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国蓝夹缬的发展史

2020-04-14陈丽霞

戏剧之家 2020年3期
关键词:历史发展

【摘 要】蓝夹缬是过去浙江温州一带婚嫁时必备的一种婚用被套。它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蓝夹缬的历史发展进行深入了解,探讨了蓝夹缬的由来,以及发展初期、中期、高潮和衰落,最后指出当代继承发展蓝夹缬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蓝夹缬,婚用被套,历史,发展

中图分類号:J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3-0122-02

一、蓝夹缬的由来

蓝夹缬是指通过单色夹缬工艺制成的一种民间婚用被套,随着夹缬工艺的历史发展逐渐演变而成。而夹缬则是将两块表面刻有对称阳纹的木板夹住织物进行防染的一种古老而繁复的印花工艺。

有资料表明,夹缬始于秦汉,南北朝时期已普及,《二仪宝录》中记载: “秦汉间有之,不知为何人造。”而有的学者认为夹缬工艺产生于隋唐,如吴元新在其论文中指出:“夹缬源于隋唐,盛于唐代,衰落于宋元。”笔者更倾向于“秦汉间有之”,隋唐时期已走向成熟的观点。

唐代的夹缬工艺盛极一时,在《唐语林》中就有关于夹缬的记载。这一时期的夹缬以复色为主,主要用于丝织品一类,图案以花鸟为主,色彩丰富,不仅在被面等家纺中有所应用,也被用于服饰中。敦煌唐代壁画供养人的服饰中就有类似夹缬的图案。

宋代亦有对夹缬的记载,在图案和制作的精美上似乎已逊于唐代,并在《宋史》中有过四次对染缬示禁的记载。然而夹缬并未在宋代示禁政策中走向灭绝,根据明清时期的史料证明,当时的夹缬制作工序更为繁琐,运用套色叠印等精湛工艺,现藏于定陵博物馆的明代“宝吉祥纹夹缬花绢”和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清代“五彩夹缬单袱”验证了这一点。可见夹缬工艺技术在明清时期还在继续发展。此外,根据笔者在温州市采成蓝夹缬博物馆的调研发现,博物馆所收藏的夹缬,彩色夹缬多为明清时期的作品。这也进一步证明了夹缬工艺在明清时期仍然存在。

直到18世纪后,棉布开始普及和发展,复色夹缬改为单色夹缬,以此来节省成本,蓝夹缬应运而生。随着彩色蜡缬、绞缬、夹缬在中原地区逐渐衰退,并隐没于少数民族地区及交通不便的山区,民间染缬由此趋向于单色,用途也逐渐由原来的多样服饰面料转变为单一的被套面料。

二、蓝夹缬的发展初期

蓝夹缬具体开始于何时现今无从考证,笔者在此将其发展初期定在明清时期到清代中晚期。纯正的蓝夹缬成品,以手纺棉布为材质,每件由16个相对独立的图案组成。并通过花版雕刻、靛青打制和夹染印花等制作工艺来完成,其中花版雕刻至关重要。

在发展初期,蓝夹缬的工艺基本延续复色夹缬的工艺,只是比起复色夹缬,套色变为单色,更为简易。而在纹样图案上变化也比较大,不同于先前习惯用花鸟瑞兽等吉祥纹样,这一时期主要以戏曲纹样为主,这与蓝夹缬型版艺师喜爱戏曲有着极大的关系。同时,这一时期的作品粉本大多是型版艺师的原创,型版具有原创的线条特征,在具体雕刻中,必然要铲去大片空白,这就形成蓝少白多的画面效果。所以这一时期的作品白多蓝少,如有汉印中的“满白”,因为形象表现并非横平竖直,所以画面给人飘扬灵动的感觉。此外,这一时期流行“打八仙”和“八神祝寿”等吉庆戏曲人物。

三、蓝夹缬的发展中期

清代晚期到民国中期是蓝夹缬被面形成发展的中期。这一时期,蓝夹缬作为婚用被面,不仅在礼数上十分讲究,即使是贫穷人家也必会备一套“单纱被”(即蓝夹缬,但纱支支数较小),而且在构图布局上也十分讲究,人物纹样大多都是完整的,即使侧脸也是微侧,每个人物之间尽量不互相遮挡,有很强的秩序感和形式感,极具和谐的韵味。因为在温州部分地区有“通腿”的习俗,故蓝夹缬被面纹样通常按“八正八倒”排列,从两头看都是八个正立图案,使用时无需辨别正反。由于其工艺特性,一般每单个纹样从中间对称是蓝夹缬惯用的构图手法,但是也有“对称花版的异化”,即一幅图案中的两部分纹样不对称的现象。

