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赋能
2020-04-15兰兰
文|兰兰
数字技术的发展将大幅提升产业经济效率,夯实品牌硬实力。
观察中国品牌的发展,消费是个至关重要的窗口。不难发现,近年来越来越多本土品牌正在重赢大众“芳心”。
无论是大打情怀牌又不失跨界创意的“大白兔”奶糖等老字号吸引了不少年轻人买单,还是从国内到国外排队抢售的李宁、安踏等,一改以往只热衷国际品牌的流行法则。
令人改观的变化
此前,知名体育博主Piki曾发布过一条微博,提醒大家注意“中国李宁”帽衫在市面出现一批假货,“正品的刺绣红色底部是横纹刺绣,白色字体饱满,抽绳上有李宁的Logo。假货的刺绣红底是传统斜纹刺绣,字体略粗糙,抽绳单薄无Logo……”
而比起如何区分真伪,一条“这都有假货了”的评论,引发众多吃瓜群众的共鸣。其中,一条高赞评论则说得更为透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是好事,说明我们的国货强大了。”
的确,这些年来本土品牌从产品质量到外观,再到用户体验,均有明显进步。相比十年前甚至是五年前,都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于服饰品牌而言,这不仅仅是频登国际时装周舞台在国际发声,赢得高关注度,同时还有筑牢产品基础,在产品创新上狠下功夫。毕竟市场是检验产品的唯一标准,如果没有好产品的支撑,再具冲击力的视觉形象也难免沦为俗套。
像如今炙手可热的安踏与汤普森联名KT系列,其实最初颇有些一波三折,甚至在推出KT1系列后,由于技术性问题需要回收改进,汤普森又重新穿回了耐克的球鞋。
而真正让人们对安踏有所改观,是在KT3推出之后。相比前两代产品,颜值非常在线的KT3令人眼前一亮,流线型外观及高密度EVA材料的应用使其炫酷感十足,高帮和魔术贴的设计则给脚踝提供了很好的保护作用,无论是球鞋的穿着舒适性还是包裹性都有不错表现。
也是凭着KT3,安踏在美国试水限量发售很快就被一抢而空,并因旧金山鞋店门口排起抢售长队而登上报端,成为首个在美国引发抢购热潮的中国球鞋品牌。
此后,不断打磨精进的KT4融入安踏Flash Foam 缓震技术,穿着时在脚感上有了质的提升,软弹感明显,脚后跟就像是踩在棉花糖一样,在市场收获了很好的反响。
于2019年上市的KT5则在KT4产品基础上再做升级,采用A——WEB编织鞋面科技,并进一步调校中底Flash Foam厚度,达到软弹适中,同时增强球鞋透气性,以大面积的魔术贴设计使球鞋的包裹性达到鞋脚一体的水平。
至此,KT系列成了名副其实的汤普森战靴,凭借产品的高颜值和舒适性深受大家的认可,甚至被视为是国产篮球鞋的代表之作。
如果研发设计是品牌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那科技就是企业硬实力,不断助推其提升创意设计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品牌的科技出路
其实,今时之风光亦是昔日痛定思痛下的锐意变革。2015年,安踏曾做过一次学校调研,问题就一个——“为什么不穿安踏的篮球鞋?”得到的“90后”反馈是,安踏的产品“土”“重”“没有创新”“没有价值”……这也让安踏更加明确要以科技为导向的产品方针,要用科技去推动整个产品链的创新。
据悉,从研发投入不足销售成本的1%到2018年增长至5.2%,如今安踏已在美国、日本、韩国等多国设立研发设计中心,吸引来自18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200多名专家,产品创新比例高达85%,累计申请各项专利超千项,参与制定国家和行业技术标准上百项,以此形成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譬如2019年推出的KT系列、SEEED系列、“氢跑”系列等新品都颇受市场消费认可。
不仅是安踏,来自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开展的“重点跟踪培育纺织服装品牌企业”调查显示,2019年上半年,新品销售已占终端消费品牌产品销售额的61.5%,同比提高1.9个百分点。
这些样本品牌企业在研发设计投入方面均保持较高水平,仅2019年上半年拥有研发设计人员平均可达255名,同比增长2.3%,占全部职工的4.7%,平均研发设计投入已达3704万元,同比增长2.3%,研发设计投入强度为2.52%,同比提升0.07个百分点。其中,终端消费品牌、加工制造品牌研发设计投入强度分别为3.08%、2.03%,明显高于纺织全行业水平。
从中可以看到,适应时下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差异化,企业的新品开发更新速度正在不断提升,同时产品研发领域不断细分,健康保健、生态环保、安全防护等新产品研发成为市场重点。此前公布的“2019年度十大类纺织创新产品”中,探路者、七匹狼等推出的变色防晒皮肤衣、智能发热羽绒服、智慧瘦身衣等智能科技产品,威克多、森马等推出火山岩纤维卫衣、儿童保温牛仔裤等功能产品;安踏、爱慕等推出石墨烯保暖棉服、碳纤维柔性发热衣、运动心电T恤等运动保健产品均榜上有名。
