、水蛭粉、狗鞭粉、灵芝粉、竹茹粉等。相比传统中药饮片需要煎煮,粉剂方便服用,用户接受度更高,市场相对比较火热。但从2020年年初开始,重庆、北京、山东、甘肃、四川等多个省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公告,叫停中药饮片打粉行为。

对于此次收紧中药饮片打粉的炮制规范,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药师刘绍贵认为可能有两方面原因:一是规范中药市场。由于中药打粉各省规定不统一,缺乏全国性标准,同时还存在不适合打粉中药也被打粉的现象;二是为了防止假冒伪劣和混乱品种掺入打碎的粉末中。因为药材饮片被打成粉末后,固有的形态特征被破坏,鉴别难度增大,给不法商贩提供了掺杂使假的机会,既不利于品质监管,又可能造成用药安全事故。特别是打粉后直接服用的品种,未经熬煮杀菌,也没经过卫生检测,一旦被致病菌污染,后果不堪设想。

据专家介绍,众多传统中药材中,适合打粉的一般有如下特点:1.有效成分不溶于水,或有效成分受热后易挥发、破坏的药物,必须使用粉末饮片。2.有效成分水溶性不佳,或受热后有一定影响的药物,为提高利用率可以使用粉末饮片。3.名贵、珍稀、濒危动物药,如牛黄、麝香、沉香、肉桂等,一般用粉末饮片,以提高利用率、节约药材、保护资源。4.质地坚硬的矿物及动物骨、角,或难以切制的植物药,采用粉末饮片包煎,以减少煎煮时间、节约能耗。

不适合打粉使用的药材则包括以下几类:1.易被微生物污染的动物组织或者动物药材,如桑螵蛸,它是动物卵鞘,含病原微生物,须经煎煮高温消毒后服用。2.有毒性的药材,如全蝎、蜈蚣等。这类药打粉后容易混合不匀,导致无法准确控制每次服用的量,有可能会加大服用后的毒性。3.含挥发油的药材,如川芎、枳壳、豆蔻、薄荷等。粉碎机在高速旋转过程中温度较高,可能导致有效成分挥发油的蒸发,不建议打粉服用。4.黏性大、含糖量高的药材,如熟地黄、枸杞子等。这类药物易吸潮软化发黏,应低温干燥充分后再打粉,不然易粘附在打粉机内壁,影响药粉细度。

日常生活中,也有些人会将天麻、三七、石斛等质地较硬的药材打粉后使用。对此,刘绍贵表示,国家叫停的是厂家行为的饮片打粉,对于自己购买合格药材进行打粉的不在此列。不过,中药打粉有一定专业性,对颗粒细度、卫生洁净度都有一定要求,最好去专门的中药房,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

并非所有酸奶都含益生菌专家提醒喝益生菌酸奶时要1-2周变换一次

提到酸奶,很多人第一反应是补充益生菌。其实,并非所有酸奶都含益生菌。

益生菌一词最早起源于希腊语“for life”(对生命有益),译为“益生菌”或“原生保健性菌种”,为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是定植于人体肠道、生殖系统内,并能产生确切健康功效从而改善宿主微生态平衡、发挥有益作用的活性微生物总称。2014年,国际益生菌和益生元科学协会关于益生菌的最新定义为:“当施以足够量时可赋予宿主健康益处的活的微生物。”需要特别说明的是,乳酸菌和益生菌并不是一回事。乳酸菌是能够利用糖类代谢、产生50%以上乳酸的细菌总称。益生菌的标准则严格得多,指的是经过科学研究证实对人体有益的微生物。成千上万种乳酸菌中,只有少部分的菌株被深入研究证明其特定功效后才能称为益生菌。

按照菌种不同,酸奶可分为两大类,普通酸奶和益生菌酸奶,后者价格往往偏高。普通酸奶只含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这两种乳酸菌存在“共生作用”,相互帮忙,能够促进产酸速度,让酸奶正常凝固,而且能产生比较好的风味。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对人体也有好处,但作用比较弱,而且它们本身不能在大肠中定殖,而是“一过性”的保健菌。也就是说,这些菌只在通过胃肠道时发挥点作用,却不能起到“调整肠道菌群”的作用。而添加到益生菌酸奶中的嗜酸乳杆菌、双歧杆菌、鼠李糖乳杆菌,还有一些乳酪乳杆菌的菌株等,经过长期筛选和科学研究,证明其保健作用比较强,如双歧杆菌在人体肠道内发酵后可产生乳酸和醋酸,促进铁和维生素的吸收等。所以,从理论来说,这种酸奶可能利于调节人体肠道微生物的平衡。

但益生菌酸奶对身体的好处有多大,尚无法评价。并且益生菌一定要达到足够的活菌数,才能起到足够的保健作用。从研究報告看,益生菌的数量要达到108甚至109以上,才能有足够的保健活性。

如果想要买益生菌酸奶,第一要看益生菌的数量;第二要看储存条件,选择冷柜里的产品;第三为了保持肠道平衡,可以考虑经常变换含不同益生菌的产品或品牌,但建议坚持至少1-2周后再换。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普通酸奶中没有特殊的益生菌,但其营养价值也不能被忽视。如果仅想获得蛋白质、钙和多种维生素,促进消化吸收功能,直接购买普通酸奶即可。

少吃糖吧!美国最新研究表明吃糖越多越易失眠

如今,睡不好觉成了很多人的最大困扰。《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精制碳水化合物含量太高的食物吃多了,会增加失眠风险。这种情况约占成年失眠症患者的30%。

为了探究饮食升糖指数(GI)与睡眠质量的关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收集了参与美国妇女健康倡议(WHI)研究的53069名女性的相关数据以及饮食日记。结果发现,饮食GI越高(过多食用添加糖含量高的食物和精制谷物),罹患失眠症的风险就越大。GI最高的女性,失眠症风险增加11%;多吃蔬菜和水果(而非果汁)的女性,失眠症发病率降低16%。新研究负责人、精神病学助理教授詹姆斯·冈维什博士分析指出,当血糖迅速升高时,身体会通过释放胰岛素做出反应,由此导致的血糖下降会导致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激素的释放,而这些激素都会干扰睡眠。

冈维什博士表示,通过改善饮食预防失眠症,是简单易行的低成本且无副作用的干预措施。全谷物和杂豆类升糖指数较低,应占主食总量的1/3左右,每天吃够一斤蔬菜、半斤水果,注意不能用果蔬汁代替。除此之外,减少添加糖的摄入量,建议每天添加糖的摄入不超过50克,最好控制在25克以下。不喝或少喝含糖饮料,少吃高糖食品,比如蛋糕、点心、冰淇淋等。

猜你喜欢

饮片失眠症粉末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失眠疗效的meta分析
Fe基非晶粉末降解性能研究
山萸肉及其不同酒制品的UPLC特征图谱建立及色度值的差异性研究
喜迎春天
PREP法和AA法制取Inconel718粉末对比分析
化学指纹图谱法及DNA条形码分子鉴定技术对鸡血藤饮片煮散质 量体系进行探索
失眠症状≠失眠症及早治疗是关键
巧开锈锁
超级心理医生
综合医院中蒙药饮片质量管理的经验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