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腕踝针疗法在疼痛护理中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0-04-15周苏梅李兴燕李小燕周芯旭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5期
关键词:腕踝针疼痛

周苏梅,云 洁,王 荻,李兴燕,李小燕,周芯旭

(1.成都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四川 成都610072;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610072)

疼痛是人体一种复杂的主观感觉症状,国际疼痛研究协会(IASP)将其定义为“一种与实际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的,或就此类损伤而言引起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1]。英国的一项健康访谈数据显示,16.9%的男性和20.7%的女性在3个月的时间中大部分时间或每日都会感到疼痛[2]。同时,持续、剧烈的疼痛还会损伤人们的心理和身体健康[3]。在疼痛管理指南中,在急性和慢性疼痛控制方面主要的治疗药物是阿片类,但长期使用易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抑制胃肠蠕动等不良反应,不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且具有成瘾性[4-6]。

腕踝针疗法是20世纪70年代由第二军医大学张心曙教授在临床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新的亚针灸疗法,即针刺人体腕踝部位的相应区域,以治疗相对应疾病的方法[7]。腕踝针疗法与常规针灸疗法相比,具有起效快、操作方便、无痛、安全、快捷等优势,在临床中得到广泛使用[8]。本研究对2000—2018年腕踝针治疗疼痛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收集、整理,文献来源于维普、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文章类型限定为临床病例对照研究,共纳入中文期刊文献141篇,学位论文35篇,对所得文献中腕踝针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以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数据库为资料来源,检索时间2000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检索主题或关键词为“腕踝针”“疼痛”,对检索出的文献进行筛选。

1.2 纳入标准 以腕踝针为主要治疗疼痛方法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文献(由于针刺研究中盲法不易实施,故纳入满足随机、对照原则的研究即可)。

1.3 排除标准 病例报告、实验研究、综述、系统评价、经验总结等非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干预措施涉及腕踝针疗法内容但不以腕踝针疗法为主的文献;无法获取全文的文献;病例不足30例的临床试验。

1.4 质量控制 通过计算机检索途径进行全面检索。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和真实性,文献的检索、删选、排除和纳入过程均由2名研究者同时进行,当意见不统一时先由2名研究者协商,若仍不能统一则需第三方帮助决定。数据的提取过程实行双人平行录入核对,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2 文献分析

将所检索文献的题录全部导入文献管理软件Note Express 3.2.0,根据纳入、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将所纳入文献通过该软件的“文件夹信息统计”功能及Microsoft Excel 2017统计分析文献的年代分布、期刊来源、研究类型、研究方法、治法、选穴、疾病分类、基金支持情况等特征。

3 结果

3.1 文献纳入情况 采用检索式检索出文献并查重后,共纳入413篇,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逐篇阅读,手工筛选,共纳入分析文献176篇,其中包括期刊论文141篇,学位论文35篇。各年度文献量分布见图1。

图1 2000—2018年文献量分布图

3.2 地域分布 文献第一作者分布于18个省、3个直辖市、3个自治区和1个特别行政区。第一作者地域分布发文量排名见图2。

图2 第一作者地域分布图

3.3 基金资助及期刊分布情况 141篇期刊文献分布于88种期刊,有基金资助论文共30篇(21.28%),其中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篇,省、直辖市级基金18篇,市区级基金5篇,校、院级基金3篇,军队科研基金2篇,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1篇。141篇文献分布的期刊较为分散。其中发表1篇文献的期刊有66种,发表2篇有13种,发表3篇有4种,发表4篇有1种,发表5篇及其以上有4种。纳入文献所分布的期刊属于《北京大学核心期刊目录》收录期刊的共1篇,属于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的共47篇。发文量3篇以上的期刊分布见表1。

表1 141篇期刊文献期刊(发文量3篇以上)分布统计

3.4 疾病科室及病种分布情况 近18年腕踝针在疼痛护理方面的临床研究文献(包括学位论文)共筛选出176篇,通过提取文章中的病证,分类总结后发现其应用范围较广,治疗相关病证约60种,主要涉及科室包括骨伤科、神经内科、妇产科、肿瘤科、皮肤科、烧伤科、康复科及普外科等,出现6次以上的高频科室及出现5次以上的疾病见表2、表3。

