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家风文化传承研究
2020-04-16解蓉
【摘要】良好的家风不仅仅是优秀传统文化在家庭中的体现,也是重要的传统文化资源,更是家庭个人与社会之间最为重要的连接之点,因此,良好的家风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是中华民族民风民情的展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构建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山西闫景李氏家族的居住建筑、从商之路、子孙教育、善行善事等方面进行分析,深入了解李氏家族家风的主要内容和作用,分析李氏家族发展的内在要素和动力。
【关键词】李氏家族;家风家训;善文化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家风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家风对个人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直接而深刻的影响。家风是社会教化的一部分,影响社会结构的建立和形成。我们对家族有着深厚的感情。传统家庭教育着决定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在人格的塑造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族在中国拥有深厚的社会历史基础,家教家风存在我们的生活中,是中国文明的重要体现。
一、李氏家族的发展史
《万荣县阎景村李氏世谱》记载:“清世前叶,秦省大饥,韩城县相里堡李氏举族东迁,定居万泉县薛店村,历时八世,有李永山者由薛店卜居阎景景村。此乃万荣县阎景村李氏之源流。”根据这句话我们可以了解到闫景村李氏家族的来源。李家大院始建于清道光年间,距今约200年,位于闫景村大西门巷东段,为李氏家族创建,具有晋南民居的典型特征,还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二、李氏家族家风的表现形式
家风虽然看不见、摸不着,实际却是有形的,可以从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待人接物上表现出来,以家训、家规等形式作为支撑。李氏家风体现在多种方面,大院的建筑细节和装饰、子孙教育上、商业的发展管理中也渗透了李氏的家风。
(一)李家大院的建造装饰
一谈到李家大院,我们就会想到善文化与孝文化,李家大院是善文化和孝文化的承载体。李氏家族明末迁入闫景村,清中晚期经商发家致富,道光年间创建了李家大院,其主要院落的结构、平面形式、空间格局及院落比例等具有鲜明的晋南民宅特点。整个大院建筑宏伟,排列有序,砖雕、石雕、木雕等装饰内容丰富,寓意深远,充分反映出晋南民间工匠的精湛技艺和人们的美好愿望。
闫景李家大院因“善文化”而闻名,善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李家大院在建造过程中处处体现着善文化,院中有一个“百善壁”,始建于道光年间,壁上有三百六十五个不同字体的善字,意在告诫后人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天天行善积德。大院中为人们展示了许多李家人行善的故事。功德堂里面展示有众多匾额,如“急公好义”“博施济众”“彤华垂耀”“孝廉方正”等,都是官府和乡民对李氏行善的感恩和赞美。
(二)后世子孙的培养和教育
传统家风的教育功能是指家风本身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引导人们做出正确行为的功用和效能。所以,子孙后代的教育问题影响着家族后世的发展,良好的家风有丰富、深刻的教化意义。
李氏家族发展至今,后代子孙生活在外大多很有成就,这主要得益于李氏家族对子孙教育的关注和重视。李家大院内部设有私塾,有专门请的私塾先生,家中子孙到达上学年龄后都会去私塾上学,私塾院门内侧砖雕刻了一副对联:“知道诗人赋绸缪,止丘邱黄鸟叶绵蛮”。是说师生之间和睦相处,给人营造出一种积极和谐的学习氛围。对联的雕法十分独特,书法家在做好的泥胚上写好字,再由工匠烧制,因此对联的字体流畅,造型逼真。李氏家族重视教育,以教授孩子们传统文化知识为主,尊重师长,每逢过节都会宴请老师并带孩子给老师行礼致谢。李氏子孙大多很有出息,出了许多名人志士。李氏子孙助人为乐、积极行善的高尚品德跟他们接受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李家不仅自办私塾,还帮助当地村民创办学校,推动了当地教育文化的发展。
(三)李氏家族的善行事迹
