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灵魂,扛着这副皮囊在行走
——评蔡崇达的《皮囊》
2020-04-16江凌
文_江凌
这是一部有着小说阅读质感的散文集,也是一本“认心又认人”的书。
作者蔡崇达,本着对故乡亲人的情感,用一种客观、细致、冷静的方式,讲述了一系列刻在骨肉间的故事。一个福建渔业小镇上的风土人情和时代变迁,在这些温情而又残酷的故事中一一体现。用《皮囊》这个具有指向本质意味的书名,来表达作者对父母、家乡的缅怀,对朋友命运的关切,同时也回答那些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我要怎么生活?我真正喜欢的是什么?我真正享受什么?
书中收录有《皮囊》《母亲的房子》《重症病房里的圣诞节》《厚朴》《海是藏不住的》《我们始终要回答的问题》《回家》等14篇作品。
虽然已经有了很多大V的推荐,我还是要说:这是一本值得静下心来读的好书。作者将自己的回忆撕开,毫不掩饰善与恶,一面刺痛自己,一面写出这些文字,这需要很大的勇气。
最令我触动的不是书中人物身上的故事和某种精神,而是作者在讲述往事时那种出奇的冷静。这种冷静来自于他的经历,是从那片乡土上传承下来的某种精神,融进了他的血液,就像书中的阿太那样,她在厨房将手指切断了,都只是“哎呀”一声,说:“没事就是把手指切断了。”阿太是活得超脱之人,看尽了世间的苦难与变迁,她说的那句话也是《皮囊》这个书名的意义所在,我们都是戴着皮囊在世间忙碌的灵魂,这副皮囊的用处就是来经历各种风吹雨打,所以我们的灵魂才始终有地方可以安放。
14则刻在骨头里的故事,记录了新世代对社会的关怀与思辨,以及对自我、故乡、亲情、友情等命题的反思。
《母亲的房子》里,母亲想要建一座房子,一座四层楼的房子,因为“这附近没有人建到四楼,我们建到了,就真的站起来了”。为了房子,她做苦工,捡菜叶,拒绝所有人的同情,哪怕明知这座房子不久后会被拆毁,只是为了“这一辈子,都有家可归”。书中写父亲母亲的几个故事背后,我可以想象出这个家庭所经历的苦难和挣扎,可是作者没有刻意去渲染任何悲苦的情绪,只是客观地在陈述故事,剖析人物。当整个家庭陷入无边无际的绝望之时,母亲买了老鼠药随时准备自杀,结果被蔡崇达发现了,将老鼠药拿出来说:“要不全家一起去死算了。”
我读到此处时只觉得惊心动魄,可作者只是轻描淡写地几笔带过,也许当你经常在死亡边缘徘徊时,死亡似乎也不再那么可怕。
《皮囊》这本书似乎在告诉我,过什么样的生活并不那么重要,痛苦和幸福也都不那么重要,灵魂的清澈和满足或许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