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研究

2020-04-14何小红

中文信息 2020年3期
关键词:基层干部激励机制

何小红

摘 要: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坚持厚爱与严管、约束与激励并重的原则,重视改进干部工作作风。在此,本文就当前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方面的实现路径进行分析与探索。

关键词:基层干部 担当作为 激励机制

中图分类号:D261.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20)03-0-01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深化改革、弥补制度短板、完善激励机制、优化创新体系……”对完善担当作为的激励机制提出明确要求。如何着眼长效常态,构建科学完备、系统有效的担当作为激励机制,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调动基层干部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一、突出“三实”,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

在基层工作中,坚持用选贤任能择优为牵引,以科学机制作为考核干部的评判标准,能够很好地保护和调动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为他们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提供平台,可以有效避免怠政、懒政等现象。

1.以“实在”为基,注重干部的为人

在选人用人过程中,要大力选拔品质优良的干部,比如敢于负责、表里如一、忠诚老实、埋头苦干、不事张扬、敢于碰硬,做人谦逊低调,做事踏实肯干,让“低头拉车”者有机会、有舞台。坚持从对党忠诚的高度考察考察干部的政治素质,通过完善鉴别基层干部的信息渠道,加强综合研判[1],使精作风过硬、为人优秀的干部得到重用、受到鼓舞。

2.以“实干”为魂,关注工作的过程

2020年新年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中讲到:“用汗水浇灌收获,以实干笃定前行。”通过朴素的表达提出了“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实干姿态。因此,评价干部,要形成长效机制,注重现实表现考实考准,要支持、重用常思岗位之责、常想尽职之策的实干者,让尽心尽力、踏实干事、一心为公的干部有更大的舞台上施展抱负、展示才华。

3.以“实绩”为本,看其工作的业绩

树立“以实干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的鲜明导向,突出“敢于担当”“工作绩效”指标权重;畅通向下渠道倒逼担当,凭实绩用干部,传导压力,坚持优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形成强烈的震慑效应[2]。通过完善考核机制,健全评价体系,满足多元化、动态化、多层次需求,激发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

二、搭建”三台”,激励干部有担当敢作为

1.加强思想引导,让干部成长有平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当前基层工作新老问题交织、社会矛盾凸显、改革攻坚深化的特殊时期,要营造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就要畅通干部成长渠道,解决思想“总开关”问题。

(1)强化党性教育,让干部明大德

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始终把“党性教育”贯穿干部教育的全过程,形成风清气正政治生态,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

(2)守住道德建设,让干部守公德

注重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切实提高干部个人素养,提升思想道德水平。

(3)紧扣监督约束,让干部严私德

信任代替不了监督,如何督促干部在工作岗位中做到干净干事,就要将鼓励信任与监督约束有机结合起来,既要让工作报告、述责述廉等日常管理严肃进行,推进提醒、函询和诫勉工作常态化,同时要让群众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民主监督走进每一个干部心里,使大家明白“有责必担当、有权就有责、用权受监督、失责必追究”。

2.优化工作环境,让干部干事有舞台

要激励干部积极作为,不能只是“握紧拳头喊加油”,不能光靠“拍拍肩膀鼓鼓劲”,更需要的是通过解决干部职数、编制身份等方式扶上马,送一程,使想干事的干部有机会;通过实施年轻干部到重要岗位锻炼等途径,打破干部成长隐形台阶和论资排辈的倾向,压担子,善磨砺,使能干事的干部有舞台;想方设法让干部练就“真本领”“铁肩膀”,强信心,明标尺,让干成事的干部有位置。

3.以人文促温情,让干部关爱有后台

强化基层干部正向激励工作程序,通过组织的温情、人文的关爱为干部干事注入激情。比如根据干部的现实诉求,予以解决困难的实际措施,比如关注干部的心理健康,拓宽渠道缓解抑郁,切实增强干部的获得感、归属感、荣誉感。通过对干部在政治方面、工作方面、生活方面无微不至的关心关怀,让干部深刻体会到“生活是享受、工作是乐趣”,能够在基层工作中安心、静心履职奉献。

三、围绕“三性”,完善容错纠错并举机制

习总书记曾讲过,干事业是有风险的,我们不能期望每一项工作只成功不失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所以,要鞭策无为者、约束庸懒者、激励担当者,探索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和激励机制非常重要,因为只有改变“做多错多扣多”现象,为不谋私利、恪尽职守、踏实做事的干部鼓劲撑腰,才能从根源上激励干部在新时代有新担当和新作为。

1.坚决叫停方向性错误

要划清界限,方可确保容错纠错机制健康运行,比如要区别“无视规矩”与“敢于实践”的界限,区别违纪违法、错误和失误的界限,区分“明知故犯”与“主观无意”的界限。干部干事要坚守底线,在大是大非面前要态度坚定,必须立定政治立场,把握政治方向,坚守政治原则,触及方向性错误的问题,必须旗帜鲜明地进行纠正與抵制。

2.不断修正设计性错误

面对改革这项复杂的工作,一些敢于动真碰硬的干部因为经验阅历、认知能力、理论水平的限制,在探索中出现了规划瑕疵、设计缺陷等情况,需健全纠错机制,及时完善修正规划设计,使之在具体操作中能紧密结合实际,更具操作性、可行性。

3.宽容包容探索性错误

包容并非放纵,宽容不是目的,面对改革试点中敢于冲破利益梗阻、破除沉疴痼疾的敢闯敢试精神,健全容错纠错机制旨在褒奖、保护、支持担当者,使他们轻装上阵、减少顾虑、增强动力,在容错与纠错中少犯错、不犯错、不犯同样的错误,在规范实施流程中维护基层干部合法权益,营造良好干事创业环境。

参考文献

[1]胡燕,孔燕.新时代激励基层干部担当作为的四重路径[J].传承,2019(02):56-59.

[2]韩忠伟.基层干部要有担当作为[N].遵义日报,2019-12-11(004).

猜你喜欢

基层干部激励机制
有坑没萝卜,有人留不住 不能让基层干部“心不安”
基层干部为何“左右为难”
行动学习法在基层干部培训中的探索与应用
基层干部“累”在哪里?——应当累在服务为民,而不是形式主义
一些基层干部“血不再热”
向基层干部群众问计问策
湿地恢复激励机制的国际立法及启示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山西票号的激励机制及其现代启示
激励机制在推拿手法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