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经济创新区的兴起和发展

2020-04-14刘刚杜爽

人文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人工智能智能经济

刘刚 杜爽

关键词创新区 智能经济创新区 平台 创新生态系统 人工智能

一、引言

随着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普及和发展,基于网络空间发展的新一代人工智能(AI 2.0)快速兴起。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擎,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塑造智能经济新形态。数据和计算日益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

CB Insights发布的《2018年人工智能趋势报告(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rends To Watch In 2018)的数据显示,在世界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处于领先地位,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创业公司融资额达到创纪录的152亿美元,中国企业占融资总数的48%,排名第一,美国则排名第二,占比38%。在人工智能相关知识产权方面,中国同样超过美国。

中国智能经济的兴起源于经济转型升级中创造的数字化和智能化需求的拉动。2010年以来,智能科技产业化、产业智能化和城市智能化成为驱动经济转型升级和国际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目前智能经济的发展包括两个部分:核心产业部门和融合产业部门。其中核心产业部门是指包括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和人工智能核心技術在内的产业部门,而融合产业部门则是指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过程中创造的新兴产业部门。核心产业部门与融合产业部门的良性互动,是智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在智能科技产业化的过程中,智能经济发展表现出明显的“极化”现象,主要集中在包括北京、上海、深圳和杭州在内的东部发达城市。对智能科技产业聚集地的进一步研究表明,中国智能经济往往集中在上述城市的特定区域。例如,北京的海淀区、上海的徐汇区和张江高科技园区、深圳的南山区、杭州的滨江新区和余杭区。与工业园区和传统高科技园区不同,智能经济聚集区的空间范围狭小,主要依赖的不是物理空间,而是网络空间的发展。为了与传统的高科技园区相区别,我们把以智能经济为主导的创新区称为新型创新区,即智能经济创新区。

作为中国智能经济发展最前沿的城市,北京不仅聚集着百度、旷视科技、商汤科技、速感科技、蓦然认知、智齿科技、声智科技、云知声、Momenta、中科慧眼、地平线机器人、寒武纪科技、深鉴科技和汇医慧影等企业,而且在周边分布着包括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在内的智能科技领域的著名大学和科研院所,以及包括中关村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基地、中关村智造大街等在内的多个人工智能专业产业园区。

与北京海淀区南北呼应,深圳南山区也是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最为活跃的新型创新区之一。在包括腾讯、大疆创新、柔宇科技、碳云智能、优必选科技等在内的40多家智能企业周边,分布着清华大学深圳研究院和中科先进技术研究院在内的近200家新型研发机构,以及南山机器人产业园等在内的多个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专业产业园区,多元化的创新主体共同推动着智能科技和产业的发展。

在杭州,阿里巴巴、阿里云、海康威视、富士康科技和浙江大学共同构成了区域智能科技和经济发展所依赖的创新生态系统。而特色小镇作为杭州市重点打造的创新发展新模式,成为杭州市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尤其是人工智能小镇的启动,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快速聚集了上海交大John Hopcroft计算中心、百度(杭州)创新中心、阿里-浙江大学前沿技术联合研究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和之江实验室在内的近百个创新平台和项目。除了人工智能小镇,杭州市还在云栖小镇、梦想小镇和青山湖科技城共同布局智能科技和产业的发展。

无论是北京还是深圳和杭州,智能经济创新区表现出三方面的基本特征:一是智能经济兴起发展与原有的产业基础,尤其是与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高度相关,是互联网和数字产业集聚区的升级版。二是创新生态系统富有活力。智能经济创新区的创新主体表现出明显的多元化特征,不仅包括智能企业,而且包括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和中介组织,共同构成富有活力的创新生态系统。智能经济的兴起和发展是多元创新主体相互协同创新和发展的结果。三是平台的主导作用。例如,北京的百度、深圳的腾讯和杭州的阿里巴巴,作为网络空间的搭建者,平台主导着智能经济的发展和扩散。一方面平台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集成,不断推动智能科技的产业化;另一方面通过技术赋能、人力资本培养和投资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经济和社会的融合。

与北京和深圳不同,智能经济在杭州市的发展源于长三角地区经济的转型和升级。凭借在互联网产业领域的先发优势,杭州市在智能经济的发展上走在了全国前列。杭州的智能经济主要聚集在余杭区和滨江新区。其中,滨江新区聚集了包括海康威视在内的智能安防企业,而余杭区则聚集了阿里巴巴和一大批人工智能新创企业。

