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株热带海洋光合细菌的筛选、鉴定及水质净化能力

2020-04-16张秀霞王冬梅李军涛胡永华郑佩华鲁耀鹏冼健安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分离净化

张秀霞 王冬梅 李军涛 胡永华 郑佩华 鲁耀鹏 冼健安

摘要:从西沙群岛永兴岛滩涂底泥中,通过富集分离纯化得到1株光合细菌(编号YX-1),对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经16S rDNA鉴定为红假单胞菌。将该菌株接种到模拟富营养化养殖污水中,结果显示该菌株具有较强的COD、氨氮和亚硝酸盐去除能力,优于阳性对照菌株,可开发应用于海南水产养殖污水的净化处理。

关键词:光合细菌;分离;养殖污水;净化

中图分类号:S18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20)04-0278-04

收稿日期:2018-12-05

基金项目:农业农村部财政专项(编号:NFZX2018);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编号:TJAE201808)。

作者简介:张秀霞(1982—),女,广东梅州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水产健康养殖研究。E-mail:107265834@qq.com。

通信作者:冼健安,博士,副研究员,主要从事水产养殖生态及毒理学、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研究。E-mail:xian-ja@163.com。

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PSB)是一类具有光合色素、能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光合磷酸化的微生物,分布广泛,遍及江河、沼泽、湖泊、海洋、池塘及活性污泥和土壤中[1],易培养,生长速度快,繁殖力和生命力强,与自然界的C、N、S化学循环有重要关系,在自然界自我净化过程中担负着重要角色,在污水净化、水产养殖、保健品研发、产氢、农业等多方面得到广泛应用[2-3]。PSB最初被应用于处理有机污水,后来逐渐引入应用到水产养殖当中。PSB在水产养殖上的研究和应用主要集中在调控、改善和稳定养殖水体的水质[4],防治疾病的发生及利用PSB作为生物饵料和营养性添加剂[5-6]。

本研究从西沙群岛永兴岛滩涂底泥中富集并分离筛选出1株光合细菌菌株,对其形态学和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模拟的富营养化对虾养殖污水中的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为其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试验材料

试验使用饲料为本实验室自制对虾饲料,阳性对照菌为市售光合细菌产品。

1.1.2 试验试剂

PCR扩增试剂购自TaKaRa公司,其他试剂购自广州化学试剂厂。

1.1.3 培养基配方

1.1.3.1 富集培養基

NaCl 2.00 g、MgSO4·7H2O 0.20 g、NH4Cl 1.00 g、NaHCO3 2.00 g、KH2PO41.75 g、CH3COONa 3.00 g、酵母膏1.00 g,蒸馏水1 000 mL,pH值7.0[7]。

1.1.3.2 分离培养基

培养基成分见表1,按上储备液A、B、D、E配制好后用2 mol/L氢氧化钠溶液调pH值为7.0,置于高压蒸汽灭菌锅中121 ℃,灭菌20 min,若配固体培养基则再添加2%琼脂粉,储备液C、 F使用时在无菌超净工作台中用0.22μm针孔过滤器过滤后加入。

1.2 方法

1.2.1 分离纯化

样品底泥加无菌生理盐水重悬浮,1 000 r/min离心2 min,取出上清液6 000 r/min离心5 min,去上清,将沉淀采用无菌富集培养基重悬浮培养,液面加无菌液体石蜡覆盖,密闭瓶口,于30 ℃,光照强度为2 500~3 000 lx光照培养箱中培养。培养至液体变成红色或者底部有红褐色絮状物出现,将培养液装入无菌离心管,6 000 r/min离心5 min,沉淀采用富集培养基重悬浮后至培养箱中培养。重复上述培养步骤3次。将富集液梯度稀释后取培养液在固体分离培养基上涂布,采用双层平板法[8]多次纯化分离出纯种菌株。

1.2.2 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将纯化的菌株接种于分离培养基培养,参照《伯杰细菌系统鉴定手册》[9-10]和《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11]对菌株进行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特性分析。

1.2.3 16S rDNA鉴定

取纯化的单菌落作为DNA模板,采用16S rDNA通用引物(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送华大基因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进行比对,下载相似序列构建系统发育树。

1.2.4 水质净化能力分析

采用本实验室自制的对虾饲料7 g,加入200 mL海水,浸泡1 h,采用滤纸过滤,收集过滤液体。取室内对虾养殖污水与饲料浸出液按9 ∶1比例进行混合,每瓶分装400 mL,进行高压灭菌。将提前培养至菌浓度为108个/mL的菌液50 μL加入灭菌培养液中,空白对照组加入50 μL 灭菌培养液,阳性对照组加入50 μL市售光合细菌菌液,然后置于光照培养箱中培养,每天取样测定COD、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光合细菌形态及生理生化特性

富集得到棕红色菌液,采用双层平板法反复分离,挑单菌落至液体分离培养基中,待液体分离培养基中得到红色菌液,最终分离出菌株1株,编号为YX-1。该菌株菌落小,卵形或短杆形,边缘平整,表面光滑湿润,培养48 h为白色菌落,密封培养至10 d时菌落会长出棕红色色素(图1)。经检测为革兰氏阴性菌,菌液光照足时为棕红色,光照不足时菌液成棕黄色且菌体下沉。

