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小学用典,做文化接班人

2020-04-14何舒妍

少男少女·校园 2020年4期
关键词:用典典故中华文化

何舒妍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传统经典,是中华文化长河中的精髓,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载体。从小我就喜欢古代经典,喜欢它的文言之美,也喜欢它的道理之妙。通过这次的主题阅读活动,从习近平总书记在各种场合对经典的运用中,我更加体会到古典的智慧之美。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在新时代要推动中华优秀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总能引经据典:在《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上的演讲》中用了春秋时期《鬼谷子》中的“度之往事,验之来事,参之平素,可则决之”;在中央党校2009年春季学期第二批进修班暨专题研讨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引用过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司马迁《史记》的“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出现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孙中山的“吾心信其可行,则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则反掌折枝之易,亦无收效之期也”出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从诸子百家到唐诗宋词,从古代圣人到近代名人,习总书记的旁征博引既是对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精准的阐释,又给它们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习总书记在这么多重大的场合和文章中运用大量典故,是重视中华传统文化的表现,既发扬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又让更多人了解到经典中博大精深的智慧光芒。

经典能永流传,正应了“大浪淘沙始见金”,优秀的经典蕴涵着很多妙语,对我们的学习和国家发展均有重要意义。

经典指导着我们治学的方法,是学习的引路人。习近平总书记在《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引用朱熹《孟子集注》的“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师舍则无以教,弟子舍则无以学”,强调我们学习和做事都离不开方法,一味蛮干是不太容易实现目标的,只有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能更上一层楼。当然,这并不代表我们不需要在学习上下功夫。习总书记引用陆游的诗句“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诫我们学习中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读书求知不离实践,多参加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掌握知识。优秀经典中的语言是智慧的语言,读经能启迪智慧。从小学用典,我们能在经典中向古人借用智慧,学习到正确的治学方法,用经典武装自己,正言行,辨正误,明事理。

经典蕴含着治理国家的良策,是国家发展的指明灯。习总书记引用“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道出了当今深化改革和变革创新的关键,但改革需要莫大的勇气和决心。他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治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习总书记运用猛药去疴、重典治乱、刮骨治毒、壮士断腕四个典故,呼吁党员同志在改革开放深水区中要有更大的勇气和决心去剜除体制上的毒瘤和害群之马,借古人之智,融今人之慧,使中国目前的反腐取得重大突破。文以载道,汇以興邦。从小学用典,我们能从经典中指导治世,汲取治国理政的精华,以史为镜,借用古人的智慧运用于当代治国实践中,把经典的精华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新思想。

“腹有诗书气自华。”经典越读越明,从小学用典,传承经典,是我们中小学生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作为学生,我们应从小读传统经典,学用典,要在浮躁的社会中沉下心来多读书,与圣人同行。要深谙中华优秀文化就要好好学习中国语言,了解典故,慢慢积累并学会在学习和生活上运用典故,要学习总书记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取精用宏、驱遣自如的用典艺术,讲好我们中国的故事。

习总书记做了传承中华文化的领头人,而我们是接班人,“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少年强则国强,中华民族走在伟大复兴的道路上,不能缺少有担当,有使命感的青少年。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更应该从小学用典,传承经典中生生不息的中华文明血脉,让经典永流传,使经典成为我们生活的底色,增强文化自信,做好文化的接班人。

(指导老师:黄颖诗)

猜你喜欢

用典典故中华文化
典故逸事龙文鞭影
用典犹如用比兴
楹联牌匾上的典故
习近平用典
习近平总书记用典书法展作品赏析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赏一赏纳兰性德的词
闻鸡起舞
典故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