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品语意学的GRASSHOPPER蚱蜢校车设计研究

2020-04-16朱梦瑶

设计 2020年5期
关键词:校车创新

朱梦瑶

摘要:人们关注产品功能和外观形态的同时,也应关注产品对人心理的影响和产品本身传达的语意。产品语意学是一种设计思维,是文章的主要理论支撑。并采用犀牛软件进行三维建模,Keyshot进行渲染。基于产品语意学,针对仿生学的角度展开创新,源于自然迎合人们对自然的渴望。通过模仿生物形态蚱蜢,创造出更具亲和力的校车设计。产品语意学的运用,更能直观地展示创新校车的造型和功能。

关键词:产品语意学;校车;创新;仿生;关爱儿童设计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20)03-0022-03

引言

造型逐渐趋于同化是现代产品创新的根本问题,产品往往更注重造型表现,但功能、设计符号和语意表达却匮乏。校车是专门为学生服务的现代公共交通机具,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节奏的加快,提高了人们对于校车的需求,它更好地保证学生上下学的安全以及减轻上班族家长的接送负担。校车的设计需要进行概念的思维发散、资料收集、设计创造,并通过三维模型制作得到视觉化的要素模型,再从三维建模到实物制作的过程中研究校车设计的语意和方案其应用的可行性。在设计实践中运用不同的语意程序进行设计多方位思考,融入视觉美特征,呈现创新校车的功能、造型和意义内涵。

一、产品语意学的校车设计要素分析

(一)产品语意学定义“语意”指语言的意义。“语意学”指语言意义的学问。“产品语

意学”则指研究产品语言意义的学问,研究造型形态与意义之间的关系,保证形态与功能的统一。使晦涩难懂的语言符号学理论以简单易懂的形式面貌展现,便于使用者理解设计师的设计意图,同时也提高了设计师的思维能力和设计水平。

(二)从产品语意学角度分析校车性格

产品语意强调的是人与产品之间的交流,一方面借助产品的材料、形态、色彩、质感等四方面视觉语言,向使用者揭示产品的语言特征,使产品功能更加明确化。

校车是指运送教育机构的学生上下学的专用乘坐车。100多年前,美国发明校车并规定漆成橙黄色,鲜明的色彩成为校车的基本特征,如图1。现存的校车一般分为无人驾驶与有人驾驶两种方式。

在日益竞争进步的社会大环境下,如何让创新校车在以往校车设计大环境下脱颖而出,即创新校车需要拥有自己的性格,校车的性格即灵魂。然而目前针对产品性格设计的研究却多以造型、功能层次入手,却很少对产品设计精神层次的认识。这部分主要以研究校车的性格设计为核心,再以产品语意学为基础,通过语意学的外观形态和内涵语意分析校车性格来设计。

二、校车使用分析与创新

(一)校车的功能

校车的主要功能是运送学生上下学的车辆,要求安全,上下车便捷。帮助聚集零散的上下学学生群体,缓解学校周边道路堵塞。也帮助上班家长平衡上下班时间与孩子上下学的时间冲突。同时,增进学生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情感交流,帮助学生培养开朗、乐观、乐于沟通的性格。

(二)行驶中交通问题研究

道路车辆拥堵一般出现在早6:30-9:00和晚4:30-6:30两个时段,堵车通常由道路狭窄、车辆太多、电动车加塞、人流蜂拥导致。特别是学校门口这种高拥堵路段,上下学确保不迟到学生和家长们就得采取更加早起、硬擠等措施,不仅没有根本解决交通问题,反而更易出现交通事故。校车的出现可以帮助聚集分散的学生人流,加快道路疏通。

(三)校车加入蚱蜢仿生语意进行创新构想鲜明的橙黄色是现有校车的特殊语意,当校车与常轿车、公交车一起行驶时,橙黄色校车具有警示作用,不仅对同行司机做出提示,也使路人更好地发现并关注,通过颜色这一方面语意提升交通安全性,但是现阶段橙黄色却形成校车的固有观念,没有体现校车的受用群体是学生的这一特殊语言性、地域性。

我进入使用者群体中进行深入调查,中小学生最喜爱的颜色比值分别是绿色63%、黄色11%、蓝色19%、粉色7%。并且绿色生物中蚱蜢所占喜爱比值最高。所以提取蚱蜢的独特造型和鲜明色彩为代表进行创新,使校车功能明确化,斩断现存校车与人之间枯燥乏味的交流,表现校车的不同外观特点和设计感,所以语意设计的分析加入也更为重要。

