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佛学大师贾题韬

2020-04-14贾学军

文史月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佛学法师成都

贾学军

贾题韬

贾题韬,字略侯,别名贾玄非。1909年11月6日出生于山西省洪洞县(原为赵城县)罗云村,乳名汉生。

六岁,贾题韬在罗云村上了小学。

上学后,题韬才思超群,天赋异禀。古人文章,题韬熟读深思,过目不忘,遇有疑难,先生略加指点便迎刃而解,老师格外赞赏。

九岁,在家人的授意下,拜“一代镖师”贾晋章(1880—1964罗云村东关里人)为师,学习武术。题韬天分过人,一教就会,镖师很是称奇,特别喜爱,遂授生平绝技。题韬则铭记于心,受用终生。

1922年,题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太原山西省立第一中学,时年十三岁。一同考入省立一中的有董寿平、傅懋恭(彭真)等。

省立一中是学生运动的中心,孕育出了高君宇、石评梅、贺昌、杜任之等一批仁人志士。那时五四运动的新思想、新文化在太原广泛传播,校园内爱国进步思想十分浓厚。题韬深受感染,他广泛阅读进步书刊,探求救国救民的真理。

由于五四运动的影响,学校民主风潮迭起,上课不正规,文娱体育活动却很活跃,象棋斗技十分盛行,题韬聪颖好学,课余闲暇迷上了棋艺。

题韬每天下学回家都要路过开化寺,开化寺街头有个开“算命馆”的人,姓赵,名树德,号“半仙”,通晓麻衣之术,尤精于棋艺,太原无双,人称“神算子”。题韬放学后,总要在赵半仙的算命馆里观看下棋,日子久了,赵半仙对贾题韬产生了很大的好感,题韬便拜赵半仙为师,学习下棋。经过半年的授受,题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赵半仙已不是他的对手。

1925年,山西省青年象棋比赛在太原举行。年满16岁的贾题韬是上百名青年棋手中最年幼者,他过关斩将以全胜的成绩荣获冠军,名震华北,从此纵横半个中国,未逢敌手。

1927年9月,题韬考入了山西大学法学院法律系。

开学不久,他患了重病,病得非常厉害。病中,他思索了许许多多人生问题,然不得要领,十分苦闷。一天,他无意间接触了一本介绍佛学中观思想的书,里面说世界上一切事物,皆由因缘而生,亦皆由因缘而灭。他的思想豁然开朗,心理上得到了解脱。不久,病也霍然而愈,于是,对佛教产生了信仰。

在山西大学法学院读书的几年里,题韬学业出众,才华横溢,名噪校园。著名的法学家,法学院院长冀贡泉是他的授课老师,十分器重贾题韬。

题韬由于才华出众,一边在山大读书,一边应新民中学校长杨仁康聘请,在新民中学授课。

题韬从小兴趣广泛,博览群书,18岁已通晓岐黄之理,遇有患病者,他已能把脉诊病,开方治疗。

1931年,贾题韬毕业于山西大学,他的毕业论文轰动全校,深得法学院院长冀贡泉的欣赏,被选中留校任教,任教的课程是一直由冀贡泉老先生主授的逻辑學。当时,山西大学的教师都是留过洋的学者,贾题韬未留过洋而任教,开了未留洋留校任教的先河。

贾题韬学识渊博,讲课风趣幽默,把枯燥的逻辑学讲的灵活生动,在山大留下了许多佳话。后来他出版了《逻辑学讲义》。

1932年,贾题韬兼任太原市新民中学训导主任,后又任山西省教育厅秘书。

是年春,赵城留省学生会在太原赵城会馆成立,并出版了《同声》期刊,题韬作为特邀代表参加,并发表了《十九年之区代表制》一文。文章有力的抨击了赵城旧势力的黑暗现状。

由于教学的关系,他开始研究唯识学方面的著作,逐渐对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念佛吃素,专修净土。

1935年,能海法师(1879-1967)莅临太原弘法,讲授《菩提道次第论》及西藏佛教中观学说,时年26岁的题韬每会必到。风雨无阻,虽然他本着法相唯识的观点,对法师所讲颇有怀疑,但对法师持戒精严的高风卓节十分敬仰,遂皈依之,并取法名为定密。此后,他一直醉心于法相唯识的研究,旁及禅净诸宗和西藏密宗,治学自具见地,不苟同于人,唯对欧阳竞无大师(1871-1943),十分崇拜。

