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污染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
2020-04-15高翔刘皎高瑛
高翔 刘皎 高瑛
1 前言
随着社会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排放量和农药、化肥等施加量的急剧增加,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认识和处理环境污染所带来的各种问题是当务之急,这就促使高校设立污染生态学等一些相关课程来引导学生认识环境污染问题,同时了解污染生态学中相关的知识和方法。
污染生态学是以生态系统理论为基础,用生物、化学、数学等方法研究生物与受污染环境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本课程侧重于研究污染条件下生物体内的生物过程、环境中的污染物对生态系统中生物的影响,以及如何在实际环境中用生物控制污染及改善环境质量等问题。
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在全校范围内率先开设污染生态学课程,深受学生和老师的欢迎。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因为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等一些原因导致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因此,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和实现教学目标显得尤为重要。
2 污染生态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的重视程度不够
以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环境工程专业为例,污染生态学课程通常开设在大四学年的上学期,在学生大二、大三学习完《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固废污染控制工程》、《环境工程原理》等环境工程专业几门主要的专业课之后,且污染生态学所安排的课程时间较少,学生对此课程的重视程度远低于上述几门课程。此外,将该课程开设在大四学年,此时学生大部分在专心考研备考以及毕业找工作,没有心思和精力专注于课堂的学习,而仅仅是以不挂科的态度进行学习,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佳。
2.2 教学理念落后
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污染生态学课程通常情况下仍然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一般会按照自己的经验和知识体系制定教学计划,课堂上注重重点和难点知识的讲解与总结,课堂内容较为枯燥单一,缺乏有创新特色的教学指导,无法激起学生对污染生态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
2.3 考核形式单一
传统的污染生态学课程考核形式较为单一,一般为开卷考试或者闭卷考试。开卷考试即允许学生携带相关资料进入考场进行考试题目的作答。而闭卷考试虽然较为严格,但往往只是要求学生记忆和理解学校所指定的污染生态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无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个人能力及综合素质,也很难调动学生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课后作业,大部分学生会直接通过网络搜索答案或者抄袭别人的作业来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从而导致学生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提升。因此,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需要对目前形式单一的考核方式进行改革。
3 污染生态学教学改革的建议
面对污染生态学课程实际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对污染生态学产生和发展的需求,笔者建议该课程的教学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以提升教学效果。
3.1 增强污染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计划性
基于我国社会经济以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环境工程人才的要求,围绕学生知识体系构建、实际应用训练两个方面,结合教师教学经验、学校实际情况,增强污染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计划性。
在理论方面的教学中,应该在倾向于基本理论及方法学习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和主观能动性的引导,帮助学生建立更加扎实的知识理论体系。可以通过相关视屏播放并对视屏中的内容進行案例分析或者列举近期身边发生的相关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知识进行分析,将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同时增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认知及知识的拓展。教师应该结合学校、学生及其自身的实际情况,为污染生态学制定全新的且有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学思路。可以在每学期该课程的最后一节课与学生讨论或者进行调查问卷,让学生提出污染生态学课程课堂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且对这门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师的教学方式提出相关建议,教师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对自己下一次课的教学方式及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不断注入新的内容。除此之外,教师应该更加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借鉴国内外污染生态学课程教学的相关经验,不断推进课程改革。
3.2 推动“应用型”课程改革
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必须从高校相关课程的教学过程入手,大力推进“应用型”课程改革。通过推广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让学生从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向参与式教学转变,将工作实例引入课堂,让学生在新的教学模式中得以快速成长为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教师在污染生态学的第一次课上,应该先向学生讲述目前环境污染的现状,提出污染生态学相关理论与应用在环境污染的防治与修复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以及未来的应用和发展趋势,介绍国内外学科发展前沿,以此来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将教材内容与自己的科研实验相结合,通过对自己科研实验的讲述帮助学生了解该课程在实际领域的应用方法和应用方向,提高学生对污染生态学课程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相关知识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学习和理解事物从而解决实际问题,进而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引导学生阅读污染生态学相关的本领域内最新的文献,将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选择感兴趣的专题,小组内进行分工,自主查阅资料并且完成相关总结,在特定时间内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一篇报告和一份PPT,最后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讲解和讨论,同时教师可以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在提高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的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教学效率,推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3.3 推行新的考核制度
污染生态学课程的最终考核方式应该更加注重于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必须逐渐改变以往应试教育的考核模式。西安科技大学环境工程专业的课程考核以往主要是依据学生的期末考试卷面成绩以及课堂考勤情况来决定,笔者认为这种考核方式存在一定的片面性,无法全面地评价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也无法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该少一些自己讲解和灌输知识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课后通过查找资料了解关于污染生态学相关内容的案例和新的研究进展,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与同学进行探讨,根据学生的表现进行打分,成绩作为后期考核的一部分。适当调整期末成绩和平时成绩的比例,增加平时成绩所占的比例。在期末考试的命题中,减少课本概念性内容的考察,增加一些案例分析等开放性题目,同时考察了学生的课程内容掌握情况和污染生态学相关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升教学效果。
4 小结
污染生态学课程的学习是一个不断积累和实践的过程,需要学校相关部门的合理安排、教师的悉心讲解和耐心引导,学生的主动配合和乐于实践,只有共同努力才能使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不断提升。针对目前学生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低,教学理念落后,考核方式不合理等问题进行教学改革,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将学生的被动听讲转变为主动学习,不断激发学生对污染生态学课程的学习兴趣,推进“应用型”课程改革,调整考核方式。真正掌握学生的课堂学习情况和污染生态学相关知识的应用能力,提高教学效率,为国家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通讯作者:高瑛
(作者单位:1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 2延安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