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岗+轮岗制”在会计摸拟实训中的应用发展
2020-04-14梁水
梁水
【摘要】本论文主要介绍如何在《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育教学中,借鉴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采用实际有效的教学方法,执行“分岗+轮岗”实训制度。以及如何强化不同会计岗位实训操作,努力提高学生专业“动手”能力,助力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会计专业技术人才。
【关键词】“分岗+轮岗”,会计实训,模拟,应用
一、会计教学的发展概述
作为一项经济管理活动,会计这门学科,因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产生,并与其相生相伴。经济发展的脚步越快,会计的职能作用就越发凸显出来。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新时代,作为一名职业教育工作者,培养遵纪守法、“技精德高”、满足社会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是我们的责任、使命和担当。
而回归学科的本质,这又是一门规范性、逻辑性、实践性要求都较强的专业。基于此,在经过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后我们能发现,大部分院校目前基本统一了其核心科目的开设。主要课程包括《会计学原理》、《企业财务会计》、《成本会计》、《审计》、《财务管理》等等,处于教学末端的《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这门课,则一般采用“先理论后实践”的教学模式。之所以普遍会把这门课放到比较后面的位置,在平时的理论学习中,大多数学生对专业知识点、专业技能的理解是较为零星、分散的,加上他(她)们进入专业学习前对学科是完全陌生的,这导致他们难以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形成完整的专业知识体系。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认为应当在《会计综合模拟实训》教学中,努力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紧密结合起来,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遵守“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的实训纪律,执行“分岗下的轮岗”实训制度。不断加强会计“仿真”模拟实训的真实度和可操作性,提高学生专业操作技能,为其未来走向实际的工作岗位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
二、会计实训课程暴露出的问题
作者依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经过总结分析,认为目前开设的这门课程中,尚有部分矛盾未得到解决,希望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能通过不断反思修改,最终形成较为完善的课程机制。
(一)实训流于形式
在教学方案真正落地的时候出现会有问题长期没得到解决,例如,一般的高职院校会开设三种不同形式的实训课程,一是课上实训,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等课程都会安排学生练习记账凭证填制、账簿登记等项目,但是由于课时紧张,学生只是简单模拟填制,简单地机械作业无法得到具体的模拟感受。二是类似模拟沙盘课程,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参与经营管理,从中受益。但实际情况是,模拟最初的时候因新颖不同于一般的课堂,学生会非常积极。大部分学生初七充满热情,踊跃参与,但是越往后就能发现,一个组到最后会固定一两个同学坚持作业,其他同学处于观望状态。当这种情况常态化后,实训课其实就已经被削弱得毫无意义。三是开设岗位综合实训课程,以会计工作过程与任务的需要为蓝本,从几周到几月不等的实训项目,对学生进行岗位培训。但实施过程中,部分学生因业务能力不强,很难一个人独立完成一整套经济业务,因此逐渐在实践过程中丧失信心。若不能得到有效指导长期跟不上班级进度,则最终结课时,只能抄袭作业,导致自己依然没有收获。
(二)学生不懂完整的业务流程
我们课上的教学,更加扎根于理论培养,学生基本是根据一定的经济业务描述做会计分录。很多同学虽然拥有一定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但不懂業务流程,不知道原始凭证如何产生,如何成为会计记账的依据等这些日后不得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正所谓“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这导致在处理实际问题时思维是僵化和分散的,不能有效整合信息应对问题。要解决这个困难,教师需要在实训课前,做好理论与实践衔接的前置课方案,铺垫好理论与实践的相关性,让学生能跟上课上课下的节奏,更快吸收实训课的实操知识。
(三)结课考察的形式普遍较为单一
传统的考试都是试卷的形式,仅仅通过背诵书本上的内容就可通过考试,这是一种忽略了学生操作能力、核算能力以及职业判断能力的考核,尤其与实训课本身的设立初衷相悖。还有的考核形式虽说是过程性考试,对学生在整套账务处理过程中核算能力、操作能力的考核较之百分百试卷有很大改观。但是完全依赖于过程性考核也会因人为因素过多,或者考试形式和出题脱离学生水平标准,导致学生基本上连写带抄也能通过考核。并不能给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压力,从而使其也易陷入流于形式的境地。笔者认为,应平衡两种考试形式,部分需要扎实掌握的理论知识以试卷来发布,与未来实操紧密相关的则以非试卷来进行。
三、教学实践中的不断改革
在财政部逐年更新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有提到,“会计的工作岗位不仅能一人一岗、也可一人多岗或者一岗多人。这些都可依据部门的实际情况自行选择。但有一条,出纳人员不得兼管稽核、会计档案保管和收入、费用、债权债务账目的登记工作的规定”。在会计机构内部这样设置工作岗位的意义是深远的。这不仅有利于明确分工和确定岗位职责,建立岗位责任制,更能达到让会计人员高效投身于钻研业务,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的效果,会计工作的程序化和规范化提高后,最终结果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效率,往更深层次看,其还有利于强化会计管理职能。
在课堂上,我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依据4人为一组的形式将整个班给予不同的职能划分,随后按会计实训的需要再进行每组分岗,包含制单、审核、出纳、记账、会计主管这五个具体的会计岗位。通过分岗,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岗位角色、责任,独立对所担岗位的工作进行处理,从而使得学生可以掌握会计岗位的工作职责及工作内容。
每个小组分岗后,在实训中,实行分岗下的轮岗操作制度。会计人员轮岗,不仅仅是处于会计工作本身的需要,也是会计人员队伍建设自身发展所提出的要求。轮岗制度的实施,一方面有利于增强会计人员间的团结合作意识,进一步完善单元的内部控制制度,有利于提高从业人员工作的积极性,促使其业务技能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能够起到及早发现和防范错误,减少会计失误行为的发生的作用,除此之外,对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以促进人员对业务的全面掌握,不断提高业务素质,实现通才教育,让人员流动更替不致影响正常的操作流程。会计实训过程中的会计轮岗,可以使学生对企业组织形式、会计工作程序都有整体的了解,并且可以增加学生之间的沟通、团结、协作能力,提升他们认真、谨慎的职业素养。为了更清楚的理解分组、会计分岗、会计轮岗,我以简单地图表加以展示如下:
其他小组分岗、轮岗同上。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分岗+轮岗”要求下的会计实训中,每位同学较好地完成了不同会计岗位的工作,从建账开始,到原始凭证识别、解读、审核,记账凭证的编制、审核、装订,日记账、明细账、总账的登记以及会计期末的对账和结账,会计报表的编制等,最后都完成并能提供一套内容完整、岗位清楚、轮岗明确、操作规范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实训资料。通过轮岗制度,学生的“分工、合作”意识大大增强,团队的沟通、协作能力也得到了一定提升。整体而言,实训课最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达到了《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这门课最初开设的目的。我总体将这门课的意义总结为三点。
(一)通过实训,把所学的会计专业理论知识同实践相结合,增强学生的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同时丰富了学生实践工作经验,使学生更好的理解并掌握会计学这门学科。
(二)通过实训,学生学会了处理人际关系,尤其是处于合作间的关系。懂得与人相处的道理—诚信为本,注重团队合作中的礼仪、语言表达、沟通技巧,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
(三)通过实训,学生会发现自己会计理论知识的漏洞,不断查漏补缺,巩固专业知识,并在实践中予以检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2019年修订),2019.
[2]金炜,李晶.《商业会计》2012年21期分岗和轮岗实训模式在《会计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实践[J].商业快递,20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