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孔笛的问世及应用

2020-04-14常轶伟

戏剧之家 2020年3期

【摘 要】竹笛这种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乐器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如今在民族音乐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竹笛现代作品的出现,人们不再满足于竹笛现阶段的表现范围,纷纷投入到竹笛的改良研究中。八孔笛是由中央音乐学院戴亚教授研发、改良的。本文分为三大部分,运用了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是对传统六孔笛的分析,包括其历史、发展,以及六孔笛在演奏现代作品时的局限性,第二部分是对现代八孔笛的分析,包括对八孔笛的简单介绍以及八孔笛在演奏现代作品时的优越性,第三部分是八孔笛在现代作品上的应用——以《胡旋舞》为例。

【关键词】传统六孔竹笛,八孔笛,《胡旋舞》

中图分类号:J6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3-0040-03

竹笛,具有几千年的历史,它是中国传统民族乐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竹笛之所以能够传承至今,是因为它具有浓郁的民族特点,音色时而高亢嘹亮,时而温婉细腻,可以表现出多种具有地方风格和地域特征的音乐,因而在民族器乐中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与进步,竹笛的形制从产生至今,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由最初原始社会的骨质二孔、三孔笛,到黄帝时期将其改为竹制,再经过唐、宋、元等几个朝代的演变,直至20世纪50年代,竹笛作为一种独奏乐器登上历史舞台,成为今天人们所熟知的竹制六(指)孔形态结构。可以看出,竹笛作为民族乐器,正在向着专业化、系统化、科学化的方向发展,从而所表现出的音乐也越来越多样化。

传统六孔竹笛发展至今,可以说达到了一个成熟阶段。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器乐曲的创作也随着时代发展脚步而取得了更进一步的创新。一些专业作曲家在民族器乐曲的改编和创作中融入比较多的西方音乐元素,竹笛音乐作品也被注入了新鲜血液,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竹笛的表现范围,拓宽了竹笛的发展道路,又符合了艺术多元化的发展要求。

由此可见,现代作品的产生、新鲜元素的融入、音乐多元化的发展,都代表着新时期音乐发展的状态,代表着现代多数人的审美要求。这就使得竹笛这件传统乐器也要与时俱进。竹笛现代作品的出现激发了业内人士对竹笛的研究,从而适应专业作曲家的新作品,与新时代、新的创作理念相匹配并产生共鸣,竹笛的改良势在必行。

中央音乐学院戴亚教授于1989年改良、研发的八孔竹笛,解决了竹笛在演奏现代作品时所遇到的一些问题。“通过增开的两个小孔”,打破了竹笛以五声、七声音阶为基础的现象,“使不完整的音阶得以完善”①。赵松庭先生曾经认为,竹笛今后的发展,势必要迎合当代音樂的创作要求。戴亚教授改良的八孔竹笛,也是继承了赵松庭先生的先进思想,促进了竹笛音乐的发展,也推动了民族音乐的发展。

八孔笛是在不改变传统六孔竹笛的基本形制和基本特点的基础上,增开了两个小指孔,即“在基音孔与第一孔之间,靠近第一孔侧下开一小孔,比基音高半音,用右手小指按住,在三孔与四孔之间,靠近第四孔侧下开一小孔,比三孔音高半音,用左手小指按住。”②以传统C调竹笛(右侧持笛)为例,右手小指音为升Sol,左手小指音为升Do。

此次改良是在传统六孔竹笛的基础上进行的一次大胆、科学、合理的创新和发展,因此,它的出现并不排斥传统六孔竹笛的存在,使用时与传统六孔竹笛也并无太大差别,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增开的音孔完全不会影响其原有的音色。

第二,增开的两个小指孔,是根据演奏者平日练习时的按孔习惯安排的,演奏者不会因为多开的音孔而对手指的灵活度有所顾虑,初次接触时,只要稍加练习即可。

第三,八孔笛同样可以演奏传统曲目,如不用那两个小指孔,用透明胶带将其封上即可。

第四,八孔笛的出现,最重要的是完善了音阶,使十二个半音可以轻松清晰地演奏出来。如在一根传统C调六孔竹笛上,可以演奏出完整的七声音阶,即Do、Re、Mi、Fa、Sol、La、Si,手指全开可奏出升Fa,通过两手的中指按半孔,可奏出降Si和升Re。这样,在变化音中,只差升Do和升Sol,八孔笛增开的两个小孔,就是解决了此问题。它的出现改变了竹笛总是以五声、七声音阶为基础的现象,在现代作品中可以轻松应对临时出现的变化音、离调、转调等情况,使现代作曲家的创作不再受到传统模式的约束,从而创作思路更加开阔,使竹笛的表现领域更加扩大。

