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隐婚男女》看当代话剧中的电影化想象

2020-04-14杨伟翠

戏剧之家 2020年3期

杨伟翠

【摘 要】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的李伯男,是新世纪戏剧艺术的领军人物,他的《剩女郎》《嫁给经济适用男》《隐婚男女》经典爱情三部曲等,皆以现实题材出发,关注现代社会男女的情感生活,受到大众的普遍认可与欢迎,而其个人在北京电影学院的求学背景,奠定了他在创作中赋予话剧以电影化的想象,给戏剧舞台增添内涵及表现力。

【关键词】当代话剧,隐婚男女,电影化想象

中图分类号:J8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20)03-0024-01

“电影化想象”一词源自美国学者爱德华·茂莱,他提出戏剧与电影,文学与电影之间的关系,证明了作家有时在创作时会使用电影化的思维,将用于小说中创作的电影元素称为“电影化想象”,戏剧也同样如此。追究其与戏剧之间缘分的开始,还是在电影发展初期——“梅里爱将电影引向戏剧的道路”,是他运用戏剧的思维方式拍摄了第一批艺术影片。在国内,李伯男的经典爱情三部曲在当代话剧领域内反响十分热烈,他虽不走先锋路子,却也保持了较高的艺术水准,用其作品《隐婚男女》来探寻当代话剧中的电影化想象,不仅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也透露出整个话剧界对于电影思维的渗入有着统一的认同趋势。

一、叙事上的电影化处理

《隐婚男女》延续其前两部的剧情,张静宜想减轻房贷的压力,跳槽到老公崔民国的公司成高级主管,而为了这份高薪的工作,张静宜和崔民国不得不成为一对“隐婚男女”,谎称单身。

现今戏剧舞台上普遍使用的蒙太奇表现手法能够使得时空转换自由,除此之外,戏剧场面追求的还有“特写镜头”的使用,这里的特写并不指摄像机调整焦距来改变景别,而是在戏剧舞台上运用灯光、音响等来达到突出人物和主要情节的方法。在张静宜参加公司面试时,和CEO秘书杰西卡小姐握手的那一刻,两人的内心独白以画外音呈现,演员微笑客套的表情定格,灯光转暗,带领远在台下的观众在那一刻直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台上台下的距离感让观众很多时候会错失角色想要传递的信息,只能进行选择性接收。因此这种现实世界与心理世界的转变,充满新意的同时又具有讽刺意味,让观众能够凭借声音和语气来判断台上两个女人针锋相对却互相表面不露声色的场面,对观众的视觉有所引导,脑海中视觉想象场面能够由对于演员表演的全景式想象瞬间变为特写式。

二、舞台设计追求纵深感

话剧舞台虽然依靠演员的表演和舞台调度,但舞台设计也可以起到一种视觉补充,对演员的表演起到相应辅助作用。电影对于舞台的影响就在于景深,也就是纵深感的营造上。

《隐婚男女》自首演过后已有九年,可当时的舞台设计已经独具匠心,并且注重纵深感的尝试,办公室,夫妻俩的家中都多少有体现。特别在张静宜跟随Tony来到海南出差时,崔民国因为不放心也偷偷跟来的那一场中。当晚的戏剧情境是追来打探的崔民国在被老婆拆穿后,因Tony的到访,为了不暴露夫妻关系,只能窝囊地藏在房间内Tony的视觉盲区里,最后因为Tony拉开窗帘,向张静宜展现烟花惊喜时,却是裸着上身的崔民国十分窘迫地出现在大家眼前。首先,宾馆房间内部是错落分布的,一直伫立在舞台后部的背景墙,根据场景的需要经过多次变换,采用平面加立体的结合,两边添加的柱式装饰与拐角的设计,能够很大程度上造成视觉上的深度、立体的空间感。其次在展示烟花时,观众才发现,原来窗帘背后真的有阳台,配合烟花的灯光与音效设计,让观众惊喜意识到,空间之外另有空间。

三、悬念的铺陈

悬念是戏剧的基础,电影也是如此。而李伯男在其作品中处理悬念的方式却更加电影化,开场就给予观众一个冲击。

氛围紧张,酷似面试现场的场景作为一个切入点瞬间将观众引入,随后才使人恍然大悟,原来这是一对夫妻在进行模拟面试,可到底是为什么在进行模拟呢?这就是所谓一环扣一环地让观众期待下去,最后了解到二人隐婚的目的,观众会下意识地全程在为他们担忧是否秘密会被发现。后面海南宾馆内的闹剧也是同样,悬念的形成、保持和加强,还需要依靠“抑制”和“拖延”的艺术手法,有的剧作理论也称之为“延宕”或“缓解”。它指在尖锐的冲突和紧张的剧情进展中,作者利用矛盾诸方各种条件和因素,使冲突和戏剧情势受到抑制或干扰,出现暂时的表面的缓和,实际上却更加强了冲突的尖锐性和情节的紧张性,加强了观众的期待心理。崔民国在房间内东躲西藏,如同定时炸弹一般埋在观众的心中,就在大家以为Tony终于要离开,心里能够得到暂时的放松时,崔民国却被突然展现在舞台中央。观众担忧情绪的逐渐累积配合着最终的灯光音效,视觉冲击感强,使得崔民国被最终发现的瞬间充满更加强烈的戏劇张力。

四、结语

戏剧与电影的两相交融,从一开始以辅助手段而进行的生硬结合到现在的无缝式插入,不仅符合时代的发展,还将吸引更多观众走入剧场,打破以往对于戏剧的刻板印象,在与时俱进的同时,又坚守自我固有的艺术形式,让戏剧这门古老的艺术重新焕发出活力。

参考文献:

[1]侯小琴.浅析中国当代戏剧场面的电影化想象[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07):92-93.

[2]爱德华·茂莱.电影化的想象——作家和电影,中译本,第42页,中国电影出版社,1989年版.

[3]乔治·萨杜尔.电影通史,第一卷,第355页,中国电影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