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历史视域下的国情认识
2020-04-15江宏
江宏
国情是一个国家历史和现实状况的总和,在不同的政治文化环境下,人们对国情的认识具有明显的差异。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正确的国情认识具有重要的意义,要立足于基本国情,通过调查研究和国情教育来深化人们的国情认识。
1 中华民族“国情体认”的演变
众所周知,中华民族历史悠久,文明发展自成体系,在很长一段时期内,中国享誉于世界民族之林。疆域辽阔,人口众多,经济繁荣,政治稳定,文化昌盛,这些关于中国国家形象的概括词语,显示出一种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也构成了中国人对“国情”认识的基本内容。虽然各个朝代都会遇到些治国理政的难题,甚至会出现国家分裂战乱不已的局面,但大体上以儒家文化为主导的意识形态,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信仰;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完善的政治制度和官僚体系,最终又能实现社会的重新统合,使中国的社会结构有着相当的稳定性。在传统等级制度下和文化环境中生活的人们,通过阅读经史子集等经典著作掌握治国之术,或者依靠习俗和惯例处理日常事务,人们对“国情”的认识有着明显的阶级差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此等“天下”是皇权笼罩一切的天下,士大夫阶层关注的是王朝的礼治秩序,普通民众以地方视野关注的是民生问题。在家国同构的国家形态下,“国情”与“家情”和“族情”内容相通,但由于普通民众的政治参与度很低,对普通老百姓而言,懂“人情世故”显然要比懂“国情”重要的多;对士大夫阶层而言,他们的“国情认识”适应的是阶级统治的需要,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政治理想,其实践总带着一种“厚古薄今”的倾向。
处在“康乾盛世”期的乾隆皇帝,1793年在回应英国马嘎尔尼使团的通商请求时,说道,“岂能因尔国王一人之请,以至更张天朝百余年法度······则天朝自有天朝礼法,与尔国各不相同。尔国所留之人即能习学,尔国自有风俗制度,亦断不能效法中国,即学会亦属无用。天朝抚有四海,惟励精图治,办理政务,奇珍异宝,并不贵重。尔国王此次赍进各物,念其诚心远献,特谕该管衙门收纳。其实天朝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下有。······是尔国王所请派人留京一事,于天朝体制既属不合,而于尔国亦殊觉无益。特此详晰开示,遣令该使等安程回国。” 从这段话里,不难看出乾隆皇帝当时国情的认知:一是祖宗之制为“常法”,不可轻易动摇变更;二是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风俗制度不相溶;三是天朝物产丰饶,无须与外邦互通有无。乾隆皇帝给马嘎尔尼使团的拒词,作为一种君臣合谋治国思想的产物,虽然是出于维护国家利益的考量,但也显现出了一种保守自大的政治倾向。反映了中国统治者对英国国情缺乏最基本的了解,对来自未知世界的异己力量是既担心又不屑于学习的保守主义心态,这为封建主义的衰落和后来中西冲突埋下了伏笔。
在近代中国遭遇了百年的民族屈辱后,在与国际力量的对比与反复较量中,人们从自身所处的时代环境中惊醒,对社会发展的程度和国家的一系列制度,发生了深刻的认同危机。当西方的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的国门,工业文明的力量赤裸裸地呈现在中国人眼前,一部分先进的中国士大夫开始开眼看世界了。魏源写作《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第一次表明了中国人对“国情认识”的转向,即开始认识到原来自视甚高的中国文明,在思想和军事技术上存在着无法应敌的弱点。郑观应的《盛世危言》再一次发出警告,表达了这位思想家对西方制度的青睐。中国人是在遭受一次次的打击中,开始向西方寻求“富国强兵”之道,经历了从“器物-制度-文化”的社会变革过程。由于各个政治力量对社会的变革有限,中华民族受人欺凌、民生维艰的现状没有多少改观,一浪高过一浪的激进主义占了上峰。民国初年的中国社会,终于迎来了要求“重估一切价值”的新文化运动,思想的大解放引发了民众对国情的重新认识,推动了人们以更深邃的眼光去观察国家命运。思想决定行动的方向,一大批社会精英怀着改变现实的愿望,在新旧思想的冲突与认同选择中,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他们所进行教育救国、军事救国、实业救国、革命救国的种种尝试,汇聚成了改变民族国家发展轨迹的磅礴力量。
2 国情的内涵及国情的特点
历史上,最早提到“国情”二字的,是《战国策·秦策一》里记载的“陈轸为王臣,常以国情输楚”的故事。根据百度百科,国情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和特点,通过环境和资源、科技教育、经济发展、政治状况、人口等方面反映出来。基本国情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社会性质及其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谷满意梳理了学界关于“国情”基本定义有五种观点,他认为“国情,就是‘国家的基本情况,特指能够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 发展起决定作用的、最基本的、最主要的动力因素和制约因素,涉及到国家的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其主要是由基本国情和国情其他方面构成,具有综合性、客观性、历史延续性、具体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特点。”
由于中国历史以来就是一个大国,这就决定了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极具自己的特色。一般而言,“国情具有四大特征,即客观性、综合性、复杂性和可变性。”国情的客观性,是指“国情”作为一种社会存在,不是凭空想象出来的,它具有物质性的内容,是从历史上人们实践活动的结果继承而来,国情的改变必定会受到特定的社会环境的制约,这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由于具体国情所指涉的对象很多,存在多样性和发展不平衡性的问题,使得人们认识它的时候感觉纷繁复杂,很难透过现象看到本质。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国家的经济面貌、政治状况、文化水平等都会发生或多或少的改变,有些改变是潜移默化地进行着,有些是暴风骤雨式的巨变。“要认清如此丰富多样的国情,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就要求我们首先必须找出国情的本质特征,以达到认清国情的目的。”
相较一些历史不长的小国,由于中国的国情极具復杂和动态性的特点,过去一些西方学者研究中国的历史,用西方的思维方式及方法很容易走进误区。如一些学者认为古代中国社会是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或称中国陷入了“低水平增长”的困境,因而近代西方对中国的冲击,对中国来讲是利大于弊的,是为一种“侵略有功论”。这些明显带有“西方中心论”的调子,是没有观察和体验到中国内部隐性的变化,那些被西方学者忽略的因素,往往是真正左右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上个世纪90年代苏联解体以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学者所鼓噪的“中国崩溃论”,以及当下所渲染的“中国威胁论”,都是因为没有真正地把握中国社会的特点以及国情的变化,对中国的发展模式作出了错误的预判。