贾题韬自幼体弱多病,研习法相唯识既久,颇感名相繁琐,无益身心受用。其时校中有一专治禅学的教授陈梦桐,劝他读《楞严经》。当其诵至“七处征心”一段,恍然若有所悟,告之于陈。陈又令读明代瞿汝稷于万历年二十三年(1959年)的《指月录》。该书为儒者谈禅之作,既是禅宗历代传法机缘的记载,亦能启发人的智慧。当贾题韬读至书末《径山宗杲语要》时,深感句句亲切,不啻耳提面命,如醍醐灌顶,甘露慈心,积疑顿释,庆快平生。自此始知有宗门向上事。

20世纪30年代,平民将军冯玉祥部客居山西,山西督军阎锡山热情款待。茶饭之余,阎锡山常以坐骑请贾题韬陪冯玉祥将军下棋消遣,他的棋艺及才华深得阎锡山的欣赏与佩服,经常夸奖;俺山西有人才。

1936年11月,在爱国将军傅作义的指挥下,取得了“百灵庙”大捷,有力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国民党政府派行政院院长汪精卫率领各方面人士组成慰问团,由第二战区司令阎锡山陪同前往绥远慰劳,临行前,在太原海子边举行盛大庆祝会,会上,阎锡山司令指令贾题韬为青年代表在大会上发言,引起社会的共鸣,唤起了民众抗日的热情。

1937年“七七”事变,全面抗战爆发,山西大学南迁至西安。题韬激于民族大义,离开母校回到故乡。他毁家纾难将同事和学生组成了几百人的抗日游击队,转战霍山汾水之间。但由于孤军奋战,得不到后勤补给,无法维持下去,只得接受国民革命军第二战区司令部的整编,贾题韬被任命为第二战区司令部秘书兼第六保安区中校军法官。

1938年12月,贾题韬因病弱之躯难以适应抗日前线的战斗生活不得已西迁至大后方成都疗养。初到成都,得知能海法师在南郊近慈寺做住持,便借住于此,随法师研习《大威德生圆次第》,并于寺中涉猎唯识、天台、华严诸宗典籍,然终以禅宗为主。

抗战期间,藏传佛教中观学说和密宗传人内地,风靡一时,以唯识为不了义,内地不少唯识学者也不自信,从而附会其说,贾题韬年轻气盛,对成都所谓“中观家”破唯识颇不服气,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屡屡跟他们辩论,从而赢得“唯识家”的称号。

一日,有朋友相邀到峨眉山游玩,正好赶上有位法师讲经,法师的演讲深深吸引着题韬,题韬便驻足听讲。法师讲毕,题韬走上前去与法师热情交流,就法师的演讲提出了几处疑点,同时又校正了法师演讲的几处不妥之处,法师对眼前的这位青年人暗自佩服,两人互通姓名。原来此人就是密悟法师,从此两人结缘交往一生。

1939年,贾题韬重返教育界,先后在蜀华中学(今成都十四中)、成都县中(今成都七中)、华阳县中(今成都人民南路中学)、石室中学(今成都四中)任教,教学之余,题韬常到成都象棋学会下棋。当时蓉城棋坛十分活跃,象棋的群众基础广泛。其中佼佼者首推“五虎上将”高佛泉、朱剑秋、廖晋尧、邓季阜和陈德元以及“龙将”周聚星与“虎将”罗雪村。题韬与“五虎上将”较量,或让“双马”或让“单马”,才能均势周旋。若与“龙将”“虎将”等对弈,往往自弃“一炮”“双马”方可行局。因此,被誉为“通城马”,意为与成都全城的高手下棋,都要让“单马”或“双马”。

1940年11月,有“中国棋王”之称的浙江平阳人谢侠逊来蓉,为抗日募捐,在春熙大舞台举行义赛。时题韬在蜀华中学任教,身患疟疾,不能参赛,在同事崔宗复的介绍下,谢氏登门会棋。题韬抱病迎战谢侠逊,大战三日,共奕十七局,贾氏多胜二局,战败棋王,从此题韬被誉为“无冕棋王”,声名鹤起。

1941年,贾题韬所著《象棋指归》一书,经教育部审定后资助出版。《象棋指归》第一次阐述了子力效能及開局原理,开创了象棋布局研究之先河,深受大众欢迎,后被新加坡象棋学列为“古今象棋十大名著”之一。

贾题韬方正睿悟,学识广博精深,上世纪40年代成为四川学术界一颗璀璨的明珠,先后被聘为光华大学(今西南财经大学)、成华大学(今成都大学)、金陵大学(今南京大学)副教授、教授,讲授逻辑学及道家哲学。

