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李墕村红色遗址发掘记
2020-04-14程太生
程太生
解放軍太原前线指挥部旧址院门
山西晋中市榆次区有个李墕村,曾是被称为“山西西柏坡”美誉的红色革命遗址。这里曾是太原解放战役期间解放军前线指挥部诞生地、山西省三大领导班子的前身——中共太原区(后改为晋中区)党政军三大领导班子的诞生地,还是新华社晋中分社、晋中日报社的诞生地、解放军后方医院所在地等,是以徐向前为代表的很多老一辈革命家在此居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然而,该村这些红色革命遗址,长期以来被堙灭于历史的烟尘之中,只是近几年才被相关地方政府正式挂牌确认。这一切,都与该村一个残疾村民、年近八旬的老人李万寿有关。
发现
李万寿,烈士后代。1938年出生在李墕村一户富裕农民家庭。其父亲李廷喜,曾因给驻村解放军画地图而被阎锡山的“肃伪组”特务杀害。孩提时,他曾摆弄炮弹炸伤腿脚,至今落下残疾。1954年,李万寿参加了工作,历任东赵乡供销社售货员、榆次县百货公司售货员。1957年,因他向上级检举单位经理陈某损公肥私的问题,遭受报复陷害,被栽赃所谓“贪污”,开除公职,打发回原籍农村。在村里,李又因看不惯村长平日多吃多占等问题,在“四清”运动中再次受到报复陷害,诬陷他父亲李廷喜在旧社会当过伪村长,是“历史反革命”,还给李捏造了不少莫须有的“问题”,戴上“坏分子”的帽子,管制三年,划进“四类分子”队伍。李不服,曾找各级人民政府上访申诉无果。“文革”爆发后,又被戴上“翻案”的罪名,多次被村里的造反派揪回批斗,坐“喷气式”体罚,受尽折磨。1970年,又被以“现行反革命”的罪名判处有期徒刑五年,饱受折磨。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改革开放的春风,给李家带来新面貌。在党组织的关怀下,经多方调研案情,李万寿父亲被摘掉了被冤戴数十年“伪村长”的帽子,给予平反昭雪。他本人则摘掉了因为父上访鸣冤而被司法机关多年错戴的“翻案”“现行反革命”等帽子,改判无罪,并第一个下海经商,成为最先富起来的新一代商农。后来,他还被村乡民推选为李墕村村委会副主任、东赵乡人大代表等职。
为了感谢党的富民政策,李万寿在全省第一个捐资兴盖了村办小学校的教学楼,还为本村的公益事业做了很多好事。发掘本村红色文化遗址,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一个事例。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李万寿从晋中市图书馆看到榆次县志,得知本村曾是解放战争时期的红色革命遗址,在1948年7月至1949年3月这一段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中,李墕村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华北军区第一兵团太原前线指挥部诞生地,曾接待了徐向前、周士第、陈漫远等众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工作、生活,而且还是晋中区党委、行署、军区以及新闻单位等党政军机关的诞生地,解放军陆军后方医院的所在地,其历史意义可谓重大深远。
解放军太原前线指挥部、太原市党政机关旧址
李墕村的村民在给部队、地方领导机关提供住房和生活用品,以及保护党、政、军机关的安全等方面都曾作出过重大贡献。经过走访,他发现,许多当年领导人住处和机关驻地原貌基本保存完整,还有一些革命文物尚存,加上自己当年耳闻目睹的亲身经历,使他这个从旧社会过来的人倍感自豪和骄傲。
然而,无论是《晋中市志》还是《榆次区志》,厚厚的两大本地方志书,对李墕村的红色历史的记载都很简略,尤其是在标有“革命遗址”的表格栏中,均无李墕村的名称。由此启动了他多年来为恢复和确立本村红色遗址历史地位所做的不懈努力和义务工作。
奔波
徐向前元帅旧居