孟子云:“大舜有大焉,善与人同,乐取于人以为善,是与人为善者也”。在教育过程中,要进行善化教育,以培养出更多的善人,从对他人的小善演进成对民族的大善。善由心生,只有当一个人心存善心,在行为上才可能表现为做善事。当这个社会人人都心存善念,将会对构建和谐社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李氏先祖流浪到阎景村时贫困潦倒,是阎景村民热心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李氏家族感念这份恩德,在发家致富后为阎景村村民办了许多善事。闫景村现存三个池塘,村民利用池塘将下雨时的水存起来,供人们日常生活用水和灌溉田地。因自然环境的原因,天气干旱,村中水资源匮乏,村中现有的池塘无法保证村民的正常用水。李道行出资买地修建南池,不仅解决了村中用水困难的问题,而且修建池塘这个过程本身也救济了阎景村的村民。现在南池还存在于阎景村中。有关李氏家族善行的事迹,代代都有。从生活起居到待人接物,李氏家族的行为处事处处都体现出善文化。
(四)李氏经商之道
做生意讲究的就是对待顾客的礼仪态度和良好的诚信品德。李家商铺在日常售货方面尽可满足顾客,不仅自己讲诚信也十分信任顾客,与人方便。在经营店铺上,所有店铺都有明确的规章制度,赏罚分明。李家从商,以“信、义、诚、恭、谦、和”为经营理念。这种诚信的背后是家族家风的一个体现,李世子孙后代从小学习,耳濡目染,这种诚信的理念根植在他们的骨子里。在培养学徒方面,李氏家族也有严格的要求,并有一套自己的教育方案,可以培养出符合自己商号理念的学徒。我们可以看到学徒们也时刻受到李氏家族家风的要求和熏陶。
三、李氏宗祠家训
光绪丙戌年,李敬修计划建立祠堂并把父亲的功德碑立于祠堂前。李氏宗祠是一个二进院落,前窄后宽,寓意聚财敛运。该祠堂的建筑在用料和设计上都十分讲究,房上椽的长短、粗细、重量几乎一样。还有许多砖雕和彩绘,都各有寓意。李氏宗祠正厅供奉李氏各代祖先牌位,中间是中堂楼,每年正月初五、清明节和十月初一族人都来此祭祀,还有外地同族人前来祭拜。
家风是一个家庭核心价值观的体现,是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形成的文化。古人云:“百善孝为先”,李氏家族的人们世代行善,将善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离不开他们家族孝文化的传承。先辈将自己对后人的希冀、勉励与要求写入家训中,用家训来约束子孙的行为。李氏家训十六条挂在李氏宗祠的内墙上:“一、敬祖先;二、孝父母;三、和兄弟;四、教子孙;五、睦宗族;六、和亲邻;七、守国法;八、勤力作;九、务农业;十、去奢侈;十一、出异端;十二、禁赌博;十三、禁吸毒;十四、正人伦;十五、慎婚配;十六、行善道”。李氏宗祠中列有李氏家训十六条,要求子孙要敬祖先,孝父母,和兄弟和睦相处,积极劳作,勤俭节约,遵纪守法,遵行善道。明确将礼仪、孝道、行善等列入家训中,李氏先祖制定的家训十六条能很好地体现出李氏家族的家风家规,李氏家族积极行善,遵规守法,勤奋努力,正是因为受到好的家风传承,他们才能逐渐发展起来。李氏家族在教育子孙问题上十分重视,注重培养子孙的善心善行和良好美德。“善,无私也。人之在世,为善最乐,惟善为宝。施行善道,乃家族兴旺之本。”这要求子孙世世代代遵守家训谨記行善,后代们谨记并遵守先辈遗训世代行善,竭尽所能地帮助乡民,这都有益于他们良好的家风文化代代传承。
四、结语
家族是传统文化传承的空间,良好的家风是家族发展的内在动力,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李氏家族能有如此成就,离不开他们家族传承至今的家风,李氏家族注重教育,家风家训中的善文化、孝文化一直流传至今,影响深远,引导着家族成员的日常行为规范。李氏家族家风不仅影响了李代家人,他们良好的家风也得到乡民的一致认可,使整个村落形成一个团结的整体,好的家风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既可以维持团体内部和谐,又有利于社会民风民情的建设,我们要积极地让这些良好的家风得以传承。
参考文献:
[1]陈晋.从家风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J].学习月刊,2014(9).
[2]徐艳文.晋南李家大院的建造智慧[J].建筑,2015(2).
[3]王扬.李家大院建筑影壁装饰特征研究[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7(8).
[4]胡仙荣.万荣李家大院的“善”文化[J].山西财税,2012(3).
[5]辛艺峰.简论建筑木雕装饰的特点及功能作用[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8(1).
[6]邹振彪.浅谈:装饰木雕的形与神[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4(2).
[7]朱小理.中国传统家训中的德育精华[J].江西教育科研,2005(10).
[8]洪彩华,王保庆.中国古代家训与新时期领导干部的家风建设[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3(4).
作者简介:解蓉(1994-),女,汉族,山西运城人,山西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区域民俗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