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职高专羽毛球发展情况调查及建议
2020-04-15孟令辉
孟令辉
随着素质教育深入推进,对高职高专院校羽毛球运动项目的开展更加重视,以带动学生身心素质全面发展,向社会培育更多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但实际上,受师资力量与场地等因素影响,高职高专羽毛球运动项目展开效果并不理想,还需加强现状分析,采取多措并举方式推动大学生羽毛球运動发展,实现高职高专体育教学的改革优化。
高职高专羽毛球运动项目开展,能够强化学生身心素质,培养个性的同时,带动其全面发展。对黑龙江省五所高职高专院校的十名体育教师,以及二百名学生展开调查,采取调查法与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了解院校羽毛球发展情况与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指导建议,希望对院校人才培养与终身体育教学方向发展起到积极借鉴作用。
1 高职高专羽毛球发展情况调查
1.1 学生接触羽毛球的调查结果
超过50%的学生在课上未接触羽毛球,学生求知欲忽视。超过5%的学生表示课上接触过很多次,剩余比例学生表示仅接触后1-2次。学生接触羽毛球多在课余休息时间,并不是专项的羽毛球运动教学与练习,可见高职高专院校在羽毛球运动教学上安排并不合理。
1.2 院校羽毛球普及的调查结果
超过79%的学生对院校普及羽毛球运动现状持不满意态度,表示当前院校体育运动普及并不满足学生需求。超过88.5%的学生喜爱羽毛球运动,但院校普及羽毛球运动的结果并不理想,导致学生接触机会少,课件学生处于被动接受体育教学的地位。
1.3 体育器材与场地使用的调查结果
在五所院校中仅设立了室内与室外羽毛球场地,学校方面不为学生提供羽毛球运动器材,学生自备器材。硬件基础不达标,学生羽毛球锻炼条件不完善,学生系统性的展开羽毛球运动是不可能的。
1.4 师资建设的调查结果
十五名体育教师中,中级职称10名,高级职称5名。11名本科,4名研究生学历。从事羽毛球教学专业2名,非专业教师13名。师资力量建设直接影响体育教学结果,虽然师资建设相对不足,但教学态度都是非常积极的。
1.5 羽毛球课程的调查结果
开设羽毛球课的学校有3所,学生自发组织课余羽毛球锻炼。学校开设过羽毛球比赛不够完善,更不具备参加校内外大型羽毛球比赛的组织团队。
2 限制院校羽毛球发展的因素
2.1 场地限制
院校羽毛球训练使用场地,不仅数量少且业余时间向学生收费。室外羽毛球锻炼场地,受天气等因素影响,加上划线不清,直接影响了学生锻炼积极性,极大的限制了院校羽毛球运动发展。运动场地设施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受锻炼经费不足与领导不重视等因素影响,运动场地问题仍是院校羽毛球发展继续解决的问题。
2.2 器材装备制约
羽毛球运动展开对器材装备的要求较高,包括羽毛球鞋与球拍等,且价格不低,导致体育消费较高,学生运动热情随之下降。羽毛球运动器材的易损坏性,对参与运动人数限制较大。大部分院校的运动器材不外借,学生自己准备运动器材,学生运动积极性随之降低。
2.3 师资因素限制
师资力量涉及专业技能与职业道德、职称学历等方面,力量强弱直接影响课程开设成效,尤其是教师专业技能水平,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热情。但实际上,院校教师数量与水平严重不足,无法满足正常课程教学需要。尤其是非专业教师的动作技术不规范,理论知识相对缺乏,教学手段滞后,无法实现科学教学与指导,导致学生厌学情绪不断增加。
2.4 教学组织限制
课程设置不合理,教材内容繁琐,以战术或技术传授知识为主,理论知识比重相对较少。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得不到有效发展,课上以学生自由活动为主,不利于学生学习。期末考核以技术动作为考核指标,忽视学生自身能力与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评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断降低。
2.5 投入经费限制
高职高专院校资金多用于扩张扩建,体育课程相关经费投入不足;除此之外,缺乏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器材设备购买与体育场地建设等工作滞后,严重阻碍了院校羽毛球运动的发展。
3 高职高专羽毛球运动发展对策
3.1 加大经费投入