随着人工智能科技产业从“极化”走向扩散,尤其是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的加速,智能经济创新区的规划和建设将成为区域和城市智能经济发展的引擎。科学地解释智能经济创新区兴起和发展的规律,可以为新型创新区的规划和建设提供借鉴。本文以杭州市智能经济的发展为例,基于32家人工智能企业的属性和关系数据分析,试图揭示杭州智能经济创新区的基本结构、发展的动力和机制。

二、文献综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因新兴科技的产业化而带来的新经济的“极化”现象引起了政府、产业界和学术界的高度关注。通过比较美国硅谷与128公路地区IT产业发展的差异,安纳利·萨克森宁指出,硅谷的竞争优势源于打破了工业企业之间的壁垒实现了科研院所、投资者和企业之间的网络化,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作用提升了区域创新创业的活力。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阿米顿和戴维斯((Amidon and Davis)提出了知识创新区(Knowledge InnovationZone)的概念,认为知识创新区能够实现知识从原创点向需求点和机会点的有效流动,成为城市、区域和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与传统工业园区相比,知识创新区具有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高效率的知识分享不断带来知识存量的增长;二是知识创造及其商业化为社会创造价值,创新包括了从概念的提出到商业化的过程,通过知识从原创点向需求点和机会点的流动,能够持续创造新的产品和服务;三是合作,合作创造了知识交流和重组的机会和能力。

表1列出了杭州市智能經济价值网络结构性统计指标。价值网络的平均度为2.318,平均加权度为1.192,网络直径为6,图密度为0.002,模块化指标为0.832,平均聚类系数为0.015,平均路径长度为2.365。从价值网络的结构指标看,杭州市智能经济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紧密。

表1杭州市人工智能企业价值网络结构性统计指标

图2列出了价值网络度数中心度排名前25的节点。度数中心度排名第一的是恒生电子,其次是阿里巴巴、浙大网新、蚂蚁金服、浙江大华和亚太股份。在排名前列的节点中,阿里云、蚂蚁金服、钉钉和云栖社区都属于阿里巴巴生态圈的子节点。从节点的度数中心度排名看,在杭州市智能经济创新生态系统中,阿里巴巴及其生态圈居主导地位,是整个价值网络的核心。与其他节点相比,阿里巴巴的核心作用不仅表现在人力资本关系方面,而且表现在技术和投资关系方面。

图2杭州市人工智能企业价值网络度数中心度排名前二十五的节点分布

表2列出了杭州市智能经济价值网络关系数据的分类统计情况。在人力资本关系中,核心人力资本拥有国内和国外前期学习经验的关系数占比分别为81%和19%,拥有国内和国外前期工作经验的关系数占比分别为86%和14%。尽管人工智能企业核心人力资本的前期学习和工作经验主要来自国内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但是来自国外大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同样占有一定的比例。

表2杭州市人工智能企业价值网络关系数据分类统计

从技术关系数据看,技术输入关系中的国内和国外占比分别为80%和20%,技术赋能关系数占比分别为92%和8%。技术输入、核心人力资本前期学习和工作经验关系数占比较高表明,杭州智能经济的发展是高度开放性的。

从投融资关系看,人工智能样本企业的获投关系数占比为38%,而投资关系数占比则为64%。从投资和技术赋能关系数占比看,杭州市的人工智能企业具有很强的辐射带动能力。

1.智能企业的技术关系

杭州智能经济创新区智能企业之间的技术关系包括二个维度:技术输入和技术赋能关系。首先我们考察智能企业技术输入来源于哪些企业。如图3所示,技术输入关系数排名前10位的企业分别是浙江大华、亚太股份、浙大网新、蚂蚁金服、捷尚视觉、Rokid、恒生电子、思创医惠、同质科技和海康威视。这些企业分别属于智能城市、智能汽车、科技金融类企业。

图3杭州市人工智能价值网络样本节点技术输入关系数排名前十的节点

技术输入关系数排名第一的浙江大华是一家以视频监控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安防解决方案技术集成商。其中主要技术输入方是包括阿里云和中科曙光在内的技术平台型企业。浙江大华股份与阿里云的合作主要将自身视频监控方面的技术与阿里云云计算技术的相互结合。例如,浙江大华将基于阿里云的云计算技术搭建了旗下首个智能家居业务云服务平台,向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视频云服务。同时,双方还在金融、公安、交通等领域的重点监控项目方面进行技术合作。同时,阿里云推动浙江大华参与智慧城市建设项目,浙江大华则通过阿里云平台建设城市智能监控系统和视频分享平台。

