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改革

2020-04-16李业琪

黑河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英语水平英语课程学术

李业琪

(广东培正学院,广东 广州 510830)

从21世纪初开始,随着蔡基刚提出大学英语教学不应该局限于基础英语的教学,而应该向学术英语发展,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学术英语能力,大学英语的改革就在全国开展起来了[1]。但是,到底学术英语应该如何开展,学者还是持有不同意见。蔡基刚等学者认为,学术英语必将取代大学英语基础课程,因为全国英语教学质量大幅提高,大一新生的英语水平远比10年前、20年前高出许多,大学英语课程的开设只是浪费时间和人力[2]。文秋芳则反对 “以学术英语替代基础英语”这一理论,认为基础英语和学术英语应该共存,按照合理的课程设置共同为提高大学生英语水平服务[3]。顾世民认为大学英语课程改革应该按照各地各校实际情况,才能满足各校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及需求[4]。

随着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深入,很多高校都缩减了大学英语课时,部分重点院校已经没有了基础英语,或者学校不给基础英语学分。但必须注意到一点,地方本科院校学生(特别是民办本科院校)有别于重点院校学生,大部分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英语基础较差,如果没有了基础大学英语课程,这些学生该如何巩固自身本就薄弱的英语基础。那么,基础大学英语课程该何去何从,改革背景下的通用英语课程该如何定位和设置,学术英语和大学基础英语应该如何共存,这些问题都值得广大学者进一步去研究和探讨。

一、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5](needs analysis)是指通过内省、访谈、观察和问卷等多手段研究需求的技术和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教育、软件、服务、经贸等各个领域。外语教学中的需求分析最早出现在1920年左右,需求分析对大学英语教学的课程体系设计非常重要,只有在了解学习者需求的基础上对学习者进行教学,才能够事半功倍。目前,学术界还没有关于需求分析的统一确切界定,国外主要有三种观点:Berwick把认为需求就是现有水平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把需求分为察觉需求和感知需求[6];Brindley把需求分为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7]; Hutchinson & Waters认为需求分析可分为目标需求和学习需求,目标需求主要是指必学知识、欠缺知识和想学知识;学习需求主要是指学习者现有的语言基础,缺乏的知识技能及学习目标分析[8]。

国内学者对于需求分析的分类涉及还较少,陈冰冰通过对国外需求分析模型的发展评述,构建了大学英语需求分析模型[9]。本文将采用Hutchinson & Waters的需求分析模型,从学生需求和教师需求两方面探讨双方面需求及地方民办本科院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该如何建构。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对象主要是两大主体:学生和教师。学生方面,主要为某高校大二学生,笔者从不同专业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中挑选580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均在大一参加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进行问卷调查及访谈。教师方面,从笔者所在高校选择大学英语教师40名。

(二)研究方法

本调查研究主要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即在调查问卷的基础上辅助访谈让整个结果更科学,更加具有说服力。调查问卷的设计基于Hutchinson &Waters的分析模型,主要针对学生学习需求和目标需求进行分析,调查学生的现有语言基础和学习目标。问卷主要包括学生的英语水平(四级通过情况)、学习投入时间,学习动机及学生对读写、听说和口语课程的期望值等编制而成。针对教师的调查问卷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教师的上课反馈、教师专业背景及自身对学术英语这门课程的理解编制而成。然后以一定比例从不同专业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中选取580名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和40名教师发放调查问卷,接着采用SPSS 18.0 版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然后笔者将从中抽取一定量的学生对调查问卷所涉及的内容进行访谈,力求用更加充实的内容对本研究进行补充说明,让整个研究更加完善。

(三)数据分析

2019年3月份,笔者从大二非英语专业学生中挑选580名学生并且向他们发放问卷调查,在课堂上教师的监督下完成(确保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回收580份,回收率为100%。笔者从所在高校选择大学英语教师40名,回收40份,回收率100%。

1.学生的需求分析

由于需求分析主要通过分析学习者现有的语言基础及学习目标来判断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问卷调查将围绕学生自身英语水平、学习时间的投入、学习动机及学习者对读写课程、听说课程及口语期望值进行设计,以期能够客观分析学生学习需求。

通过对回收的580份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发现,学生自我评价比例见表1。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也就是说,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呈正相关,随着学生自身英语水平的下降,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也相应降低。

表1 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大学英语四级通过率比较

另外,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同,每天投入在英语上的学习时间也不同。学习时间与效果自我评价具体见表2。根据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英语水平与每天英语学习时间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英语水平高的学生,每天英语学习的投入时间也相对较高。

表2 不同英语水平的学生学习英语时间的投入比较

以上两组数据可以反映学生现有的英语基础及学习的投入度,在地方民办本科高校有绝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是很薄弱的,需要大大加强学生的大学基础英语水平,才能为以后学习更加深入更加专业的学术英语打下基础。

学生的英语学习目标主要由学习动机和对不同课程的期望值反映出来。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将直接反映出学生的英语学习需求。这580名学生当中,有63.4%的学生希望可以通过英语学习通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毕业之后找到一份好工作。27.8%的学生希望能通过大学英语的学习,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更好地和外国人进行交流,学习西方文化。7%的学生希望通过大学英语的学习能为以后学术做准备,提高学术能力,看懂国外学术论文,并且能撰写相关文章。1.7%的学生希望通过雅思托福考试,为以后出国做准备。

