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观经济形势分析

2020-04-14任浩

时代金融 2020年9期
关键词:宏观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数据分析

任浩

摘要:新时代背景下,宏观经济的发展形势不断变化,当中存在无法预期的风险,这些风险给我过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增加了不确定性,主要由金融与信用多方面因素造成。相关人员在大量研究的工作中总结,宏观经济的风险主要为针对经济的供给与需求者,在经济增长形势变化中不确定因素所产生的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面临着经济风险,这些风险必须得到有效控制,合理规划未来经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宏观经济  数据分析

一、宏观经济的研究背景

(一)相关概述

宏观经济是从社会的整体角度,分析经济发展的运行情况,在某一个特定的经济运行时期,对GDP、国内供给情况、人均消费水平情况等一系列的数据收集整合。从大数据的角度中得出普遍适应的规律,平衡三大产业发展,达到实现经济运行状态下的供需平衡。整个宏观经的运行体系,通过金融杠杆的操作,政府也用金融杠杆实现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结构性指导,在微观经济中也可以带来良好的效应,让整个国内大环境能够很好的运转,收益也实现稳定增长。

近几年来,中国经济稳中求进,宏观经济也有着许多新的情况与困难,在更深的发展形式下,必须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环境,合理利用发展过程的有利条件,整体规划,合理配置资源、加强结构调整,以创新发展的方式引领我国新的经济状态。

(二)社会主义经济背景

社会主义新时代下,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党对经济的统一领导,保证我国经济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能够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发展,包括党经济工作能力的制度与规范化,要求将从严治党融入到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全过程,融入到党的领导之中,通过自我革命带动整个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的社会矛盾在逐渐转变,这是关系整个社会全局的变化,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逐渐向现代的强国之路发展,这一过程,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理念引领行动,社会新的发展理念引导着社会主义新的发展方向爱你,新发展需要新的条件,二者相互协调达到辩证统一,形成的变化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新体系。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整个社会主义现代体系中的重要两方面,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生产关系为之提供足够的发展支撑,进一步带动新发展。新的理念的落实,能够支撑经济发展的新体系,为新发展构筑条件。

新常态下我国必须树立宏观的经济发展思路,推动供给侧改革,而这需要在限定的经济领域中,形成新的战略思路与工作方法,针对需求与供给的变化,作出的经济决策。

二、宏观经济现状

(一)国外宏观经济现状

近几年,美国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源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居民的消费稳定性偏好,从18年1-10月美国的零售业数据来看,同比增长了6.04,整体居民的消费能力能够带动经济的发展,其次是制造业的发展能力逐渐提升,2018年1-10月,整个制造业的增长同比达到5.7,第三是个人投资的增长,促进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最后是整个社会的失业率降低,处于历史阶段的低位点。

全球贸易摩擦增多,影响到了欧洲出口,整个欧洲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有所放慢,国内消费水平逐渐降低,而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其次是工业不景气,整个行业的下滑情况明显。

(二)国内宏观经济现状

中国的经济处于平稳增长状态,从2018年以来,工业和金融业对中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有着不同的看法,其中主要的差别是中国的经济转型发展能否缓解中国经济的地方融资债务风险,以及新经济和新零售业的发展状况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能否优化产业结构。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部分收入增长迅速,经济增长引起需求的旺盛,同时物价水平攀升,社会通货膨胀现象加重。经济繁荣最主要的体现表现为投资的繁荣,而目前主要的投资基础是来源于贷款,更多的资金数目大的项目会增加市场资金的流动,导致通货膨胀。

从最近的市场环境中了解到,中国的减税降费政策执行力度强,一方面,企业的税收负担减少,能够降低企业的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利润,也有更多的资金投入到生产经营中去,让经济增长和财政收入达到平衡,另一方面,随着全国范围内的减税降费,政府鼓励创新创业,优化经营业务,推动新的生产力的发展。再加上国家这几年营商环境的变化,大力鼓励实体经济的发展,有利刺激新经济的发展。

三、影响宏观经济的变动因素

当前的金融收紧状况不利于基础建设的发展,金融收紧降低了的消费期望,导致人们消费水平的降低,减少了市场的货币流通。金融收紧导致宏观经济的变动主要因素为以下几点,首先是央行货币政策的调节目的更加直白简单,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个平衡,这跟自然界的平衡发展规律相同,央行的货币调整最终目的不是金融收紧或者金融放松,最终是为了让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从根上看,央行的金融政策并非完全收紧状态,松紧适度才能调控经济发展的整体运势。从2019年来,社会物价水平高,通货膨胀现象增加了人们的生活压力,在经济下行的状态喜爱,市场需求正在减少,这可能导致整个市场的价格下跌,目前任需要更多的政策来改变市场局面。

从2018年以来,特别2019年,国家的减税降费政策落实到位,必然导致财政收入的减少,刺激消费的增长。这包括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家具和电器,政府投入补贴,因为中国大部分的地方基础设施建设依靠地方财政,经济的反周期增长必然带来的是地方财政收入的变化,减少财政支出从长远的角度看是有力的。

四、宏观经济重点改革与调整

(一)促进实体经济发展

在国际贸易的角度,虽然中美贸易战争存在,但是进出口的数额没有出现大幅度的下降,所以中国位于整个产业链下游的私营经济,产业不全面,覆盖率低,整改难度大。从企业竞争角度看,企业数量多,竞争状态激烈,在产业的整体提升看,民营企业过渡较难。银行业也是如此,这一转型将是跨越式的,面临前所未有未有的压力。在这个变化中,有序的退出可以减少发展的压力,例如银行业有必要建立一个产业重组基金,中国的经济是传统到升级,许多的企业面临着并购重组,私营经济受到的影响巨大。所以,我国必须重要经济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抓住机遇,促进全行业的发展。

(二)推进资本市场改革

金融体系的改革需要更大程度的钻研,通过资产结构的调整,提高整体的产品质量。首先可以完善债券金融体系,债券市场的繁荣可以推进金融体系的改革。当前我国的市场监管力度还不够,法制化水平不够完善,这需要我们花费时间继续提升。建议提高市场的监管力度,增强监管部门的办事效率,提高人员的专业能力。

对于证券体系的监管也需要借助于公安系统的力量,增强内部证券侦查的专业能力,提高它们的教育水平,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要增强罚款力度。只有资本市场主见市场化、法制化,才可以将违法行为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维护正当投资者的权益。

参考文献:

[1]楚尔鸣,曹策.新时代中国特色宏观调控:范式、理论与框架[J].经济学家,2018(11).

[2]汤铎铎,刘磊,张莹.长期停滞还是金融周期——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与展望[J].经济学动态,2019(10).

[3]清华大学中国经济思想与实践研究院(ACCEPT)宏观预测课题组,李稻葵.2019年上半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分析及其未来展望[J].改革,2019(8).

作者單位: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宏观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数据分析
即时经济:一场实时革命将颠覆宏观经济实践 精读
2021—2022年中国宏观经济更新预测——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增速的宏观经济效应分析
从G20视角看国际宏观经济政策协调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浅析大数据时代对企业营销模式的影响
扩大需求:当前宏观经济政策最重要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