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如何让学生乐学语文
2020-04-14彭传言
摘 要:新课程理念要求老师改变教学观念,让学生自己乐于学习语文。为达此目的,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课前参与,自觉联系,其次,课中研讨,合作交流,第三,课后延伸,积极探索。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乐学,语文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于一门功课的重要性。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使学生爱学语文,乐学语文,在这里笔者有一些自己的体会。
一、 课前参与,自觉练习
1. 查找资料,互相交流。每上一课之前我都让学生查找与课文相关的信息,上课时与同学们交流。如上《只有一个地球》时,要求学生在课前查找与地球有关的知识。有的学生说:“地球是一个半径只有6300多公里的星球,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就像一叶扁舟。”有的学生说:“地球爷爷真伟大,把世界屋脊——珠穆朗玛峰也安在了我们中国,世界之巅就在我们中国,让我们为之骄傲。”有的学生说:“人类乱砍滥伐,滥挖乱采,滥捕乱杀等取之无节,用之无度的使用资源的方式,正在严重地伤害地球。”在互相交流中学生们便很自然地进入了角色,懂得了保护地球的重要性。
2. 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小学生一定要自己学会使用工具书,把生字生词的拼音和含义记录下来,进行理解和掌握。如果是小组分组做,可以让学生标明该字该词在字词典的具体的页码,让学生养成踏实严谨的良好习惯。
3. 有感情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4. 说说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什么?把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待课堂质疑。你还想知道哪些问题?这个过程让学生自参与,动手动脑,积极思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这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他们就对将要学的知识做到心中有数,学习特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课中研讨,合作交流
(一)自学,合作交流
教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不教,这说明教学的重要性。叶圣陶说:“学生要学的不仅是课本上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在各种学习中学会自学的本领,学生有了自学的本领,就能自己寻求知识。”在教学中授之以“渔”,只有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才能使学生受益无穷。新课标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转换角色,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要让以前教师喋喋不休的独角戏变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交流。如教学《荔枝》一文,我先让学生反复读几遍课文,再回答問题:①作者写了母亲的几件事?②每件事各说明了什么?③从这几件事中找出描写特别细致的地方。让学生围绕问题边读边思考,将答案在书上划出来。这环节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要求能自己解决的就自己解决,自己不能解决的再四人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学习。
(二)抛砖引玉,启发点拨
这个环节是教师针对学生理解上的难点、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及学生争论不休的问题进行启发点拨,设计精当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学生自己归纳、分析、解决问题,得出结论。如上完了《我的战友少云》后我学生:①学了这篇课文,你从中受到什么教育?②如自己就伏在离少云不远的地方,眼巴巴地看着他被活活烧死,会是怎样一种心情?③假如你就是邱少云,你会想什么?做什么?问题一出,学生的思维马上被激活了。学生立即认真看书、讨论、总结答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此时学生的学习已变成一种自发行为,一种需要了,从而使学生更加爱学语文。
(三)用心体会,感情朗读
每学一篇文章,我都会引导学生把心放到文章中去,用感情朗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以便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如上《桂林山水》让学生理解了课文以后,我配上音乐、画面让学生轻声诵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去感悟桂林山水的奇特的美以及作者对桂林风景的喜爱之情,使学生入情入境,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的认识与作者的认识融为一体,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三、 课后延伸,积极探索
除了在教学中让学生喜欢学以外,课后还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学了《狼牙山五壮士》后,我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写一篇读后感。有的学生写道:“五壮士,你们放心吧!我们一定肩负起振兴中华的神圣使命,让我们的祖国永远繁荣昌盛!”又如,学完《我的战友邱少云》后,我让学生回去联系自己的思想对照邱少云找差距。有的学生写道:他为了集体可以放弃自己的生命,而自己却时时给班集体抹黑,真惭愧!以后一定要自觉遵守纪律为集体争光。学习邱少云钢铁般的意志,战胜学习、生活中的困难。这样一来,给了学生动手、动脑、动笔的机会,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在不断探索中提高。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要求救师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探家、研究教材总结出更好的、更切合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要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教科书,让学生自己动手掌握课堂以外的语文信息。只有通过这种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不断得到更新的语文信息,这也是使学生对语文有长期兴趣的唯一途径,从而使学生爱学语文、乐学语文、感受语文学科的无穷魅力。
作者简介:
彭传言,四川省宜宾市,四川省兴文县晏阳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