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先秦儒学的角度简析“立德树人”
2020-04-15刘艳慧
刘艳慧
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所谓“立德树人”即树立人之为人的一切美好品德,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人。“立德树人”是基于人性来培养的,无论是性善论还是化性起伪,都可作为“立德树人”得以实现的依据。先秦儒学重视“立德树人”,在“四书”中均有体现。而“立德树人”作为优秀的传统文化不仅有助于构建美丽自然、和谐社会,更有助于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追求真正的幸福生活。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将“立德树人”定为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即树立人之为人的一切美好品德,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社会人。它以“立德”为根,以“树人”为“干”。“立德”是“树人”的基础,“树人”是“立德”的发展。究其历史渊源,“立德”出自春秋时期的《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立德”作为“三不朽”之首,是为人之本,立足之点。“树人”出自战国时期的《管子·权修》:“一年之計,莫如樹穀;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树人”作为“终身之计”体现得正是其根本性和长期性。根本性在于“树人”是人努力的归旨,人的一切活动都是以“树人”为最终目的;长期性在于“树人”非一朝一夕之事,而是贯穿终身,非仅在学校之中,亦存于生活,非仅为教师之责,而是众人之责。“立德树人”可谓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是人之为人必行之事。在众多优秀文化中,将入世的道德素养定为人之核心来阐述的,应属先秦儒学。
1 “立德树人”何以可能?
树人之要在于立德,立德之基在于人性。先秦儒学中,最早对人性作论断的是孔子,“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孔子仅指出人的先天之性是相近的,并没有区分性之善恶,直至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后又有荀子提出人性本恶,化性起伪。先秦虽还有其它论断,但以孟、荀最具代表性。
“人性之善也,猶水之就下也。人無有不善,水無有不下。”孟子认为人之性善犹如水之就下。水曰润下,没有任何水是自然往上流的。人性善就好像水下行的特质一样,人性天生就是善的,即使暂时表现不出善的行为,心中也有善的种子等待发芽,这就为树立高尚的道德品质提供了可能。孟子主张人有恻隐、羞恶、恭敬、辞让之心,这“四心”是人固有的,是人本质的存在,正是这“四心”使仁义礼智的道德规范成为可能。“仁”从人从二,指人与人之间的亲爱关系,表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就是和谐、诚信、友善。“义”是人之为人的实现途径,在新时代背景下就是要有公正、爱国、敬业之义。公正之义,即做人要正直;爱国之义,即有爱国精神和民族精神;敬业之义,即平凡而不平庸,承担起相应的责任。“礼”在核心价值观中可理解为“文明”,孝敬双亲,尊师重道,遵纪守法,文明礼貌。所谓“智”,就是谨遵仁、义、礼的要求去践行,立德于内,树人于外,“智”就是“树人”的过程,是将培养的内在道德外化于行的过程。
荀子从孔子“礼”的思想出发认为人性本恶,人的行为需要用“礼法”来规范,社会秩序需要用“礼法”来保证,而“礼”符合天道,是圣人教化的准则。所以说,一切从善的行为都是圣人化性起伪的结果。人性本恶,圣人能够根据“礼”对人性进行教化使之从善,说明人性是可变的,人性可变,便使“立德树人”再次成为可能。无论是孟子的“仁义礼智”还是荀子的“化性起伪”,都可以作为“立德树人”的基石,使其成为可能。二者虽从人性起点上有所差异,但探其究竟,都是以向善立德为目的,内心道德树立后,还要去践行,使行为举止便合乎规范,故,德“立”则人“树”。
2 先秦儒学之“立德树人”?
以仁为本,立德树人,贯穿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仁”作为“立德”的最高境界,包括:孝、悌、忠、恕、礼、知、勇、恭、宽、信、敏、惠等内容。“孝悌”即感恩、尊敬父母长辈,爱护、帮助兄弟姊妹;“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实际上是在利他的过程中实现利己,具有团结互助、合作共赢的意义;“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具有推己及人、将心比心的美德。因此,儒家以孝悌作为“立德”的基础,以忠恕作为“立德”的原则。
《论语》有言,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投射到当今社会,我们在工作中要尽自己最大努力将事情做好,负起应有的责任,发挥好该有的作用,坚决杜绝“工作养老”现象;在生活中与人相处应该秉持着一颗真诚的心,特别是商贾之间,更应该以信为本,才能在商场中立住脚跟,获得长久利益。因此,“立德树人”不仅要求有内涵的道德观念,还要有行事的大智慧,内外双修才能真正将“立德”与“树人”统一起来。《中庸》以“中和”为最高境界,“中”即喜怒哀乐之未发,“和”即发而皆中节,由“中和”我们可以得出“无过不及”的方法论。面对失败,不自暴自弃,而是砥砺前行;面对成功,不骄傲自满,而是脚踏实地。除此之外,《中庸》还提出了知、仁、勇三种德性,“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智、仁、勇就相当于“立德”,修身就相当于“树人”。在如何修身方面,《中庸》强调“慎独”,即自己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要小心谨慎,注意自己的心、言、行是否合乎中道,也就是要求人“自律”。“慎独”也正提示我们,“立德树人”不是只靠外在力量的规正,更重要的是主体由被动转为主动,由他律转为自律。
“立德树人”是基于实践与传承的。《孟子》将孔子“仁”的思想发展成“仁政”,主张尽心知性知天,在内心形成“仁义礼智”四德,从而树立“浩然正气”与“大丈夫”的理想人格;《大学》开篇即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唯有涵养“此道、此德”才能做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立德树人”源远流长,经久不衰,原因之一就是它立足于人类需要,是人心之所向。
3 “立德树人”的现实意义
天地孕育、承载万物,是“道”的化身,“人道”应该效仿“天道”,“厚德”方能“载物”。“立德树人”构建美丽自然,人类作为自然的一部分,首先就要树立万物共生的道德意识,坚持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对自然有所取、有所给,才能保证人类最终的幸福。“立德树人”营造和谐社会,“人”的本质是将之置于社会群体中界定的,没有任何一个完全的人是脱离社会网络的。“立德树人”是新时代的要求,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初心和使命,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素养。修心以立德,立德以樹人,“德”能提高我们的精神境界,是我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制胜法宝。在利欲横行的社会中,难免有通过不当途径获取财富的拜金主义者、急功近利者,因为,人的行为受观念的影响,而观念由“心”产生。所以,修正心才能行正道,行正道才能通人道,达天道,才能认识到宇宙人生的真正意义,追求真正的幸福生活。“立德树人”从古至今,脉脉相承,虽然不同的时代有其不同的具体内涵,但不变的是人们对至臻人性的期许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单位:山西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