浙江大华与中科曙光的技术合作主要聚焦在深度学习领域。中科曙光是以国家“863”计划重大科研成果为依托创建的高性能计算机领域重点企业,通过与中科曙光合作成立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浙江大华努力推动深度学习技术在智能安防领域的深层应用。

技术输入关系数排名第二的是亚太股份。作为一家汽车制动系统领域的传统企业,亚太股份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的输入布局智能汽车和自动驾驶领域。例如,与奇瑞新能源和北京汽车研究总院合作,共同研发智能汽车及关键零部件产品。

技术输入关系数排名第三和四位的是浙大网新和蚂蚁金服。同时,两家企业的技术赋能关系数都远高于技术输入关系数。蚂蚁金服的技术输入主要集中在生物识别技术领域。生物识别技术的深度应用可以帮助提升蚂蚁金服金融产品的安全性,是科技金融产品发展的核心保障。为了在金融安全领域积累核心技术,蚂蚁金服收购了美国生物识别技术公司EyeVerify。EyeVerify研发的眼球识别技术能够提升金融交易安全,保护消费者在线数据和交易安全。同时,蚂蚁金服的技术输入方还包括旷视科技和中科虹霸。其中,旷视科技主要为蚂蚁金服提供面部扫描系统技术,双方合作开发新系统帮助用户通过面部扫描方式来建立银行账户。中科虹霸主要帮助蚂蚁金服通过虹膜识别实现移动支付。

關系节点技术输入关系数较多的企业还包括多家金融和零售类企业及业务平台。在阿里云和蚂蚁金服的影响和带动下,杭州市传统金融行业逐步被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在某种程度上,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把杭州塑造为科技金融产业发展的前沿地带。

从技术赋能关系看,杭州市的智能企业技术赋能关系数排名前三位的分别是蚂蚁金服、阿里云和钉钉。其中,蚂蚁金服和钉钉的核心技术均与阿里云高度相关。蚂蚁金服作为阿里巴巴生态圈内的科技金融企业,技术赋能对象主要包括两类企业:一类是阿里巴巴在电商和移动支付领域的业务平台,例如,淘宝、天猫、支付宝、余额宝和芝麻信用;另一类则是依托在大数据和云计算、机器学习、生物识别等领域的技术积累,蚂蚁金服为大量金融类企业提供技术支持,赋能对象不仅包括浦发银行和中信银行在内的银行类企业,而且包括博时基金、国泰基金、人保产险和太平保险在内的基金和保险类企业。蚂蚁金服在杭州智能经济发展中拥有较高的技术赋能关系数充分说明了阿里巴巴集团在科技金融领域的技术积累和优势。

图4杭州市人工智能价值网络样本节点技术赋能关系数排名前十的节点

钉钉同样是阿里巴巴集团重点打造的一家聚焦企业办公服务和沟通协作平台。钉钉架构搭建在阿里云之上。在企业聊天服务和信息安全方面,阿里云为钉钉提供了包括防黑客攻击和防DDoS攻击在内的系统安全服务。在阿里云底层技术支持下,钉钉能够与更多的ISV厂商(Independent Software Vendors,独立软件开发商)合作,通过把代码部署在阿里云上,一方面保障了系统整体安全性、稳定性和扩容性,另一方面能够打通钉钉和ISV合作的通道,完成技术上的架构分享,实现产品的共同开发。同时,阿里云的云服务器ECS、云数据库RDS、表格存储、OpenSearch等产品都通过与钉钉的定位、功能和发展密切结合,大大降低钉钉运行和维护的成本。

技术赋能关系数排名第十的数梦工场同样是阿里云“生态伙伴”。基于阿里云独立研发的飞天平台,数梦工厂面向政府、金融、公共事业和企业提供场景化的数据服务。数梦工场的业务范围包括政务、城市和产业互联网。以政务互联网为例,数梦工场向包括浙江、江苏、广东、河南、北京、上海、杭州、南京和成都市双流区在内的二十余个省市区政府部门提供“互联网+政务服务”。为了推动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数梦工场帮助吉利汽车、江苏盐业集团、宝钢集团和欧冶电商等企业建立新型互联网平台基础设施,加速推动传统企业的转型升级。