为了给本村的红色政权诞生遗址找到更多的证据资料,自2002年起,李万寿迈开那双不灵便的双腿,在本村寻访当事和知情的老人口述,一一做了认真的考证。他还亲自乘长途公交车,寻访了当年徐向前的17岁老房东——嫁到郭家堡乡龙田村70多岁的李桂婵老人,了解当年徐帅的事迹情况。他还写出相关材料,并四处奔波,跑晋中市委、榆次区委,与相关的宣传部门、党史办、史志院、文物局等单位和部门多次打交道,递交宣传李墕村相关的历史资料,还把相关的资料加以整理,为各级报刊媒体提供稿件,进行宣传。他还憧憬在李墕村建立一座纪念碑,将上述这些红色历史刻在碑上,以教育后人饮水思源,永志纪念。
李万寿的想法,先后得到了李墕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刘三小和乡党委书记栗在勤的支持。
2004年11月1日,经李万寿起草,以李墕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名义落款的《关于设立“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的申请》文件出台,该文介绍了在太原解放战争期间,李墕村在接待徐向前等解放军,太原、晋中等党、政、军指挥领导机关和领导同志的革命历史,还特别指出:“为了缅怀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功勋,珍惜来之不易的革命江山和幸福生活,教育后人饮水思源,永葆革命传统,建议区人民政府在李墕村立碑以志纪念,并能设立‘青少年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此件经东赵乡人民政府审阅盖章后,由李万寿亲自送到晋中市史志院、榆次区人民政府,并邮寄至太原市委党史办(研究室),争取立项,及早实施。
2005年1月5日,晋中市史志院正式回函答复:
对你们的申请,我们经过考察研究,现将有关事项予以答复。
1、该村晋中战役后,的确有党政军高级机关和领导人驻扎,历史情况属实。
2、建立标志,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很有必要,我们将给予资料方面的大力支持。
3、立碑建馆等标志型活动,属于政府和民政部门管理,史志部门只负责史料方面的调查和考证。因此,希你们与区史志部门协商,向主管部门申请办理。
然而,由于種种原因,此事一拖数年,李万寿良好愿望未能如愿实现。正巧,2009年1月初,李万寿有幸结识了来本村调研采访独六旅退伍老战士侯润壁的省军休三所武警总队退休干部、省作家协会会员,曾撰写过《太原解放接管纪实》一书的作者谷峰,同时,也将自己起草的关于在李墕村立碑,建立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请示报告给了谷峰一份。后经谷峰修改,他于同年1月18日,以《关于将李墕村建设为我市红色旅游点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申请》为题,后附《李墕村红色革命遗址碑文》,向中共晋中市委、市政府并晋中市旅游文化局递交了请示报告。
2009年春节一过,李万寿即多次上晋中市委催问报告研究落实情况,终于得到一个好消息:李墕村的报告立项在晋中市常委会上获得通过,已决定由市委宣传部具体承办,市、区、乡三级政府联合投资实施。李万寿和李墕村多年来的愿望,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看到了曙光。
同年,在纪念太原解放60周年(4月24日)和建国60N年期间,经谷峰、李万寿等人辛勤努力下,太原电视台、晋中《秋实》文学刊物、《太原日报》、《晋中晚报》相关多家媒体掀起了对李墕村红色遗址的宣传报道热潮。
挂牌
正当李万寿为申报本村的立碑和教育基地殚精竭虑、操劳奔波之际,2008年1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的文件,中央党史研究室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国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的通知》(中史文[2009]79号),并在北京召开全国革命遗址普查工作会议,部署在全国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山西省委党史研究室也召开了全省革命遗址普查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了部署和启动全省的革命遗址普查工作。2009年,山西省全面铺开此项工作。