可以说,如果研发设计是品牌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支撑,那科技就是企业硬实力,不断助推其提升创意设计水平,以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事实上,中国纺织服装业正日渐褪去昔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传统标签,以科技、时尚、绿色书写产业新篇。
>>如意集团智能工厂实景时装秀
譬如备受瞩目的建国70周年国庆阅兵典礼上,纺织科技为祖国大庆献力献礼,像江苏阳光集团参与设计和制作解放军三军仪仗队新式礼宾服和军乐团演奏服,际华集团承担服装、鞋靴、五星红旗共139个品种、12.33万套(件、双)生产保障任务;北京邦维高科特种纺织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了重量轻、抗撕裂性好、强重比高、防水、防雨、防污、应对强大气流吹击的旗帜材料及携行具材料;申达股份芳砜纶配套应用于阅兵军机;北京英特莱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空军研究院特种勤务研究所共同研发设计新型连体飞行服……凸显了纺织服装品牌的高品质、设计水平与快速反应能力。
数字化技术对于纺织服装精准化营销的应用:
一是建立消费者信息库并进行用户画像;
二是通过消费群体深度分析实现精准市场定位;
三是实现个性化、前瞻性商品营销;
四是实现精准推送提升营销效果。
数字化升级进行时
产业与科技的融合不仅是体现在产品开发,更重要的是,随着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物联网、人工智能、5G等数字科技正加快在纺织行业的渗透与应用,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新模式不断涌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生产等需求不断提升……
产业数字化转型已然是大势所趋,面对市场增长放缓、抓不住消费者、企业成本高企等诸多掣肘,数据将成为企业重塑价值的重要来源,带来新的业务增量。尤其是在新零售的背景下,数字化转型将通过更高效的线上线下连接,更个性化的消费与互动,以及更具差异化的内容和增值服务,来有效提升用户体验,深化品牌忠诚度。
“以前只知道盯住消费者的口袋,但是不知道怎么服务客户。服务也就是给VIP打打折,但有了数据技术的洞察,就能更知道消费者想要什么,企业能提供什么。”雅戈尔集团董事长李如成曾表示。
2019年以来,雅戈尔动作频频。其中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以阿里巴巴A100商业操作系统为基础,加速企业的数字化转型,通过线上线下的打通,实现坪效和人效的提高。
在2019年“双11”,雅戈尔尝试以阿里云数据中台的数据技术精准地对1000万人进行线上触达,最终带来四分之一的增量,并通过线上成交、线下服务,实现“双11”全天全网销售额达1.24亿元,同比增长88.8%。
按照李如成的规划,今后雅戈尔的每家大型旗舰店将化身为智慧门店,综合运用3D量体、大数据、VR/AR等科技手段,为VIP会员带去交互现实与虚拟的愉悦购物体验。今后,雅戈尔的VIP会员不但可以在门店通过3D量体设备自动量体,还能在系统模拟的3D场景秀中虚拟试衣,选择最心仪的款式和面料,登录手机APP或雅戈尔官方微信下单,在订单生成后自动流转至智能工厂进行智能打样、剪裁、生产,然后通过智能物流配送体系24小时到达。
为此,雅戈尔斥资亿元推动智能工厂建设,以智能化打造“柔性供应链”,目前已建成全球首条西服全吊挂流水线。它通过应用MES系统、智能裁剪系统、AGV智能小车、单工位智能模块等一系列信息化硬软件设备,应用大数据手段逐步完成生产要素间的全域连接,生产效率同比提高20%~30%,量体定制周期也由原来的15个工作日缩短到5个工作日,单件定制周期缩短至2天,大规模定制生产能力也由原先总量的10%增加至30%以上。
同样着眼于智慧门店建设,山东如意从消费者人脸识别的如意慧眼,到消费者参与的服装纱线面料智慧设计,从如意智慧量体到服装智慧选择、智慧试衣、智慧商城和智慧衣架,将智慧内涵注入智能化服装选购全过程,不仅以强烈的体验感吸引着消费者,更使科学的智能技术人性化。
据悉,如意智慧量体不仅可以瞬间精准地测量出人体头、颈、肩、胸、腰、手、腿、裆等部位的16个数据,还通过后台的100多个数据呈现用户的形体特点和个性消费需求,打造极具个性的人衣合一特色消费体验。
当下,一个共识是,拥抱数字化转型不只是实现线上线下会员、商品和渠道的统一管理协作,同时还是零售全链路包括营销、渠道、研发、生产、组织、生态等各环节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因此可基于数据智能决策,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同时,实现产品、品类和业态的创新,形成新供给,拉动新需求,促成新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