笔者研究的民办本科高校大学英语课程主要分为大学英语读写课程和听说课程,还有全外教上课的口语课程。学生对这几门课程的期望值也有所不同。对于读写课程,57.8%的学生希望能通过读写课程达到四级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要求;31.6%的学生希望通过读写课程达到六级考试阅读和写作能力的要求;10.7%的学生则希望能读懂专业文章。对于听说课程,60%的学生希望通过英语听说课程的学习,达到英语四级考试的听说能力要求;希望能达到六级考试听说能力要求的学生占32.8%;希望能听懂专业英语课的学生占7.2%。对于英语口语课程,192名学生对口语的要求较低,只希望能进行简单的日常交流;32%的学生希望通过口语课程的学习,与口语教师的练习达到流利的日常交流;19.5%的学生希望能就一些话题深入探讨,而有15.3%的学生要求更高,希望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思想。

由此可见,60%左右的学生对大学阶段英语学习的需求都只是停留在通过四级也就是基础英语的阶段,有30%以上的学生提出和外国人进行交流的需求,但也有大概10%的学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对学术英语的需求。

2.教师的需求分析

通过对回收的40份教师调查问卷进行数据分析及对教师进行访谈,笔者发现12位教师认为现有的大学英语课程已经不能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有必要针对有进一步学术需求的学生开设学术英语课程。认为应该看学生实际需求,只有在学生打好了英语基础的前提下,同时又在专业知识已经打扎实的基础上,这个时候学习学术英语课程才有助于促进学生进行更加深入的专业学习。23位教师认为学术英语课程并不是必须的,学术英语课程的开设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和能力的提高影响并不大;5位教师认为学术英语课程没有必要开设,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大部分的学生对学术英语的需求并不大,而且很多系部都已经开设专业英语课程,专业英语课程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学术英语课程的开设只会造成资源浪费。

几乎所有教师都认为学术英语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对自己可以上好这门课并没有什么自信。一方面,这些教师都是英语专业毕业,这些年只有教授大学英语和部分英语专业课程的经验,对于一些其他专业的专业知识,都觉得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大部分教师都愿意接受并且挑战学术英语课程,但学校对这方面的培训远远不足。

三、对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置的建议

通过研究发现在地方本科院校,随着学生水平的提高,基础英语的教学也终将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学生有需求学习学术英语,因此,学校有必要开设学术英语课程。根据Hutchinson &Waters需求分析模型理论来分析学生和教师的需求,以及大学英语课程如何设置,可以为其提供非常科学有效的依据。

(一)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应该呈现出多层次性

大学英语课程是否应该全部改成学术英语课程,这个问题不应该一刀切。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实际情况,每个学校的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比如,本文所研究的民办本科院校,大部分学生英语基础较差,如果大一新生一入校就要求上学术英语的课程,很多学生都会出现听不懂学习兴趣大幅下降的情况。

笔者认为,在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可以采用多层化的教学体系,把大学英语设置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大学基础英语教学阶段,主要为大一大二的学生提供。这个阶段的学生也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分级教学,水平较差的学生分成A班,水平较高的学生分成B班,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难度的教材因材施教。学生在该阶段学习大学英语基础课程,目的是为了增加词汇量,提高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巩固英语基础水平,通过英语四六级,满足学生毕业及就业的基本需求。第二阶段为兴趣拓展阶段,主要为大二大三的学生提供,学生在通过第一阶段的学习之后,对英语有兴趣的学生可以学习英语多元课程,如跨文化交际、英美国家概况、英美影视欣赏和英语演讲与辩论课程等,学习一些职业英语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增强自己的竞争力。第三阶段为学术英语阶段,主要为大三大四学生提供,学生在该阶段学习学术英语课程。学生通过大二大三专业课的学习之后,慢慢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因此,将有部分学生发现基础英语已经不能满足其专业领域的需求,需要学习学术英语来提高自己撰写专业论文的能力或准备考研继续深造,在这个阶段学习学术英语将可以满足其学术写作及学术讨论方面的能力。

(二)大学英语课程体系设置应该以应用为目的

我国大学英语课程体系的设置只有以应用为目的才能体现出“学以致用”这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才能体现英语作为一门工具的本质特点,才能从根本解决学生的应试思维和怠慢心理。对地方民办本科院校,大学英语的教学应该建立在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基础上,关注学生在专业领域英语的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师应该充分展现“脚手架”的作用,通过给予学生适当且有效的输入来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四、结语

地方民办本科院校由于学生英语基础水平比较低,从学生和教师需求分析可以看出,这类院校不适合完全使用学术英语课程。大学英语课程体系应该呈现出多层次性,从大学基础英语阶段过渡到兴趣拓展阶段再到学术英语阶段。大学英语课程也应该以应用为目的,提高学生的语言输出能力。

猜你喜欢

英语水平英语课程学术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以高级英语课程为例
从中式英语探析我国大学生英语水平现状
针对岗位需求的高职英语课程改革研究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论高校大学学术英语课程的建构
英语水平
朋克
Olympic Games Volunteers Need Pas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