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食物,就是探索好奇心

2020-04-15徐瑾

中国新闻周刊 2020年12期
关键词:译者植物食物

徐瑾

《食物探险者》

作者:[美]丹尼尔·斯通

译者:张建国

出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1月

定价:108元

老话说民以食为天,盛世王朝起起落落,背后都少不了食物的故事。我们对人或许会有提防,但食物,却往往让我们吐露肠胃的真心。

《食物探险者》就是植物学家戴维·费尔柴尔德为了食物环游世界的人生故事。他的一生,游历过50多个国家,可以说是为丰富美国人餐桌上的食物种类而奔走。走这条道路需要勇气,也需要机智。他有时候展开外交手段,有时候利用间谍手法,有时候通过门徒,有时重金购买。

今天的美国往往被认为是食物丰盛甚至过剩的国家,但是你可能没想到,美国也曾经走过寻求扩大食物种类的历程。这背后,有地理文化因素。身在亚洲,我们对于植物种类的匮乏其实缺乏感知。因为靠近农业起源的中东“新月沃土”,加上历经多年交流,中国早已享受多种本地和外来物种多年。对比之下,北美洲的人们就没那么幸运了。美洲其实是一片新土地。18000年前,上一个冰河世纪把美洲生物向南推移,留下大片冰冻土地。因此,北美洲的植物尤其食物远远没有亚洲、非洲丰富。美国第三任总统托马斯·杰弗逊曾说:“为任何国家作的最大贡献,都莫过于能为其增添一种可供栽培的有用植物。”

出生于19世纪中叶的费尔柴尔德也加入到改变美国植物地图的行业,帮助它从近似一张白纸到了五颜六色。在他的领导与推动下,据说有18000多种蔬菜、水果和其他植物被引进美国,其中包括对于经济影响很大的棉花,以及华盛顿闻名的樱花。正因为他,不少食物才进入美国人的日常食谱——比如意大利的无籽葡萄、克罗地亚的甘蓝、巴伐利亚的啤酒花、中国的桃子等等。

《食物探险者》之所以有趣,就在于它不仅讲述了费尔柴尔德的故事,而且让我们可以从中体察美国的时代变迁。1869年,费尔柴尔德出生在美国中部。他活跃的时代是美国所谓的“镀金时代”以及20世纪初期。那个时代的美国正在走出农业社会,经济政治势力逐渐走上顶峰,清新好奇又元气满满。当时,没有食物可以正儿八经被叫做“美国食物”——人们依靠的食物主要是英国殖民者带来的肉食奶酪,而且只有南部州适合全年种植的植物。可见,食物的稀缺,在美国建国100年后也没有变化。

与此同时,农业的比重却在变化。最初国父们对于美国的期待,就是自耕农的世界。1790年,美国人口九成是农民,50年后变为六成,之后继续降低,到了今天美国农业人口不到2%。如果从绝对数量来看,19世纪后期的农业人口达到创纪录的数字,农民拥有强大政治力量。

可以说,费尔柴尔德生逢其时。他之所以成为合适人选,不仅因为他是一名植物学家,受雇于美国农业部,而且,他的探险活动几乎不需要花费美国纳税人太多成本—— 一次幸运的偶然,他得到了百万富翁朋友莱思罗普的支持。后面的故事,就比较顺理成章。在农业部长威尔逊有限的支持下,加上富翁朋友的慷慨赞助,他多次进行全球旅行,带回了不少物种。

他声名鹊起,不仅赢得了社会地位,也赢得一门好婚姻,迎娶了电话发明家贝尔的女儿。他闪耀登台的时代,其实也是美国的对外帝国梦泛起的时代。外界对于新生的美国来说,有太多的未知等待探索甚至征服。对外来植物的探索,只是时代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是美国从蛮荒走向文明中心的过程,也是一个年轻民族成熟的过程。等到美国向外梦想遭遇“一战”阴霾,美国开始了阶段性的内向与退缩,向外的善意与好奇逐渐变为对外的恐惧与担忧。对外来植物的态度也开始变化。大家开始怀疑费尔柴尔德及其门徒努力的价值:美国的本土植物难道不好吗?外来物种引起的虫害也引发了新的恐惧,严格的检疫法陆续出台。费尔柴尔德虽然勉力维持,但毕竟年事已高,逐渐脱离了艰辛的食物探险之路。

即使如此,他带回的植物,已经改变了美国的面貌。现代美国犹如色彩斑斓的马赛克,无论情愿还是不情愿,总有来自世界的人种物种汇聚其间,其中就有他贡献的一块。费尔柴尔德的传奇能告诉我们什么?他不是凭空出现。天才总是成群出现,依靠时运。他生活的时代,也是创新巨人改造美国的时代。亨利·福特、贝尔、莱特兄弟、爱迪生等人创造着新的美国形貌,电灯电话汽车电视飞机接踵而来,这是新旧时代之间的机遇。

费尔柴尔德晚年反复告诫小孙女:“千万不要满足你已知的东西,使你满足的只能是,你发现了新的东西。”是的,人类会变,食物会变,而好奇心永远不会。美国或者说所有文明不是一天建成的,正是好奇心与信念,孕育了这样的传奇。

新书推荐

《拜占庭的新生》

作者:[英]约翰·朱利叶斯·诺里奇

译者: 李达

出版:社科文献出版社

出版时间:2020年4月

定价:79元

本书为“拜占庭三部曲”第一部,首次将拜占庭帝国早年的历史以可信且优雅的文字记述。自君士坦丁皈依基督教以来,这里作为基督教世界的东方堡垒,不仅继承了希腊和罗马的古典文化,而且保卫了欧洲的学术之光,并留下了辉煌灿烂的艺术珍品。

《摩滅之赋》

作者:[日]四方田犬彦

译者: 蕾克

出版:北京联合出版公司·一頁folio

出版时间:2020年1月

定价:55元

作者以“摩灭”这一美学视角来重新关照世界,还原出一种日本独有的审美观与生命观。他提到唯独在日本京都、奈良,人们任由古寺庙褪色,而不重新上漆。所以,观照摩灭,就是观照自己和事物之间横亘着的时间,就是包容衰败,接受消亡,理解无常。

《贝多芬传》

作者:扬·斯瓦福德

译者:韩应潮

出版:浙江大学出版社·启真馆

出版时间:2020年2月

定价:188元

贝多芬的一生难称幸福,但从未丧失对生活的热情,始终渴望成为一个善良、高贵并为人类献身的人。作者在这本厚达870页的书中倾注了大量心血,以还原贝多芬的真实形象。这个形象也许厌世、粗鲁、多疑,却有血有肉,令那些音乐作品更加立体,更有韵味。

《心灵的整饰》

作者:[美]阿莉·拉塞尔·霍克希尔德

译者:成伯清 淡卫军 王佳鹏

出版:上海三联书店·雅众文化

出版时间:2020年1月

定价:58元

情感变为一种资本要素,这是现代服务业的秘密之一。作者以20世纪美国航空服务业为例,将乘务员与收账员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深入探讨“情感劳动”这一社会问题。作者是美国当代社会学家,本书是其在情感社会学领域的奠基之作。

猜你喜欢

译者植物食物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搞笑:将食物穿身上
食物从哪里来?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