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就是命令:到救治一线去
2020-04-15王建兵
□ 王建兵
一、进入发热门诊的那天晚上,我决定不再回家
1月25日大年初一,新一轮冷空气南下登陆武汉,我正在编发各城区环境消毒卫生大扫除的稿件,突然接到疫情报道组的电话指令,要求迅速就近踏访三甲医院的发热门诊,查看发热门诊就诊情况。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的疫情报道组成立于1月21日,由医卫康养事业部全体记者组成。记得那天的选题会上,领导传达了上级防控要求和集团的具体部署,明令取消2020年的春节假期,以“坚决遏制疫情蔓延”为目标任务,以“战时状态、战时机制、战时调度”的状态,打响关系市民生命健康安全的疫情防控战。
接到出发的电话,我马上明白“就近走访”的含义。1月23日,武汉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挥部决定暂停城市公交、地铁、轮渡,要求对所有发热患者,首先由各区组织摸底排查,送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筛选、分类,属于疑似新冠肺炎的患者,再转往辖区发热门诊和定点医院。同时,指挥部要求媒体及时公布各发热门诊的现场情况,让市民充分了解防控进展,最大限度地消除社会恐慌。
为避免采访本和圆珠笔成为病毒的驻留载体,我只带了一部手机,打开视频功能就走进了五医院。这是一家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定点医院,“防护用具全部用完,请求支援!”“医生不敢吃饭上厕所,因为没有多的防护服了”……除夕夜被社交媒体广泛转评的图片和视频,就发自这里。
当时下着小雨,接诊大厅地上满是纸巾和泥脚印,很少有人说话,看得出不论是排队的市民,还是接诊的医生,神情凝重,身心疲惫。有的患者坐在自带的塑料小板凳上,有的打开塑料袋吃饼干,一名戴着口罩的患者突然咳嗽,前后排队的人赶紧躲开。患者告诉我,中午2点就来了,排到晚上6点多才看上医生。刚刚抽血查了CT,看情况还要等一个小时才能拿到结果。
在预检分诊台,两名身穿防护服、头戴护目镜的护士,一边接待发热患者,填写他们的身份信息和住址电话,一边从盛有酒精的盒子里取出温度计,要求前来求诊的患者夹在腋下5分钟。
我在一旁观察了10多分钟,发现进来的3个人,体温全部超过37.3℃,护士看我拍来拍去不测体温,好像猜到了什么,好心地劝我赶紧走。问到当天的就诊人数,她回答说,公交停运后开始分级分类初筛,门诊量确实在降,“今天,起码少了一半”。
出门之后,我又走到住院部拍了一圈,才上车赶回报社。稿子写完上传视频,已是晚上9点半。我突然意识到,面对新冠肺炎的高传染性,只戴口罩的防护可能远远不够,在报社写稿,可能也是一个错误。因为,我并不能判断外套、头发、脸上和手上,是否有病毒驻留。
过江隧道已经关闭,过江桥梁通行管控,家是肯定不能回了。我打电话给家人作出解释,然后找朋友求助,他很爽快地给予支持,让我去取一把茶社的钥匙。
二、到救治一线去,260名记者集体迎战新冠肺炎
我所在的社区传播中心,隶属于医卫康养部,一直承担武汉市各城区卫生健康局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农村,称为“乡镇卫生院”)的报道工作。从1月12日开始,我们团队接到报道任务,参加全市统一安排的环境卫生大整治行动,每天跟着疾控人员走街串巷,针对生鲜集贸市场和老旧住宅小区开展无死角消杀。
寒冬腊月,原本就是流感等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针对各大医院陆续增多的发热发烧患者,省市卫生健康主管部门及时开展了病例搜索和回顾性调查,国家专家组也赶赴武汉,进行病原鉴定(包括核酸检测和病毒分离培养)和病因溯源工作。但是,涉及传染病的报道必须依法发布,所有人都很谨慎。