这一时期的型版工艺在刀法上已经相当稳健,线描勾勒而有“剪纸”线条的情趣。这一时期虽仍以单个人物造型为主,但在蓝白对比上,显然更注重主体人物的视觉中心,即主体人物白多蓝少,其余纹样则蓝多白少。人物外框亦改为双圈圆形,内缀以二方连续散点。此外,这时期的纹样主要来源于昆曲,旁及乱弹和婴戏纹样。

四、蓝夹缬的发展高潮及衰落

蓝夹缬从民国后期到共和初期再到20世纪70年代中旬,经历了从发展高潮到逐渐没落的过程。这一时期,蓝夹缬在制作工艺的手法上变化不大,主要的变化还是集中在花版雕刻上。

民国后期到共和初期为蓝夹缬的发展高潮期。这一时期,一块花版中的人物增加了,一般有二三个人物,合印后则一幅作品中有4-6个人物,有些更精细的作品中,甚至有8个人物。因而,画面较之前更为热闹丰富,同时,对型版艺师的技艺要求也更高了。且这一时期出现非对称的纹样,可见这一时期的技艺更为精湛。另外,在版面中心的人物处理上,注意到主要角色的突出,纹样多来源于当地人民喜闻乐见的昆曲和瓯剧。

这一时期除了印制来自戏曲的一些纹样外,因为作为婚用被套,也会印制一些寄托着吉祥寓意的纹样,如“百子图”“状元图”以及“打八仙”等。20世纪60年代“破四旧”,不少温州人虽然不敢再使用“百子被”,但也没有完全抛舍它,只是在原被面上染上一层蓝色,使图案模糊了一些。后来,染坊不敢再印染“状元”“八仙”等带有所谓封建色彩的缬面,有的染坊便请来木工,挖掉图案中人物的头部,再补上一小块木头,刻上戴鸭舌帽的现代人的头像,印出的缬面图案不古不新,现在看来很是滑稽。雕版师傅苏尚贴受此启发,干脆将版面改为“工农兵”等反映当代人生活、生产、学习的人物图案,这也标示着蓝夹缬迎来了转型期,并随后走向没落。另外,这一时期还流行样板戏的纹样,如《红灯记》《红色娘子军》等。

“破四旧”运动过去后,人们又继续恢复先前的纹样,出现了一批混合型纹样,这一时期的纹样已经极少有创新,大多数的型版艺师只是照着先前的粉本复制而已。并且,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审美趣味的改变,蓝夹缬不再受欢迎。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很少有人使用蓝夹缬作为婚用被面,印花被面和绸缎被面兴起,蓝夹缬也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五、结语

蓝夹缬从夹缬逐渐演变而来,直到明清时期,复色夹缬逐渐消亡,单色夹缬成为夹缬唯一的遗存。一百多年来,蓝夹缬一直作为浙江温州一带的婚用被面,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作为中国传统民俗手工艺的一种,其制作工艺讲究,纹样别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对蓝夹缬进行研究,能对传承和保护民俗文化贡献一份力量。在如今的社会发展中,蓝夹缬已失去它原有的使用功能和生存土壤,但其深远的文化价值和作为手工艺品的艺术魅力,以及植物染料的环保性,使继承和发扬蓝夹缬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郭艺.传统手工艺的存亡——关于浙南地区传统夹缬工艺考察的思考[J].浙江工艺美术,2011.

[2]刘道广.中国蓝染艺术及其产业化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3]栾龙威.论温州苍南蓝夹缬及其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2011.

[4]吴微微.中国家纺文化典藏[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9.

[5]吴元新.传统夹缬的工艺特征[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1.

[6]杨思好,萧云集.温州苍南夹缬[M].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2008.

[7]赵丰.夹缬[J].中国丝绸博物馆,1991.

[8]张琴.见证永嘉昆曲的蓝夹缬[J].戏剧之家,2010.

[9]张琴.蓝花布上的昆曲[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8.

[10]张琴.婚俗中的蓝花被[J].民间文化论坛,2009.

[11]张琴.中国蓝夹缬[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陈丽霞(1993-),女,汉族,浙江文成人,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服装设计。

猜你喜欢

历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新历史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