新改良的八孔笛是戴亚教授通过多年舞台实践,以及与国内外著名民族管弦乐团、交响乐团的合作所积累的经验,再与理论知识巧妙结合而研发出来的。在此基础上,他还编写、出版了八孔笛的训练教程,进一步规范了八孔笛的训练方式。除此之外,他还与现代著名作曲家积极沟通协作,创作、移植、改编出若干优秀的竹笛独奏曲、协奏曲,这些作品引起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并逐渐流传开来。因此,这次改良是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过程,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八孔笛的出现推动了竹笛的发展,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现代竹笛作品,体现出竹笛表现的多样性。《胡旋舞》便是适合八孔笛演奏的乐曲之一,也是具有民族特点的现代作品之一。

《胡旋舞》原是由台湾作曲家钟耀光先生于2007年创作的一首长笛曲。2009年,经钟耀光先生同意,戴亚教授将其成功改编为竹笛曲,同年在北京进行首演,引起观众共鸣,获得全国各地竹笛专业人士的强烈认同,并在台湾举办的民族器乐大赛中成为决赛的规定曲目之一。在此之后,众多的竹笛演奏者也将目光转向对此曲的研究中,因而《胡旋舞》逐渐在全国竹笛演奏者中流传开来。

胡旋舞本是西域一种舞蹈的名字,以舞蹈者不停旋转跳舞而得名。在唐朝时期由西域传入宫廷。因其舞蹈的节奏越跳越快,音乐情绪愈奏愈高,曾风靡一时。作曲家钟耀光先生整理了唐朝时期西域地区的音乐资料,并加以现代的创作手法,创作出这首长笛作品,用民族管弦乐协奏。但在实际表演过程中,由于长笛的音色委婉,细腻醇厚,在即将达到乐曲高潮部分时,反被乐队的整体音响所覆盖,未能表现出预期的热烈气氛。舞台效果差强人意。

此后,在与作曲家进行了积极沟通之后,戴亚教授总结了西洋管乐器与民族管乐器之间的共同点,并结合了竹笛的基本性质和表现特点,将此曲成功移植改编为竹笛协奏曲。将原曲的降B调向上提高五度为F调,用梆笛演奏,音色高亢嘹亮,在到达乐曲最后部分时,可以轻松推向高潮,表现出了理想的艺术效果。因此曲最初是为长笛而作,故曲中多数运用了西洋音乐的创作手法,频繁出现临时变化音、转调等情况,这些在长笛上是可以轻松演奏出来的。移植为竹笛曲后,由于乐曲中复杂的表现手法以及第三段之后极快的速度,用传统六孔竹笛难以完成,故用八孔笛演奏。

全曲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慢板很短,由弱开始。以每分钟70拍的速度拉开乐曲的序幕,用打击乐器中东鼓即兴伴奏。该乐器音色明亮,共鸣性强,用它来衬托此曲,会有更加强烈的视听艺术效果。伴随着打击乐基本的节奏型,竹笛轻轻进入,仿佛微风拂面,细雨润苗。“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飖转蓬舞。”③之后逐渐加强,为随之而来的下一段做准备。由于整首作品以快速为主,所以,要求演奏者在仅有的四十多小节内充分展示出此曲的风格特点,凸显出第一部分铺垫的重要性。这对演奏者诠释音乐的能力要求是非常高的。

在随后的第二部分中,速度突然提升,达到每分钟144拍。鲜明的速度转变,说明乐曲即将进入主题。之后速度越奏越快,在第三部分中,达到每分钟186拍。

到第四部分时,节奏由之前的4/4拍转换为6/8拍,節奏型的转变,预示着乐曲正在逐渐进入高潮阶段.乐曲的最后一部分,打击乐的伴奏型也越发多样,烘托越发强烈,与梆笛的配合则更是相得益彰。加之F调梆笛具有穿透性的音色,将整首乐曲推向高潮,全曲在欢快热烈的气氛中结束。

