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琏针灸兴奋Ⅱ型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的临床观察

2020-04-15

中国民间疗法 2020年6期
关键词:疗程针灸障碍

邓 贵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528237)

吞咽障碍是脑卒中疾病常见的并发症,占脑卒中并发症发生率的22%~65%,主要表现为吞咽、舌运动障碍等[1]。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VFSS),简称吞咽造影检查,是诊断吞咽障碍的“金标准”[2],为吞咽障碍检查的首选指标。朱琏针灸兴奋Ⅱ型疗法主要采用强短促的浅刺及提插手法,激发和调节机体内部神经系统,尤其是高级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运动系统,促进机体吞咽功能恢复[]。本研究运用朱琏针灸兴奋Ⅱ型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佛山市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44~92岁,平均(69.1±14.62)岁;平均病程(5.73±5.90)周。观察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43~93岁,平均(68.8±12.79)岁;平均病程(5.33±6.66)周。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会批准。

1.2 诊断标准 符合《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诊断与治疗》中脑卒中吞咽障碍的诊断标准[4]。患者语速较慢,仅能进行简单的语言表述,且构音不清晰;患者舌头无法对食物进行搅拌,且张口缓慢,或张口时出现流口水的症状;口腔吞咽过程中,舌头无法灵活运动,无法将食物推向咽部,吞咽动作缓慢,且容易出现呛咳症状,进食流质食物时,会出现反流、呛咳的症状;患者辅助性检查显示为吞咽障碍。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诊断标准;②年龄40~95岁;③发病时间<3个月;④神志清楚,身体生理指标比较稳定。

1.4 排除标准 ①出现严重肝、肾损伤等疾病,且存在神经系统问题者;②咽喉存在其他疾病患者;③治疗前3个月内参与其他临床试验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患者溶栓、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及常规针灸疗法治疗。针灸操作方法:患者仰卧体位,针刺百会、完骨、照海穴,并运用G6805型号治疗仪进行电流刺激,疏波频率为2~5 Hz,密波频率为50~100 Hz,每次20 min,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 d,共治疗10个疗程。

2.2 观察组 给予患者溶栓、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并采用朱琏针灸兴奋Ⅱ型疗法治疗,具体操作方法:①患者保持坐位或半卧体位,术者对患者皮肤进行常规消毒,首先用左手捏紧患者廉泉穴处皮肤,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紧针柄,迅速刺入真皮下,稍停留后小幅度捻进;其次,沿患者舌根方向直刺捻进2.5~4.0 cm,以患者感到轻微肿胀且舒适为宜。小幅度缓慢提插、捻转,捻转的幅度为0°~180°,提插深度为0.4~0.6 cm,频率为60次/min。若患者感到舌根发麻,可将针缓慢捻转退至皮下,向左右30°方向斜刺1.0~1.5 cm,小幅度缓慢提插捻转后,再继续直刺舌根。留针10 min后迅速出针,按压针口。②术者向风府、风池、翳风向喉结方向直刺约3.3 cm,进针手法同针刺廉泉穴,以患者感到轻微肿胀且舒适为宜。小幅度缓慢提插捻转,令针感散布咽喉部,留针10 min,每5 min行针一次。③对金津、玉液穴进行点刺放血治疗。每次治疗20 min,每日1次,5 d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2 d,共治疗10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标准吞咽功能评价量表(SSA)评分、VFSS评分变化。SSA评分总分为46分,最低分17分,分数越高,表示吞咽障碍越明显;VFSS评分总分为10分,每项0~3分,分值越高,表示吞咽功能越好。

3.2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患者吞咽障碍明显缓解,吞咽功能明显提升,其他症状显著减轻;有效:患者吞咽障碍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吞咽功能有所提升,其他症状减轻;无效:患者吞咽障碍未变化,吞咽功能未改善。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结果

(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2)SSA评分、VFSS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SSA评价量表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VFSS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标准吞咽功能评分、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标准吞咽功能评分、电视透视吞咽功能检查评分比较(分±s)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组别 例数SSA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VFSS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30.23±1.97 19.50±2.88△▲3.23±0.56 7.83±1.76△▲对照组 30 30.36±1.62 22.56±4.38△ 3.26±0.63 5.86±2.40△

4 讨论

脑卒中患者一般存在运动障碍、语言障碍或认知障碍,进食、吞咽等功能受到影响。吞咽障碍表现为自主咳嗽异常,吞咽后呛咳、流涎声音产生变化等。患者吞咽障碍易并发吸入性肺炎、营养缺乏等,严重者出现窒息甚至死亡。吞咽的神经机制较为复杂,涉及大脑皮层的高级中枢、延髓的吞咽中枢、经颅神经、吞咽肌群等。吞咽功能异常会造成认知、心理障碍,引起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通常采用吞咽训练、电刺激疗法、生物反馈、药物注射等康复治疗措施。针灸能对神经,特别是高级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兴奋或抑制作用,常规针刺治疗脑卒中时,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患者的吞咽能力,但效果并不理想。研究表明,运用朱琏针灸治疗脑卒中疗效显著[5]。朱琏针刺兴奋法可对大脑皮层产生良性刺激,改善缺血缺氧性小鼠的血氧含量,减轻脑水肿,保护损伤的脑组织[6]。朱琏针灸兴奋法手法以剧烈且急促地浅刺、捣针或提插为特点,留针时间较短,出针快,患者针刺后有酸麻肿胀感、触电感。通过朱琏针灸兴奋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相应的神经系统得以兴奋,吞咽功能得到改善。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00%,提示朱琏针灸疗法能够显著提升脑卒中吞咽障碍的治疗效果;观察组SSA评分低于对照组,VFS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运用朱琏针灸疗法能明显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提升治疗总有效率。

综上所述,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朱琏针灸兴奋Ⅱ型疗法治疗脑卒中吞咽障碍,临床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疗程针灸障碍
面向未来的中国医学——针灸篇
碘131治疗要“小隔离”
治前列腺增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跟踪导练(四)2
针灸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中药面膜祛除黄褐斑
跨越障碍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