2010年1月26日,晋中市和榆次区文物局收到来自山西省文物局批函,指出:晋中市文物局、榆次区文物局:
现将群众反映榆次区李墕村文物保护的相关材料转给你局,请按相关要求和程序酌情处理。
上文提到的“群众”,即为李万寿本人。
晋中市榆次区文物管理所很快派人来到李墕村,在李万寿老人的协助下,对该村相关的历史文物进行了丈量和登记,很快,给该村发来了函件如下:
李墕村委: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得到贵村李万寿同志大力支持和协助,现已经我区文物部门遴选,拟推贵村的晋中日报社旧址(栗文林占用)等三处申报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榆次区文物管理所
2010年3月23日
同年4月19日,晋中市党史办全国普查革命遗址工作组来到李墕村,在李万寿的协助下,对本村的革命遗址一一进行了普查、摄影、丈量面积和登记。
同年5月19日,李万寿为本村的党支部、村委会起草了给中共山西省党史研究室的题为《关于申报确立晋中市榆次区东赵乡李墕村为山西重点革命遗址的报告》,文中指出:“我们纪念这个遗址是历史的必然,后人的要求,社会的责任,人民的期待,执政党的使命,对我党巩固执政地位有着历史意义和现代意义。无数的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开创了共和国的今天,我们活着的人为怀念他们的历史功勋做点事情,这是我们后一代共产党人肩负历史不可推卸的责任。”
晋中日报社旧址院落
不久,李万寿又一次带着这份报告,乘车专程来到省委大楼。然而,由于省委大楼门卫制度很严,没有“三证”(身份证、工作证、县团级单位介绍信)根本不放行,他未能进大楼,只得将报告材料托信访办公室有关人员转交。他还将此相同的报告相继送给晋中市和榆次区党史研究室各一份。
2010年6月17日,榆次区史志研究室给李墕村发来了函件如下:
李墕村党支部、村委会:
通过全国革命遗址普查,你村在解放战争中有四处重要党史人物驻地遗址和解放军机构驻地遗址,普查的资料准备上报中央。山西省、晋中市革命遗址普查办公室,通过走访李万寿老人搜集回宝贵的资料。
榆次区史志研究室
2010年6月17日李万寿在太原前线指挥部遗址前接受记者采访
2011年10月13日,晋中市榆次区文物管理所代表榆次区人民政府,为李墕村的“晋中区党委行署旧址”“李墕徐向前旧居”“晋中日报社旧址”等三处文物景点正式挂牌。那三处红底金字的显赫招牌,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肃穆和庄重!
同年,李墕村三处革命遗址经晋中市委上报后,刊登于山西省党史办公室编印的《山西省革命遗址名录》一书之中。眼下,距离将其最终审批为山西省级“红色政权诞生地遗址”的目标,只差一步之遥了。
2012年3月29日,晋中市榆次区四大班子代表及东赵乡党委书记、乡长等一同来到李墕村,在该村召开了“革命老区东赵乡李墕村帮扶座谈会”。会上,李万寿热泪盈眶,在哽咽的发言中,介绍了李墕人民在解放军前线指挥部和野战医院进驻本村后,踊跃为子弟兵腾房、献血、照顾伤员等动人事迹和鱼水情谊。副区长张群也在讲话中,高度赞扬了李墕村为代表的老区人民为革命作出的巨大贡献。还特别指出,今天我们胜利了,过上了好日子,但是永远不能忘记老区人民为革命付出的沉重代价和做出的突出贡献,我们政府机关宁可穷财政也不能穷老区人民。他还特别表彰了李万寿十年来为宣传和打造本村红色革命遗址所做的不懈努力,并将“革命老区突出贡献村”的牌匾授予李墕村党支部和村委会。
2018年4月23日,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不忘初心”的精神,“三把”精神,即“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在山西省中共党史人物研究会理事、省作家协会会员、省城知名史志文学作家谷峰的协助下,酝酿、期盼已久的“李墕村史纪念馆”在本村小学旧址正式落成开馆,风风光光地纪念太原解放69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