改编后的《胡旋舞》在装饰手法上与传统作品的演奏有很大区别,更加具有民族特色,地域风格也更加鲜明。它成为竹笛曲中的又一经典之作。

技巧是为音乐服务的,不同的技巧可以表现不同风格的音乐,特殊风格的音乐就是通过特殊技巧组合而成的。在介绍了这首作品的整体创作、改编移植的背景,以及乐曲的中心思想后,着重分析乐曲中所运用的演奏技巧,它们是表现乐曲风格特征的强有力的说明。同时,通过这些分析,进一步说明八孔笛在演奏含有现代音乐创作元素的作品时所体现出的优越性。

由于原版长笛演奏的实际效果不尽如人意,戴亚教授在改编时,根据竹笛自身的音域跨度,并考虑到舞台音响效果,将整体音调向上提高五度,用F调八孔竹笛演奏,体现出梆笛音色穿透力强、高亢明亮的特点。其中运用的历音、滑音等装饰手法,与长笛演奏的音响效果截然不同。用八孔竹笛演奏出的《胡旋舞》,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地域风格,音响效果和艺术效果欢快热烈,符合了作曲家的创作初衷。

在乐曲的第一部分,多半以大线条的长乐句为主,突出流畅性,其中出现许多不规则琶音,这些琶音中有一些临时变化音,体现出地域风格特征,这在传统六孔竹笛的演奏中需要按半孔完成,但此曲琶音的演奏速度要求较快,按半孔演奏会导致含糊不清的效果,影响整个乐句的清晰度。因此,用八孔笛演奏更为轻松。

在第二部分中,速度突然转快,随之出现了快速上下行音阶以及八度音之间的快速转换、吐音等跳跃性技巧。在演奏时,对口风的转换、气息的控制、运指的均匀度,以及在快速演奏中,气、指、舌三者之间的配合要求都是极高的。在此基础上,又加入临时变化音,且有些乐句较长,还需用循环换气技巧加以配合,为乐曲演奏增添了难度(见谱例1)。

从第三部分开始,速度急剧提升,根据胡旋舞越跳越快的规律,达到每分钟186拍。快速的吐音与手指的配合,尤其是两个小指的配合也是尤为重要的。由于在平日的演奏中,小指的运用次数并不多,因此在演奏时更需着重练习。在后半部分,出现了大量三连音的乐句,为第四部分节奏的转换埋下伏笔。

在第四部分中,速度持续进行,开始注重大线条的流畅表现,与之前两部分的跳跃进行形成对比,与乐曲的第一部分形成呼应。节奏转换为6/8拍。节奏的转变,使音乐进行更加紧凑,音符的排列更加复杂,高、中、低音之间的转换更加丰富。同时,临时变化音也在逐渐增多。用八孔竹笛来演奏,加强了临时变化音的稳定性。演奏时,使这些变化音与调式内的音在音色上无任何区别,演奏者无需担心因按孔的多少而导致的音准问题。

此外,在第四部分中还出现了一些竹笛中的超高音,这对演奏者的心理控制能力以及乐器的选材又是一个很高的要求。乐曲中一步步递进,使人们在听觉上产生变化,预示着音乐即将进入高潮部分。

在乐曲的高潮部分,调式由之前的F大调转为降E大调。以吐音演奏为主,使音乐进行更加铿锵有力,速度要求与前一部分相比更加积极。这一部分主要以高音区的演奏为主,将梆笛的独特音色表现得淋漓尽致。全曲在两个递进的长音后,以响亮的超高音结束。