院校体育部的主管领导应当加强职责理念转变,加强对羽毛球运动发展的重视,积极了解羽毛球场地设施建设等运动开展现状,利用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了解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喜爱程度与学习需求等信息。在其基础上,不断加大经费投入,场地器材制备齐全,确保羽毛球教学活动正常展开。在政策等方面给予支持,加强体育锻炼设施等物质基础购置,确保学生身心素质发展。尤其是黑龙江地区,受气候条件影响较大,建议多设立室内羽毛球运动场所,安装羽毛球设施,供学生课上课下运动使用。
3.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是院校体育工作展开的主体,切实发挥教师专业优势与主体作用,确保羽毛球运动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还需加强教师培训再教育。要求教师掌握羽毛球运动技能与专业知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转变职业素养,帮助学生从传统学习理念中脱离出来,实现羽毛球教学效果事半功倍。院校应当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提高师资团队整体教学水平。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如考核制度与奖惩机制等,提高体育教师发展信心与积极性,以推动院校羽毛球教学发展与运动训练水平的提升。
3.3 优化课程设置
根据羽毛球开展实际情况,从学生学习需求与特征入手分析,适当增加学生喜爱的体育运动课程,增加其体育锻炼积极性。积极开展比赛活动与业余训练活动,加大比赛与训练的宣传力度,鼓励学生课余时间加强羽毛球锻炼。成立羽毛球协会,引导与鼓励学生参与羽毛球运动,组织运动团队参与校内外各项羽毛球运动比赛,丰富体育锻炼内容的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除此之外,加强羽毛球教学知识延伸,开设人文社会学、技术分析、运动医学、运动心理学等方面的课程,提高羽毛球运动教学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3.4 优化教学方式
在施以因材施教与因需施教的同时,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分解握拍、发球、击球等羽毛球基本技术的慢动作,记录学生运动动作,通过与专业动作的比较,帮助学生夯实羽毛球运动基础,从而快速掌握专业技巧。在教学中采取游戏教学法或比赛教学法,提升学生学习与表现欲望的同时,提高运动积极性与信心。在提问与布置教学任务时应当注重层次性,根据学生理解能力与基础水平等个体差异提出针对性的问题,从而带动班级整体学习水平提升。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技术实现动作技能个体化指导,并分享运动与训练成果,学生互相评价与示范,最终实现取长补短与优势互补的学习效果。
3.5 优化评价机制
羽毛球运动教学成果评价,以过程性与结果性评价方式为主,除动作技能与专业理论知识的考核外,注重学习过程性的评价,包括出勤情况、学习态度、进步程度、参与活动积极性等,不仅利于学生良好体育习惯养成,能够全面性的评价学生进步情况,以此给予针对性的指导,促使其尽快掌握正确动作技能。在其基础上,引入自评与学生他评的评价方法,确保学习结果评价的公平性与客观性,逐步养成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精神。教师注意教学结果反馈,了解学生对羽毛球运动教学活动的意见,以此优化教学方式与模式,进一步推动体育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主体地位的同时,不断满足学生羽毛球运动需求。
4 总结
通过对黑龙江高职高专羽毛球运动发展现状的调查,了解了院校羽毛球课程开设与羽毛球场地建设、师资建设等方面的不足。围绕经济与场地器材等限制因素,提出了优化教学方式与课程设置、加大投入力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等整改措施,力求推动院校羽毛球运动稳中求进与系统性发展。院校羽毛球运动发展需要社会各界力量的支持,包括政策与资金、人才等因素方面;对此,还需加大研究力度。
(作者单位: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