由YX-1菌株的生理生化特性分析(表2)可知,该菌株为兼性厌氧菌,在缺氧环境生长更好,能利用大多数糖类,不能利用甘油作为碳源,淀粉水解阴性,明胶液化阴性,含鸟氨酸脱羧酶,不含赖氨酸和精氨酸脱羧酶,不能利用尿素作为氮源,吲哚试验阳性,硫化氢、硝酸盐还原阴性,含有接触酶、氧化酶。

综合菌落形态、培养方式、革兰氏染色及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初步判定该菌株为光合细菌。

2.2 16S rDNA序列分析

测序比对结果(图2)显示,YX-1菌株与Rhodopseudomonas红假单胞菌属各模式菌株的相似性高达98%以上,在进化树中与Rhodopseudomonas faecalis聚为1个分支,可判定YX-1 菌株為红假单胞菌属的菌株。

2.3 水质净化能力分析

2.3.1 COD去除能力

由图3可知,空白对照组COD值基本保持稳定,随着时间的延长,YX-1菌株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的COD值不断下降;培养5 d 后,由图4可知,YX-1菌株试验组COD去除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

2.3.2 氨氮去除能力

由图5可知,空白对照组氨氮含量基本保持稳定,随着时间的延长,YX-1菌株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的氨氮含量不断下降;由图6可知,培养5 d后,YX-1菌株试验组氨氮去除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

2.3.3 亚硝酸盐去除能力

由图7可知,空白对照组亚硝酸盐含量基本保持稳定,随着时间的延长,YX-1菌株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的亚硝酸盐含量不断下降;由图8可知,培养3 d后,YX-1菌株试验组的亚硝酸盐去除率已达到100%,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

3 讨论

从海南西沙群岛永兴岛滩涂淤泥中分离的光合细菌YX-1,经细胞形态、菌落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特性分析及16S rDNA鉴定,判定为红螺菌科红假单胞菌属。通过序列比对发现其与Rhodopseudomonas faecalis相似性达99%,但YX-1菌株的部分生长特性与文献报道[12]有一定的差异,因此不排除YX-1为Rhodopseudomonas新种的可能性。

Rhodopseudomonas与深红红螺菌(Rhodospirillum rubrum)、球形红微菌(Rhodomicrobium sphaeroides)等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产氢光发酵细菌,普遍存在产氢和固氮作用,已被广泛应用于有机废水的生物处理[13]。本研究筛选的YX-1菌株来源于热带海水环境,具有耐高温、耐盐、耐碱性等特性,本研究结果表明其具有较强的亚硝酸盐、COD和氨氮去除能力,作为海南水产养殖过程中的水质改良剂,该菌株具有较高开发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Lami R,Cottrell M T,Ras J,et al. High abundances of aerobic anoxygenic photosynthetic bacteria in the South Pacific Ocean[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2007,73(13):4198-4205.

[2]Vignais P M,Colbeau A,Willison J C,et al. Hydrogenase,nitrogenase,and hydrogen metabolism in the photosynthetic bacteria[J]. Advances in Microbial Physiology,1985,26(10):155-234.

[3]黎建斌,何 为,李大列,等. 高活性荚膜红假单胞菌分离鉴定及应用[J]. 南方农业学报,2012,43(4):540-543.

[4]杨绍斌. 复合光合细菌对鱼塘水氨态氮和H2S的去除效应[J]. 环境科学与技术,2005,28(4):25-26.

[5]张信娣,郭玲琼. 球形红假单胞菌对三角帆蚌养殖水体水质的影响[J]. 水利渔业,2006,26(4):60-61,68.

[6]Takabatake H,Suzuki K,Ko I B,et al. Characteristics of anaerobic ammonia removal by a mixed culture of hydrogen producing photosynthetic bacteria[J]. Bioresource Technology,2004,95(2):151-158.

[7]马姝萍,赵述淼,郭俊平,等. 高效净化污水光合细菌的分离鉴定[J]. 饲料工业,2012,33(15):46-50.

[8]孙军德,赵春燕,李炳学,等. 光合细菌双层平板计数方法的研究[J].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2001,32(2):110-112.

[9]David R B,Richard W C. Bergeys manual of systematic bacteriology[M]. New York:Springer,2001.

[10]Don J B,Noel R K,James T S. Bacteriology[M]. New York:Springer,2005.

[11]东秀珠,蔡妙英.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349-399.

[12]刘冰峰. 光发酵细菌的选育及其与暗发酵细菌耦合产氢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13]谢国俊. 光发酵细菌Rhodopseudomonas faecalis RLD-53产氢效能与强化机制研究[D].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猜你喜欢

分离净化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2019猪病净化技术高峰论坛”聚焦区域净化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刑事庭审中心主义视域下的“分离观”
转型背景下的民办高校管理理念创新
融合与分离:作为一种再现的巫术、文字与影像世界的构成
陶色净化
橡胶低温净化机
给未成年人净化出一片晴朗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