3 科学认识国情的历史经验启示
3.1 历史上国家兴亡的经验启示
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基础,“国情”问题自古以来为中国王朝统治所重视,可以说,对国情现况的了解和把握能力,决定着一个政权日常施政与应急改革的效果。尤其是在大国争霸群雄逐鹿的时代,对它国国情的洞察,也是一个国家战胜对手必做的功课,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春秋时期吴越争霸的历史,显示了统治者在治国理政中,准确把握国情的极端重要性。当年越王勾践年轻气盛,在不了解吴国国情的情况下,轻率地发动了对吴国的战争,结果失败沦为了吴王夫差的阶下囚。后来勾践采纳范蠡的建议,忍辱求生使吴王放松了警惕,被释放回国后在范蠡和文仲等的帮助下,立足于国情卧薪尝胆励精图治,使越国的国家实力不断增强。又根据吴国国情的变化,在第三次选择了最佳时机,发动了伐吴的战争,尽雪前耻成就了一代霸业。历史的经验告诉了我们,在竞争性的国际关系中,在面对外来挑战和考验的时候,一定要立足于国情精心准备,以取得战略主动,选择恰当的时机,采取合适的手段来化解风险。
3.2 中国共产党领导民主革命的经验启示
实践证明,国情问题十分重要,准确把握就能事业成功,认识有偏差就会吃苦头。毛泽东同志曾在革命年代里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依据。回想党的峥嵘岁月,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正是由于正确把握了近代中国已经沦为了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社会这一基本国情,明确了自身肩负的历史使命,制定了正确的革命路线,解决了革命面临的一系列基本问题,采取了灵活的斗争策略,才夺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形成了近代以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第二个里程碑。
3.3 社会主义建设艰难探索中的经验启示
1956年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以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的来说,对于我们基本国情的认识出现了偏差,对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完全清楚,许多重大的决策和实践脱离了实际,从而使早期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严重的挫折,留下了惨痛的教训。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同志重新思考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中国的现代化道路问题,他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论断,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历史方位,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使我们对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党的十三大曾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要经历这样的特定阶段,主要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起点和社会状况决定的,我们需要经历一个很长的时期,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生产的商品化、社会化、现代化。如果我们能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两个方面的内涵,就不会形成偏左和偏右的思想观念。脱离中国的实际国情,脱离中国的社会发展阶段看问题,都是危险的,应给予批判。只有对基本国情达成共识,一切从实际出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会越走越宽广。
4 深化国情认识的基础与途径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国情问题,还需要不断深化认识,预防思想上的急躁病和悲观病,推动社会健康稳定发展。
首先,要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从党的十三大到党的十九大,尽管社会主要矛盾已发生了根本变化,国家发展已处于新的历史方位,但党中央依然坚持认为,中国处在并在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国情没有变,中国依然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历史地位没有变。“两个没有变”的判断,反映了党中央领导集体清醒的国情认识,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依据。要全面把握中国的国情,必须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抓住关键的环节,看问题的主要方面,形成客观理性的认识。
其次,要深入开展社会调研,积极参与美好社会的建设。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的社会发展产生了许多奇迹,有很多新鲜的经验需要总结,必须解放思想认真去调查研究,发挥建设性的作用。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只有通过实地考察,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才能进行科学的分析,才能形成客观理性的判断。如当前我国需要预防系统性风险的发生,这必须排查摸清社会中潜在的威胁,谨防“黑天鹅”和“灰犀牛”出现。再如当前的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要深入农村去观察和体验,了解乡村百姓最关心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為他们找到破解民生难题的方法,从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最后,加强社会的国情教育,以便坚定民众的信念和信心。随着信息化时代的来临,人们所接触的信息越来越多,但由于网络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民众易于受到外部负面信息的影响,这就需要对国情认识进行引导。通过媒体、报纸等工具对某些社会热点进行跟踪报道,让专家做出正向的解读,及时澄清事实增进国民的了解,以防谣言肆意传播影响社会和谐。如中美贸易战,媒体对华为事件的关注,一下子凝聚了中国人心,增进了民众对国家的信心。另外国情教育要从娃娃抓起,通过一些通识教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作者单位:浙江树人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