三、Grasshopper蚱蜢校车创新设计

(一)以蚱蜢设计为代表提取自然元素

利用产品语意学研究校车功能与造型相结合创新校车,以蚱蜢为代表元素,推翻以往固有设计理念,强调学生、家长、驾驶人员与校车之间的交流。借助校车的新材料、新形态、新色彩、新质感等视觉语言展开设计,向使用者揭示新型校车的内外部结构、明确功能。仿生学角度入手,找寻校车与蚱蜢之间的联系,从而设计出具有生机与活力的公共交通机具,并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如图2。

大众甲壳虫就是仿生语意学的典型代表汽车产品,被评选为最具世界影响力的“20世纪汽车”,为之后的仿生语意汽车设计和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

蚱蜢作为陆地动物的代表,色彩鲜艳、生命力顽强、是极具活力与生机的形象。蚱蜢和校车身上有很多共性。首先,鲜亮的黄绿色是青春的颜色,校车的服务人群也是象征生机和未来的青少年们。蚱蜢头圆、胸宽给校车提供了形象支持,开阔了驾驶员的视野。多足善跳跃的特点为校车在保障安全的同时,合理地安排了路程时间。

提取自然元素加入设计创新是一种很好的设计方式,更容易发散设计者思维,并提出更好的设计理念。

(二)蚱蜢校车围绕产品语意学展开全面设计

Grasshopper蚱蜢校车是一款基于产品语意学的仿生校车设计,提取蚱蜢的形态特征运用到校车外形,线条流畅、造型美观的同时满足了校车的基本安全需求。蚱蜢是学生们喜欢和常见的生物,它作为基本元素使学生产生强烈的亲切感。

蚱蜢校车创新,车身材料主要以复合材料和纳米材料为主,这些材质具有坚硬、不易变形、易清洗等特点。车身形态以流线型为主,如图3;车身色彩融入鲜艳的果绿色,质感通透,赋予大自然原生的魅力。

1.底盘设计:保证高底盘更安全的情况下,校车行驶过程中底盘会增高,停车开门之前校车会自动降低,这个设计方便学生乘坐,并且是借鉴蚱蜢活动时身体动态的肢体语言来发散。

2.车门设计:下拉车门帮助学生上下车,似蚱蜢打开翅膀,独特的形象符号使校车摆脱以往开门方式。后车门带有需下车的提示按钮,这是公交车上的必要设施且运用到校车当中,使有需求的学生也可不用言语的和驾驶员沟通。

3.车身玻璃设计:(1)包围式车前窗尽可能全方位无死角地帮助驾驶员们观察周围环境,减少A柱对驾驶人员的视觉阻碍,消除死角。(2)在包围式窗户上有似蚱蜢眼睛的后视镜设计,驾驶室可控制其旋转角度。校身车窗下半部分固定,或全封闭车窗,以防学生把头手伸出窗外,避免乘车途中的危险。(3)车身的玻璃形态跟随车体结构变化使校车更具流线美,减少校车的驾驶阻力。高铁的子弹头车身就完全体现流线型设计,美观便于提速。但是校车将完全按照新标准《校车安全条例》规定,“限速不超过六十”这样校车就没有超速的危险,超速是校车发生事故的罪魁祸首

4.车顶玻璃设计:车顶玻璃似大型天窗,让学生上下学途中可以观察自然天空绿植放松视野,且帮助车内空气流通,同时车顶带有可伸缩挡光板,有效防止因光线太强导致的车内高溫、驾驶室反光、乘坐学生感到刺眼等问题。同时车顶玻璃带有太阳能吸收板,吸收太阳光线转换为电能,解决光污染。

5.LED提示灯设计:车头前端带有提示的LED灯帮助学生在校车驾驶或者停靠过程中看见车辆,同时制作车头投影车辆标签在地上,似互动投影原理使用投影机成像,提醒旁边车辆其处于停止状态,也帮助低头族学生找到所乘车辆,是一种符号语言的表现。

6.车轮设计:蚱蜢校车后车轮的半包裹结构,不仅保证车体整体性且不影响前轮转向,丰富了形态变化。安全的车轮设计有效地防止发生侧翻事故,校车保证了乘坐学生的生存空间,蚱蜢校车通过了侧翻试验证,可以避免因侧翻事故给乘坐学生带来伤害;;

新型蚱蜢校车设计造型完整,形态富于变化,突破了现存校车外观和功能设计特点,学生们在使用时感到更加安全、舒适、便捷。蚱蜢校车其尺寸主要为:长度12000MM,宽度4200MM,高度3950MM,如图4。