1943年,贾题韬与袁焕仙(1887-1966,当今佛教大师南怀瑾之师)、朱之洪(1871-1951,辛亥革命元老,历届国民参政会参议员)、但懋辛(1886-1965辛亥革命元老,曾任川军军长、国民政府军事参议院上将参议、民革中央常委四川政协副主席)、萧静轩(四川大竹县人)、傅真吾诸居士共建“维摩精舍”,其宗旨一是整理禅宗原理以至方法使之成为整体系统;二是比较(禅宗)与其他(佛教)宗派之异同,以明禅宗教外别传之特点;三是结合中西学术思想,提高禅宗的学术地位及其实用价值。其内部分工为:袁焕仙负责法部,傅真吾负责财部,贾题韬负责学部。精舍成立数年,嗜法味者颇不乏人。最后因经费不足、内部意见不一而告终。

20世纪40年代初期,成都有一老篾翁名赵升桥,丹道精奥,时人为之真仙。其功行非丹经所载,而为丹经所证。贾题韬拜其为师,渐入奥堂,谓曰:“丹道之极,其为性乎?此乃宗门之始唱也。”

贾题韬先生不仅在佛学方面享有崇高的地位,在道教、道学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被誉为“当今邱处机”。

1945年,贾题韬被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任命为第二战区司令部少将参议。

1946年,贾题韬被山西籍客居蓉城的同乡们推为成都“山西会馆”的“馆长”,义务负责“山西会馆”的事务。那时,涌到大后方成都的人很多,山西同乡的孩子上学有困难,贾题韬就利用“山西会馆”的房产创办了“晋蓉小学”,自任校长。题韬对教学抓得很严格,“晋蓉小学”一时闻名成都。

1947年,阎锡山省长提名,经过选举,贾题韬以赵城县代表的名义,被推为国民大会代表,并出席了1948年3月国民党在南京召开的“国大会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贾题韬拒绝了国民党当局去台湾的安排。1949年12月27日,成都解放,题韬毅然留在了第二故乡成都。

1950年10月,西南军政委员会刘伯承司令员得知题韬精通佛学,有报国之志,便请他随军进藏,参加和平解放西藏的工作,而此时山西大学校长赵宗复也写信聘请他回校,教授哲学。题韬激于国家民族统一事业之大义,毅然参加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工作。

1950年深秋,由密悟法师、贾题韬、阿旺嘉措以及密悟法师的两个徒弟,组成了一个劝和团,先于部队,由成都出发,克服重重困难,冒着生命危险,跋涉雪山草地,向西藏进发。他们一行所到之处,深入宣传共产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动员西藏上层人士,使之解除顾虑,出粮出力,支军支政,为解放西藏做了大量的具体工作。同时,他还协助密悟格西译出了几种“因明学”和“密宗”论著。

1986年冬,贾题韬(左二)在中国佛学院授课后师生合影

1956年,西藏自治区筹委会成立,贾题韬担任宗教事务委员,兼西藏佛教协会副秘书长,为党的统战、宗教、民族工作以及西藏自治区的建立做了大量的工作。又基于个人精通中医医术和在工作接触中帮人治病取得的医疗声誉,经自治区政府批准,题韬亲自主持建立了“江阳医学院”并兼任院长,将针灸医学带上了“世界屋脊”,培养了一大批藏族针灸医生。他还亲自持针给翻身农奴治病,为他们解除病痛,被传为“神医”。班禅大师对他的评价甚高,并让自己的两位学生向他拜师学艺,他毫不保留地将自己的渊博知识、精湛技艺诚心相授,为西藏的经济建设、文化发展和人民健康事业做出了贡献。

陈毅副总理参加了西藏筹委会的工作,在拉萨认识了棋界闻名的贾题韬,对他的棋艺和佛学知识十分佩服。返回北京后,打电话给他一定要他留在西藏工作,有困难直接同他联系。

1956年,全运会在北京举行,贾题韬受西藏工委驻京办事处的推荐,成为全运会象棋比赛的裁判。赛前他在北京鲜鱼口胡同内的“天然轩”茶馆与北京名手宋景岱、孙登奎、朱国勋、曹德纯等对弈,所向无敌,京都哗然。王品璋曾在当时的《象棋报》上发表文章《天然轩突来怪客》,高度评价贾题韬的棋艺。

1959年,西藏地方发生叛乱,达赖喇嘛出逃,中央误以为贾题韬与事变有关,让他蒙冤入狱。在拉萨监狱中度过了他一生最艰苦的岁月。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灾难,贾题韬无故加之而不怒,卒然临之而不惊,怀天下之大勇,一心向佛,始终不渝地追求人生宇宙之究竟,最终悟得真谛。