1月26日,长江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疫情防控指挥部,紧急征召260名记者,分成14个战队奔赴一线,我们原先的疫情报道组被整体编入医疗救治组。涉及疫情的防控报道,既有严肃的政治性,又有较高的专业性,也存在更多未知的挑战性。“方向不能偏,事实不能错,”医疗救治组立足“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的总基调,要求所有成员强化内容生产,从正面引导舆论,突出报道一线医护人员为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做出的努力。
“到救治一线去,”承担医院战线报道的部门同事,纷纷走进同济、协和医院、中南医院、省人民医院、中心医院、市一医院等三甲医院实地踏访,第一时间刊发报道《同济医院百名党员主动请缨支援发热门诊》《协和医院发热门诊面积扩大5倍》《中南医院200多名医护人员奋战防疫一线》,同时透露出相关专家对疫情防控的隐忧,“市民扎堆就诊问题突出,既不利于病人收治,又大大增加了交叉感染的风险”,引导市民就近向其他50多家发热门诊医疗机构就诊。
阴雨连绵、北风劲吹,为能了解基层医疗机构对发热患者的分类分级初筛真实情况,我赶往青山区工人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这里居住的,主要是武钢的第一代建设者,老年易感群体较多。
在预检分诊台,我看到护士头上戴的是浴帽,没有防护服,仅有一层外科口罩保护自己。面对不断咳嗽的发热患者,她们迎上前去,先测体温,再抽血检查,决定是居家留观,还是转送到发热门诊、定点医院,最大限度地将普通感冒在基层解决,避免患者跑到大医院被交叉感染。
采访中,几名小护士都哭了。因为基层社区的医护人员平常是看小病,管慢病,既没有传染病的防护物资储备,也没有治疗新冠肺炎的基本实力。
稿件刊发后,市里高度重视,对基层社区的医护人员加强了物资调配。我第二天再去的时侯,预检分诊台和转送患者的一线医护人员已经全员穿上了防护服。
为更好地保护一线医护人员,同时避免普通感冒发烧、流感以及非新冠肺炎的患者挤向发热门诊增加感染风险,消除社会恐慌心理,我进一步提出了“邀请各大医院专家开展在线诊疗”的合理化建议。
三、紧盯感人故事,既传递信息,也挖掘正能量
红钢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又叫青山区第一医院,在此次新冠肺炎的救治过程中,已经有10名医护人员相继感染(截至2月14日,全国各地医务人员相继确诊1716例,6人不幸牺牲)。我承诺以后再作报道,先采访其他员工的感人故事。
□ 图为与确诊患者面对面。长江日报记者除了完成采访,还主动做心理疏导,为患者加油鼓劲。(胡冬冬/摄)
有人讲了口腔科医生田文辉步行3小时跨江上班的事情。他的家在长江对岸的黄陂区武湖农场,因公交车停运,6个站点以往40分钟可以抵达的上班路,田文辉只能依靠步行。
我约上摄影记者胡冬冬,凌晨6点出发,先赶到武湖农场田文辉的家中,见证他煮面条吃早餐,82岁的老母亲送他出门,叮嘱他“骑车过细,勤洗手,戴口罩。”
当天,田文辉为节约时间,已经用骑车取代步行。我们实事求是,继续跟拍采访,看到他先后4次,分别在小区门口、新河大桥卡口、天兴洲大桥管段、单位门口被测体温。
“再远我也要迎战。”采访结束时,田文辉说了一句谁都能做到的话,“每踩一步都是战胜自己,只有强身健体,才能增强免疫力当好自己的健康责任人。”
后来,我的同事关晓锋从江夏区金口卫生院采访到一名24岁的女医生甘如意。她历时4天3夜,从荆州市公安县农村老家骑行300多公里回汉参加战疫,2月5日经《长江日报》报道后,引起《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主要媒体的关注,其中《人民日报》在2月8日二版推出题为《他们,向武汉逆行》的专题报道。我们也从中收获了果敢和勇毅,更加坚定了践行初心使命、筑牢使命担当、把正能量挺立在疫情报道最前沿的决心。
