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井堵漏技术在贝16区块的推广应用
2020-04-15盛宗刚
盛宗刚
摘 要:贝16区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右旗贝尔苏木境内。该区块属于海拉尔地区的老区块,周边注水井较多,注水压力较大,因常年注水,周边的注水井在短时间内无法将压力泄掉,而地下地层的联通性又不规则,地层压力分布不均,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同时出现过溢流和井漏的现象,实施压井的同时堵漏、堵漏过程中兼顾井控、先堵漏再缓慢提密度的技术措施,成功在贝16区块得到推广和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压井堵漏;推广应用;施工
一、地层特点
贝16区储层是属于低渗、低压、低丰度、大面积分布的油气藏,铜体庙组油气藏埋藏深度为1600-2000m。该油田地层自上而下分为第三系、白垩系、侏罗系、太古界。铜体庙组以大段杂色砂砾岩为主,地层孔隙较小,井壁稳定性强,不易坍塌和缩径,但地层岩石研磨性强、可钻性较差。
二、主要施工难点
(一)周边注水井多、注水压力高
该区块周边注水井比较多,平均每口施工井周围有3口注水井,且距离施工井井口距离比较近,距离一般在80m~300m之间。德105-X203B井周边500m范围内有注水井4口,分别是正东方向D104-200B,距离350m,套压14.5MPa;正南方向德103-226,距离290m,套压15MPa;西偏南方向德104-229,距离200m,套压15MPa;正西方向德102-202A,距离180m,套压23MPa。
(二)短时间内无法将注水井的压力泄掉
由于注水井的压力高,地层储水量大,在泄压的过程中存在当时泄压的时候压力能降1~2MPa,而稍一停泄,压力就很快涨到原来的压力。
(三)地层承压能力差
该区块非注水层的承压能力相对较差,且每口井之间的承压能力均不一样,不易准确判断,泥浆密度稍高就容易出现井漏的现象。
三、技术措施
(一)做好施工井的风险评估工作
施工前要根据施工井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对应的施工预案,对周边环境、注水井、地层情况、井下风险等做出相对应的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对应的削减措施。
(二)保证井身质量
定向井在揭开水层前要保证下步的钻具组合能够成功入靶,直井在揭开水层前保证井斜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
(三)防复杂情况
在揭开水层前要简化钻具组合,将仪器、螺杆、7寸钻挺等甩掉,以方便堵漏和加重,保证井下安全。
(四)防水侵溢流措施
对钻井液的维护不仅要注重过程控制,还要重视早期维护处理[1]。在揭油层前要提高泥浆密度,根据周边注水井的压力,将泥浆密度提高到适合施工井的密度上限,既不能压漏地层又不能出现溢流。德105-X203B井在揭开油层前,井深1395m时将密度提高至1.60g/cm3,同时为防止密度过高造成井漏,在提密度的同时加入了一定数量的堵漏材料(包括单封、超细钙、无渗透等)。在之后的钻进过程中,没有异常情况发生。
(五)防漏措施
随钻防漏堵漏可以明显减少漏层的漏失,制止漏层裂缝的扩延,降低了停钻堵漏的风险[2]。揭油层前预防溢流和井漏要同步进行,提泥浆比重的同时,提前加入堵漏材料,振动筛要更换成40目的筛布,如施工过程中发生井漏,应及时停止施工,必须配备堵漏泥浆将地层堵住后方可施工,在需要起钻进行其他工况施工时要有目的性的配备堵漏泥浆封住漏失的层位。
(六)严格执行井控测后效规定
施工过程中严格執行井控测后效规定,在揭开油层前、揭开油层后、泥浆性能有所改变或发生过溢流后均要按规定测量后效,测量后效正常后方可继续施工。
(七)落实职工标准化操作
(1)施工过程中必须执行标准化操作,严禁人为的误操作造成井漏等事故发生。
(2)关键工况要有跟班干部把关,揭开油层后24小时要有干部跟班,起下钻或其他重要工况要重点监护,保证起下钻速度、下套管速度等。
(3)落实好坐岗观察制度。揭开油层后要有专人坐岗,振动筛24小时不能离人,要求技术员要对坐岗人员进行专门的培训指导,保证及早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汇报跟班或住井干部。
四、应用情况
采用压井堵漏技术在贝16区块成功施工4口井,其中,德105-X203B井施工成功后得到甲方领导的高度表扬,收到甲方的好评。同时也为其它钻探公司在该区块的施工提供了有用的技术参考,促进了区块的整体开发。
五、结论和建议
(1)以科学理论为根据,以现场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了以防漏为主防水侵溢流为辅的施工方针。
(2)施工中不断优化调整施工方案,以每口井的实际情况出发,压井的同时堵漏、堵漏过程中兼顾井控,逐步改变泥浆性能进行施工,提出预防水侵溢流与预防井漏同步进行的施工方案。
(3)在泥浆密度窗口窄的情况下,先堵漏再缓慢提密度,均能找到一个适合每口井施工的泥浆密度,同时放大泥浆密度窗口,提高地层承压能力。
参考文献:
[1]王中华.钻井液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J].断块油气田,2012(11).
[2]张斌,黄进军.随钻防漏堵漏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