1964年3月,题韬被释放,回到离别15年的蓉城与亲人团聚。

1966年,“文化大革命”浩劫开始,宗教信仰政策被粗暴践踏,各级佛教协会被迫停止活动,寺院被封闭,佛教徒被当作“专政对象”,大量冤假错案层出不穷,题韬也在劫难逃,被打成了“双料反革命”,受到残酷批斗折磨,家被抄、工资停发,衣食无以为继。在此期间,题韬不仅被强迫扫街,还因生计从事缝补麻袋、打城墙砖等劳动,但他以宗教家宽广的胸怀,忍辱负重,淡泊自守,泰然处之。在此期间,他在十分困难的情况下,仍然努力为四川培养象棋人才,对登门求教者,不论地区远近,年龄大小,无不接纳。

1980年6月26日,由西藏自治区统战部和公安厅共同发出通知书:“恢复贾题韬先生的名誉、级别、待遇。”同年12月,在中国佛教协会第四届代表会议上,贾题韬被选为理事。

1981年10月,四川省佛教协会第三届代表会议在成都举行,贾题韬当选为常务理事兼秘书长。

1982年1月,贾题韬先生所作《禅悦》一诗在中国佛教协会主办的《法音》杂志上发表。诗云:

撞着鼻头一事无,悟来己自费功夫。

恒沙分别知多少,描尽风流总不如。

无端拈得龟毛新,蓦向刀山解翻身。

惭愧年来烟水遍,孤明原自未离人。

牛也驴兮万劫孤,几人探得骊龙珠。

拈花略露风规在,若计归程犹半途。

泥牛海底载珠还,草料随分护惜看。

鞭策虽云少不得,归家早在未生前。

1983年4月,题韬被选为第五届四川省政协委员。同月,他主编的《佛学与气功》一书,由四川省佛教协会出版。

1984年,贾题韬先生出任中国历史上第一所比丘尼院校四川尼众佛学院教务主任,并为学员授课。

1985年5月,题韬当选为四川省政协第五届常务委员,分别担任宗教组和法制组的副组长。

1985年冬月,贾题韬应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的邀请在中国佛学院讲授“论开悟”,凡十五讲,这次学术讲演十分成功,在佛学院学生中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学生们普遍反映:贾老居士知识渊博,见解精辟,观点新颖,深入浅出,引人入胜。每次讲演,座无虚席,校外的一些科技工作者、气功专家及北京大学的一些学生也经常慕名而来,有的人甚至每场必到,讲演完毕京华轰动。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先生邀请题韬留京担任佛学院副院长,他婉言谢辞。他的讲稿《论开悟》一书,赵朴初指定为佛教徒的必读书,此书被公认为迄今为止在佛学开悟方面的权威之作。

1986年3月,贾题韬当选为全国政协第六届委员。贾题韬在全国政协会议上以“形势如棋步步高”为题作了精彩的发言,博得了与会者很高的赞誉。

会后,贾题韬应邀在北京大学、海淀大学讲授佛学。

1986年秋,贾题韬应邀来中国佛学院讲学,值昙花将放,传印法师(中国佛教协会常务理事)将一株昙花移至题韬寝室,以资饱赏。题韬遂赋句:

传师送到昙枝鲜,花意人情两跃然。

每憾累看看不足,今宵再验未开前。

徘徊窗下觇花开,徐徐香飞浮碧苔。

笑似黄梅传法日,会心独解夜中来。

夜半正明洞上风,玄关金锁若为通。

谁知百尺竿头事,别有昙花下语同。

千金一刻为人留,共勉因缘大事秋。

坐对优昙忆悬记,花开念佛到花收。

贾老擅长绝句,诗才颇高,所作深蕴禅意。如上所引,仅以咏昙花为题,范围狭窄,一般人至多能写出二三首绝句,而贾老竟能一气呵成四首,且琅琅上口,韵味深长,足见其才华超群。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是诗人、书法家,与贾题韬交往很深,经常诗书唱和,亲密往来。时年访朝鲜妙香山普贤寺,触景生情,赋诗一首,回来后,把诗写成条幅,赠予题韬:

