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外科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因素识别及综合护理干预探讨
2020-04-14徐利华
徐利华
【摘 要】目的:分析骨外科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因素进行分析,并评价综合护理干预在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将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骨外科手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分析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因素,进一步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100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100例则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然后比较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1)通过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65岁、合并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术后制动时间≥5d、下肢骨折,为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2)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00%,与对照组的31.00%比较明显更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骨外科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因素较多,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可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因此值得采纳及应用。
【关键词】骨外科;下肢静脉血栓;因素;综合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3-0-02
下肢静脉血栓,为骨外科手术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会严重影响骨外科手术患者的预后效果。考虑到骨外科手术患者预后效果的改善,进而促进生活质量的改善,需明确发生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因素,然后采取有效医护干预方法,使该类并发症的发生得到有效控制[1]。鉴于此,本课题重点分析骨外科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因素,并评价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效果,涉及的研究成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将我院2018年2月—2019年1月收治的骨外科手术患者200例作为研究的对象,均知情签署相关医护同意书,且满足手术相关指征条件,排除合并其他严重脏器疾病、严重精神障碍及存在手术相关禁忌症者。按随机盲选法分成两组,观察組100例中,男性52例、女性48例;年龄分布在36-72岁,平均年龄为(54.8±1.2)岁;对照组100例中,男性53例、女性47例;年龄分布在37-71岁,平均年龄为(54.9±1.1)岁。在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的意义。
1.2方法
1.2.1因素分析
本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发生下肢静脉血栓6例,发生率为6.00%;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发生下肢静脉血栓31例,发生率为31.00%。通过相关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65岁、合并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术后制动时间≥5d、下肢骨折,为引发下肢静脉血栓的高危因素。
1.2.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基于围手术期按照骨外科常规护理流程严格执行,观察组则采取综合护理方法,包括:
(1)健康宣教干预。对患者普及骨外科手术相关知识、疾病相关知识、预防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认知,进而提高患者医护依从性。
(2)心理护理干预。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尤其是高龄患者、下肢骨折患者,由于更易并发下肢静脉血栓,需及时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采取音乐疗法、鼓励疗法等疏导患者的常见焦虑、抑郁等心理症状,使患者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配合医护工作的开展。
(3)肢体按摩护理干预。对患者定期翻身、拍背,加强肢体按摩,尤其是行动不便的患者,需帮助患者进行肢体按摩,促进患者肢体血液循环,使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得到有效降低。
(4)其他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术后进行运动指导干预,根据患者病情,从被动运动逐渐过渡到主动运动,包括肢体活动、步行等,并加强患者合并的慢性疾病医护干预,合理用药,使受合并慢性疾病影响加大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的情况得到有效控制,进而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1.3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3.0处理数据,计数数据采取百分率(%)表示,然后用x2检验;P<0.05,表示两组数据有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00%,与对照组的31.00%比较明显更低,两组之间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见表1:
3 讨论
骨外科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较多,包括:(1)高龄患者,由于患者年龄偏高,机体抵抗力较差,骨外科术后恢复速度慢,长期卧床,医护不当,便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2)合并慢性疾病,比如当患者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疾病,术后除了需采取骨外科术后医护以外,还需考虑合并症的药物治疗、护理干预等,加大了医护的难度,使患者术后康复速度变慢,长期卧床、行动不便,便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3)术后制动时间≥5d,术后制动时间过长,使患者肢体血液循环不通畅,进而易加大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几率;(3)下肢骨折,对于下肢骨折患者需长期卧床,如果未能对患者病情进行合理科学评估的情况下,进而未能配合有效的肢体按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易造成肢体血液不通畅,进而引发下肢静脉血栓[2-3]。
为了降低骨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本次提到的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包括: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干预、心理护理干预、肢体按摩护理干预以及运动康复指导干预等,结果显示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方法,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00%,明显低于采取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的31.00%;从中可知,综合护理干预方法的应用价值颇高。
综上所述:骨外科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因素较多,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可降低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因此,值得在护理工作中采纳及应用。
参考文献
[1] 刘芳.骨外科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因素识别及综合护理干预[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17):2824-2825.
[2] 陈臣.骨外科患者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相关影响因素及预防[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09):86.
[3] 邓丽,张旭.骨外科术后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的因素识别及综合护理干预[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37(04):1774-1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