此首作品用八孔竹笛来演奏,解决了无论是由离调还是由转调而产生的变化音在传统六孔竹笛上难以清晰表达的难题,从而在演奏过程中达到了人曲合一的完美效果。

《胡旋舞》的成功移植改编,对竹笛的演奏技巧、表现范围的要求无疑都有很大的提高。乐曲中,气、指、舌三者之间运用的诸多复杂技巧,使演奏者在练习的过程中对各方面技巧的熟练掌握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帮助,演奏者可以通过练习此曲来提高整体的音乐素质。在舞台实践中,对各方面的控制能力更是一种考验。这首乐曲技巧难度大,对演奏者的驾驭能力和表演时的心理控制能力的要求都是极高的。同时,成功移植了长笛乐曲,也说明了传统民族乐器——竹笛的表演范围也在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这种科学化的发展促使着竹笛自身科学化的改良与完善。经过上述分析,八孔笛在演奏这首现代作品时的优越性是有目共睹的。

并不是每一首长笛曲都可改编成为竹笛曲,这首乐曲将民族音乐的风格特征与西洋音乐的创作手法巧妙融合在一起,在演奏技巧、音域跨度、音乐风格等方面都非常适合竹笛演奏。它同以前的传统乐曲相比,在各个方面都是一次创新,并在改编后的舞台实践中,成功证实了此番改编的可行性。这也是竹笛发展过程中的一次大胆探索。这次探索体现出竹笛的发展空间是巨大的。

在现今音乐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要做到中西方音乐相互融合。此首作品改编后用八孔笛演奏,地域风格、民族风格都更加浓郁,别有一番风味。《胡旋舞》的出现,丰富了竹笛的音乐作品,使演奏者在练习的过程中又了解到不同的音乐文化,使听众认识到竹笛表演范围扩大,表明竹笛的表现能力又提升到一个新的层面。

八孔笛的演奏证明了它可以轻松应对现代作品中的频繁转调、临时变化音等,尤其是在速度极快的炫技片段中,更能凸显出其演奏上的优势。实践证明,八孔笛在保留继承了传统六孔竹笛优点的基础上,既可以演奏传统音乐作品,又可以演奏融入了新的创作理念的现代音乐作品。相信八孔笛的出现,会使作曲家们充满创作动力,从而进一步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竹笛現代作品。八孔笛的运用充分展现出它的实用价值,其发展前景是不可估量的。相信它的出现,对今后在诠释其他竹笛现代作品时会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竹笛从最初作为人们狩猎时手中的器物,逐渐演变为供人们茶余饭后消遣娱乐的用具,再发展成为歌舞表演中重要的伴奏乐器。时至今日,它可以作为独奏、协奏乐器登上艺术殿堂,成为一件具有独特性质的表现工具,是具有强烈民族特色的乐器之一。

经过了数千年的探索与研究,竹笛发展到今天已相当成熟,留下了很多经典之作,这是专业作曲家与竹笛演奏家们共同努力创造的结果。因此,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更要以科学的方式继续向前发展。如今,竹笛的改良是为了适应音乐多元化的发展要求,八孔笛既可演奏传统五声、七声音阶,也可清晰演奏西洋音乐中的十二平均律。它的出现,拓宽了竹笛的表现范围,八孔笛促进了竹笛音乐以及民族音乐的发展,相信八孔笛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中,使用范围会越来越广,一定会成为民族乐器中的一个亮点。

注释:

①②摘自戴亚《竹笛与西洋管弦乐队合作的实践和思考》

③摘自李晨《浅谈〈胡旋舞〉在竹笛上的移植》

基金项目:本文为浙江艺术职业学院2018年度校级课题成果,为浙江省省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编号:QNJS201803001。

作者简介:常轶伟(1989-),女,汉族,辽宁锦州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竹笛演奏。

【摘 要】竹笛这种具有浓郁民族特点的乐器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如今在民族音乐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竹笛现代作品的出现,人们不再满足于竹笛现阶段的表现范围,纷纷投入到竹笛的改良研究中。八孔笛是由中央音乐学院戴亚教授研发、改良的。本文分为三大部分,运用了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第一部分是对传统六孔笛的分析,包括其历史、发展,以及六孔笛在演奏现代作品时的局限性,第二部分是对现代八孔笛的分析,包括对八孔笛的简单介绍以及八孔笛在演奏现代作品时的优越性,第三部分是八孔笛在现代作品上的应用——以《胡旋舞》为例。

【关键词】传统六孔竹笛,八孔笛,《胡旋舞》

中图分类号:J632.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3-004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