(三)蚱蜢校车设计造型细节与功能

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保障学生们的安全与便利,是校车设计的基本需求。

1.校车贴图设计:蚱蜢校车设计有统一校车标识,车身贴有校车图画与字样,如图5。

2.座椅设计:每个座椅上装安全带,座椅也具有符合青少年人机工程的特殊性。车上驾驶员可操作范围内安装能开启每个座位安全带的集中控制装置,并且该装置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影响每个学生座椅安全带的正常操作。每辆蚱蜢校车上至少安装一个维护安全员的座位,当校车保证不超员的情况下,座位椅增多时,维护安全员的座位也随之增加来确保学生的乘坐安全。

3.行车记录仪设计:蚱蜢校车上安装汽车行驶记录仪,俗称“黑匣子”,记录汽车行驶道路状况、行驶速度、时间、里程以及车辆行驶的其他状态信息进行记录、存储,并通过接口实现数据输出。

在6·20南京重大交通事故中轿车相撞,肇事驾驶人逃逸,因有黑匣子的汽车行驶记录,帮助警方找回肇事人员与车辆。

4.安全锤设计:蚱蜢校车还应对紧急出口有特别设计,除了车辆出口之外,窗户边还携带安全锤帮助逃生,并教予学生使用方法、使用情景、且避免其发生因好奇心玩弄而出现交通状况。安全锤造型趋于学生们身边常见的喜爱的动物形象,有利于学生们的接受,将校车赋予童趣,走在道路上也更易引起其他车辆的注意,远离或者避让,也降低了发生事故的危险,更易维护学生们的乘车安全。安全锤借鉴蚱蜢造型来设计,独特的造型使设计生动且功能明确。

5.系统设计:(1)蚱蜢校车采取无人驾驶与有人驾驶两种方式,固定车辆行车路线,即使在没有驾驶人员或者驾驶人员紧急出现身体状况时也可以安全驾驶或采取停车。(2)蚱蜢校车完全使用“刷一减一”的接送系统,确保学生不差不漏地乘坐,以及避免学生做错车辆的情况。(3)蚱蜢校车全车采用无死角语音播报,确保任何位置的学生都可以听到报站,确认下车地点,避免出现下错站的情况。在站与站之间行车时播放舒缓音乐以减轻学生们的学习压力。(4)同时车辆的行驶状况都采取GPS定位与家长手机进行绑定,使家长随时掌握学生的位置情况。

蚱蜢校车的细节设计更好地帮助解决了现存校车家长不放心将孩子交予校车接送、学生乘错车、驾驶易出事故等一系列问题。更好地解决了使用者使用校车时的心理负担,如图6。

(四)蚱蜢校车使用现实问题分析

蚱蜢校车投入使用时仍有许多的顾虑与弊端。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喜好,少部分的市场调研并不能代表全体的学生群体,蚱蜢形象是否能被大多数学生接受和喜爱,以及蚱蜢校车能否能推翻现存橙黄色校车带给人们的固有印象,更好地被人们接受也是一项重要的问题,如图7。

结论

蚱蜢校车设计在解决校车外形的同时更注重功能性和舒适性,并从根本提升安全性能问题,更使学生和家长放心,提升校车的使用率,提高校车的存在价值。基于产品语意学基础,鲜明的果绿色,赋予曲线的造型和结构,功能与结构相统一,保证方便上下学,借助目标用户群学生的使用习惯和身体特征来明确蚱蜢校车的创新趋势,细化汽车种类,满足人们更高的社会需求。

参考文献

[1]郑先锋,刘颜楷.针对汽车外观设计的消费者兴趣点分析研究[J].设计,2017,30(17):15-17.

[2]金钊.作品性格的塑造[J].设计,2017,30(11):130-131.

[3]刘智,吴琼.基于符号学的产品设计应用研究[J].设计,2017,30(2):100-101.

[4]贾丽.形态仿生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J].设计,2017,30(17):102-103.

[5]沙强,徐骞*.以用户认知为导向的智能化汽车造型设计探究[J].设计,2018,31(4):140-141.

[6]王宇晨.从设计角度研究中国新能源汽车的造型发展趋势[J].设计,2018,31(5):122-123.

[7]林镇涛,曹鸣.基于服务设计的列车超员设计研究[J].设计,2018,31(6):102-103.

[8]丁锐,倪凯松,张媛媛*.可增高型辅助行车记录仪的研究与设计[J].设计,2017,30(7):112-113.

[9]汤文成,李嫱.儿童产品创新设计的认知机理研究[J].设计,2017,30(22):102-103.

[10]金信琴,刘松岩.儿童安全座椅设计改良设计[J].设计,2018,31(18):114-115.

猜你喜欢

校车创新
第一个上校车的人
双峰:校车集体“体检”
第一个上校车的人
第一个上校车的人
坐校车
The School Bus校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