到此心情聞妙香,妙香山上礼空王。

普贤行愿无穷尽,夜半溪声出广长。

乍认溪声是雨声,起看月照万松明。

休凭闻见分真幻,大地山河一味清。

普贤行愿无穷尽,劫火烧时净土存。

待看千灯传慈业,相逢一笑见晨星。

访朝鲜妙香山礼普贤寺

题韬居士嘱书近作即乞教正

一九八六年秋朴初

1987年3月,在中国佛教协会第五届代表会议上,贾题韬当选为常务理事。4月,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在北京广济寺成立,贾题韬被聘为高级研究员。同时,他还被中国气功科学研究会聘为理事。6月,四川省佛教协会第四届代表会议在成都文殊院举行,贾题韬当选为会长。这一年,他撰成了《象棋论坛》一书。

1988年6月,贾题韬当选为第七届会国政协委员。同年,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宗教方面的条目。

从1987年下半年至1989年,贾题韬在成都文殊院开讲《六祖坛经》,先后达五十余会。从现代科学文化的角度,对佛教教义和禅宗理论作了重大的发挥,蜀中善众云集聆听,获益匪浅。

1988年至1989年,已是80岁高龄的贾题韬老人,邀四川学术界名流成立了“四川禅学研究会”,不遗余力弘扬禅学。

1990年初夏,峨眉山金顶华藏寺重建落成。受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嘱托,贾题韬(居士界)、遍能法师(僧俗界)、隆莲法师(比丘尼界)各赋诗一首,立石永志:

百城烟水此登峰,入境交参入画中。

无尽华藏元不隔,眼前声色自重重。

金顶华藏寺重建落成喜赋

庚午初夏贾题韬

1990年6月,贾题韬应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兼闽南佛学院院长妙湛法师之邀,至厦门南普陀寺讲授佛学,听众深沾法乳之恩,盛赞贾老讲解技巧熟练,内容丰富,逻辑严密,有条不紊,深入浅出,旁征博引,信手拈来,如数家珍,令人信服。临行,为南普陀寺禅堂撰写一幅楹联:

离此方寸无家乡,因果立然,休再妄想;分明一片闲田地,受用自在,胡不归来。

10月,贾题韬应著名佛学家南怀瑾邀请到香港讲授佛学,轰动香港。香港学术界权威人士在听讲后惊叹道:“想不到几十年的大陆生活中,还有如此高水平的佛学专家人才!”

賈题韬为促进港台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贾题韬在繁忙紧张工作之余,挤出时间来整理平生下棋心得。1990年,他的《象棋残局新论》下集终于脱稿,由蜀蓉棋艺出版社连同上集合并出版。此书首发式之日,读者排队抢购,要求签名盖章留念者,络绎不绝。

港台佛学大师南怀瑾是大德袁焕仙的人室弟子,20世纪40年代,袁曾与贾题韬在成都举办禅修团体“维摩精舍”。南怀瑾曾在“精舍”研习佛学,与贾题韬结下了深厚的师生情谊。辛未中秋他收到贾老自蓉城寄来的《象棋残局新论》一书,展读有感,即题答赠:

残棋结局待谁收,千古高人失此筹。

我也旁观袖手客,两难一可便归休。

《六祖坛经》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一扫僧徒繁琐章句之学,摧陷廓清,发聋振聩,是中国佛教史上最具革命性的一部经典。贾题韬对这部典籍独有所悟,与时俱进,作了进一步阐述与发挥,在禅学领域达到巅峰。

1991年,贾题韬出席全国政协七届四次会议期间,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专门找他,希望他能开讲坛,运用录像的形式,系统讲授禅宗,作为民族文化推向世界。他当即答应下来。他们决定,由中国佛协筹资和出面组织,并定下题目有《坛经讲义》《中观唯识与禅宗》等共十多个专题,面对录像机,不连外景,授课时间就达100多个小时,这是一项多么浩大的工程啊!一位耄耋老人来完成这项工程,需要多么大的毅力和多么博学精深的知识啊!

1993年9月,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贾题韬的佛学论著《论开悟》《坛经讲座》《佛学与气功》,印数达二万余册,仍供不应求,不少人将此书奉为珍宝。贾题韬因长期废寝忘食,忘我工作,积劳成疾,住进成都人民医院治疗。在病中,他立下遗嘱,将自己一生积攒的稿费十多万元,全部捐献给国家。

1995年1月8日(农历腊月初八),佛成道日,上午9月30分,贾题韬在成都仙逝,享年86岁。

一位哲人,一位大德,一代宗师,一生融会百家,神通宇宙,洞悉天机的旷世奇才,惊当世而感来者,名垂千古而永世流芳。

猜你喜欢

佛学法师成都
国服法师Davie Wang,物理暴击100%
成都生活
成都生活
诚诚&嘟嘟的成都生活
数看成都
论如何成为一名法师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苦厄的修行
法师削皮
佛学认知下的音乐表演理论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