表2 176篇文献中疾病科室(出现6次以上的科室)分布情况

表3 176篇文献中疾病(出现5次以上的疾病)分布情况

3.5 疗法构成情况 在疼痛护理应用中,单纯以腕踝针作为治疗手段的文献占多数。见表4。

表4 176篇文献中腕踝针疗法构成

3.6 腕踝针进针点应用情况 在176篇文献中,剔除其中无详细针刺点文献10篇外,有46篇文献根据患者疼痛或病变区域选择进针点,其余120篇文献具体描述了施术进针点。腕踝针十二进针区使用情况频次分布见表5。

表5 腕踝针进针点应用频次

3.7 临床疗效 在176篇文献中,其中99篇文献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作为主要评价指标,占56.25%;6篇文献腰椎间盘突出症评价临床疗效使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评价疼痛程度;10篇文献评价癌性疼痛的疗效中,5篇文献以2015版美国《成人癌痛临床实践指南》的疼痛数字评定法(NRS)为评价指标。有96篇文献以总有效率作为最终疗效指标,有73篇文献以疼痛评分表干预前后差异评价疗效,治疗疼痛的有效率在50%~100%;其中71篇文献的总有效率在90%以上,占73.96%(71/96)。如在围手术期采用腕踝针联合镇痛药物治疗可以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镇痛药物用量,降低恶心、呕吐等阿片类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9-11]。

3.8 文献质量 在176篇文献中,共有58篇文献写明了随机分组方案,占32.95%。在试验方案中,有56篇文献未写明腕踝针具体针刺穴位,有13篇文献未具体提到腕踝针每次留针时间,仅有10篇文献记录了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4 讨论

通过对2000—2018年腕踝针在疼痛护理中的文献进行分析,发现腕踝针在疼痛护理中研究现状发展良好,近年发表文献较多。本文数据显示有73.96%(71/96)的文献疗效总有效率在90%以上,表明腕踝针具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研究表明,腕踝针可以增加疼痛患者的疼痛阈值[12],其镇痛机制为针体进入皮下后可在针刺部位产生机械波与化学波,在一定时间内循经运行至病灶处,相互协同振荡,使病灶局部的离子通导率(钾、钙离子等变化)迅速增加,从而达到显著的止痛效果[13]。

本研究结果显示,腕踝针在疼痛护理中的临床研究文献涉及60个病种,其中用于缓解术后疼痛的有34篇,占19.32%(34/176),与以往相比腕踝针在围手术期的使用增多[14]。分析原因如下:其一,随着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快速发展,在《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6)》中指出疼痛治疗是ERAS重要的环节,其旨在围手术期制订有效的护理方案,给予患者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减少术后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的护理模式[15],而腕踝针镇痛效果明显,可有效降低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减少镇痛药物用量,提高镇痛有效率;其二,腕踝针操作简单、经济、有效,无镇痛药导致的恶心、呕吐、嗜睡等不良反应,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加快康复进程[16],故腕踝针在围手术期镇痛的利用率不断增加。

综上所述,腕踝针在疼痛护理中具有良好的镇痛作用,适应病种多,且操作简单,患者无疼痛感,易于接受。但大部分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方案设计不合理或不完善、随机或盲法实施不当、观察指标不统一、对照组干预措施多种等不足,不能提供高质量的循证依据,其系统评价的结论也多为研究质量偏低、疗效不确定或依据等级偏低[1,14]。为了使腕踝针在疼痛护理中得到更广泛的推广应用,今后的研究应侧重从前瞻性、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从而探索高质量的循证依据。

猜你喜欢

腕踝针疼痛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腕踝针治疗疼痛的临床应用进展
腕踝针疗法在骨伤科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疼痛不简单
被慢性疼痛折磨的你,还要“忍”多久
生孩子的疼痛,能忍一忍就过去吗
腕踝针治疗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疼痛的护理干预探讨
近10年腕踝针治疗腰痛随机对照试验文献质量评价
腕踝针配合中医特色护理治疗急性腰痛的临床观察
疼痛也是病 有痛不能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