与此同时,更多的同事奔向一线,先后采访写出了《黄朝林:42天用6种身份与病毒较量》《心疼!金银潭医院院长一瘸一拐来到武汉客厅“方舱医院”》《呼吸科主任“中招”后隔着门板指挥战“疫”》《辽宁医疗队“生死线”上救回武汉女医生》等系列报道,充满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正能量,持续振奋精神、凝聚力量,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四、无畏逆行,探访隔离病房直击病毒采集
2月10日是最累的一天。一清早,我就约上摄影记者胡冬冬赶往青山区红钢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落实对新冠肺炎疑似和轻症患者“应检尽检、应收尽收”,这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硬着头皮,紧急清空三楼病房,成立了一个拥有30张床位的隔离病区。
根据规定,传染病的隔离病区要划分为“三区两通道”。即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患者通道、医务通道。在清洁区换上防护服、护目镜、医用口罩后,我们推开隔离门,走进了半污染区,右侧是医生办公室,每天查房的会诊分析会,就在这里举行。左侧是护士的配液室,门口立着的标牌上写着“用爱拥抱每一天,用心呵护每一位患者”。
再推一道房门,就是新冠肺炎疑似和轻症患者的治疗区。值班护士站也设在这里,配有两台电脑,主要进行患者登记,问询病史,记录病程和护理记录。
在病房采访时,多数患者的症状因为对症治疗有所缓解,主要表现是说话不再喘气,体温也稳定在37℃以下的正常水平。见医生查房,这些患者一再说谢谢,也有个别患者抱怨卫生服务中心条件不够好。
后来,病区主任告诉我们,这30名患者中已有21人经过核酸检测为阳性,先后转往医疗条件更好的定点医院。空出来的床位,也很快有人住了进来。
采访持续了四个多小时,我们拍到了咽拭子检测的全过程。这比我们前几天去新冠肺炎确诊患者的家里采集病毒更危险,因为病人必须要脱下口罩,尽量张大嘴巴,发出“啊”的长音。采集护士取出一根长长的棉签伸进其咽喉深处,落在腔壁四周旋转擦拭,标本取样越多越好。
正常健康人被搅动咽喉,难免会咳嗽,更何况体质虚弱的新冠病人。尽管我有过一次曾在确诊患者家里开展病毒采集的经验,但面对患者张口喷出的飞沫,想起专家们提出的气溶胶,特别是没有面罩防护,我就没有提出采集的尝试。
这一次,总共用了18张纸来记录采访内容。离开隔离病区前,我请摄影记者拍了下来。这些宝贵的采访纸,应病区护士长要求,当作医疗废弃物,随同口罩、防护服、鞋套、乳胶手套一道,放进专用的黄色塑料袋里,先消毒再封口,严严地扎起来。
五、一线采访,必须要学会专业级的安全防护
一个月来,我从环境卫生大整治的外围,逐步转移阵地与新冠病毒“过招”,其中确实有过后怕。但是天天与医护人员同甘苦共患难,也学到了很多宝贵的防护知识。
绝大多数身处一线的医护人员,是不会回家的,他(她)会选择就近住在酒店。因为防护上需要注意的细节太多了,稍有不注意,头发上、衣服上就会带着病毒。因此,我很早就提醒奔波一线的同事们,尽量不要回家,减少去报社的次数。尽可能地将自己隔离起来,对家人,对同事,都是最大的保护。
另外,有些市民戴了口罩还被交叉感染。因为小区的门把手、楼梯扶手、电梯按钮,都容易成为新冠肺炎的传播媒介。我有几次在隔离病区采访,坚决不带笔和采访本,实在是工作需要使用手机录视频,也会在离开病区的前后,进行两次全面的酒精消毒。
当然,最重要的是避免不必要的恐慌。只要戴了合格的口罩,勤洗手,加强锻炼,保持房间每天通风,保持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睡眠,就可以显著降低新冠肺炎的感染风险。如果要去隔离病区采访,请一定要遵照要求,做好专业级的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