从杭州智能经济价值网络技术赋能关系数据的统计分析看,作为杭州市最核心的人工智能技术赋能平台,阿里云的技术赋能范围非常广泛,涉及的赋能对象包括:智能制造领域的徐工集团、大疆创新、飞利浦、施耐德和大拿科技;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领域的ofo共享单车、12306铁路客户服务中心、Meraas控股集团、国家天文台和水利厅台风系统;智能政务领域的国税总局、海关总署和浙江交通运输厅等。随着包括城市大脑、工业大脑、医疗大脑和环境大脑诸多子平台的发展,阿里云赋能对象和领域更加广泛。

技术赋能关系数排名第四位的是浙大网新。浙大网新技术支撑来自浙江大学,技术赋能源于在操作系统领域的研发实力。浙大网新基于LINUX兼容内核研发的安全操作系统,支持政府和企业应用计算环境建设。在网络基础设施领域,浙大网新与华数等合作伙伴合资成立浙江华通云数据科技有限公司,与世导通讯合资成立浙江世导裕新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数据中心建设为阿里云、联通、移动、电信、网易和政府提供云基础设施租赁和储存业务。同时,浙大网新在平台层和应用层同样为企业赋能,例如,与美国思科公司合作成立杭州城云科技有限公司,共同投资研发与建设智能互联城市公共服务平台,开展城市云平台的运营服务。此外,浙大网新基于多年积累的行业应用解决方案核心技术优势,努力推动传统业务向云端的升级和跨界,深入垂直行业并开发更丰富的应用服务,例如,电子政务云、社保云、智慧城管云和食品安全云服务。

前面的技术赋能关系分析对象是样本节点,而从关系节点技术赋能关系数据的统计看,排名前列的关系节点分别是浙江大学、英特尔、腾讯、中国科学院、坚果云、南京邮电大学、清华大学、腾讯云、微软和中科曙光。

作为本地的高水平大学,浙江大学的技术赋能关系数排名关系节点第一。在杭州市的智能经济发展中,多家人工智能企业的技术团队来自浙江大学。浙江大学同时与人工智能企业共建人工智能技术平台或实验室,涉及的领域包括科技金融和智能医疗等领域。例如,浙江大学与同盾科技共同搭建的浙江大学一同盾科技人工智能联合实验室,依托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的科研能力,结合同盾在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应用技术,共同推动人工智能的技术进步及其在金融机构的落地应用。在智能医疗领域,浙江大学发起成立的开放式医学人工智能平台一睿医人工智能研究中心,核心技术团队中包括来自样本企业微医集团的核心技术人员。平台通过将基础研究、国际技术和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实现智能医疗科技成果在我国100万基层医疗机构的普及应用。

图5杭州市人工智能企业价值网络关系节点技术赋能关系数排名前十的节点

作为浙江大学衍生出来的公司,浙大网新与浙江大学合作建立浙大网新一浙江大学人工智能联合研究中心。研究中心的核心团队由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和浙大网新的核心技术团队组成,在包括大数据分析与处理、机器学习和知识工程在内的诸多领域积累了丰富技术成果。浙大网新与浙江大学合作建立的研究中心还包括国家列车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点在高速列车安全、运维和性能优化的智能化体系与共性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以提升我国在轨道交通列车相关关键领域的智能化水平。

关系节点赋能关系数排名第二的是英特尔。英特尔与阿里云共同打造的基于英特尔全新一代车规级芯片家族ApoHo Lake处理器和阿里云AliOS的下一代电子座舱解决方案,利用ApoHo Lake处理器强大的计算能力和AliOS丰富的产业生态使电子模块部分从分立走向整合,更多数字化内容被引入座舱,为驾驶者提供智能驾驶舱体验。

同时,英特尔与海康威视在智能安防监控领域同样展开合作。英特尔赋能海康威视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英特尔依托Nervana强大的人工智能计算平台,为海康威视提供高性能人工智能计算和训练;二是在智能安防领域,海康威视采用英特尔Movidius平台,把人工智能引入前端应用,采用深度学习算法,实现对场景中运动人体目标图片全覆盖提取,提升人脸的捕获率和识别的准确率;三是在智能制造方面,海康威视通过英特尔X86平台采用Movidius平台的摄像机,实现智能制造的深度识别和精确引导。

中国科学院在杭州市智能经济发展中的技术赋能主要体现在前瞻性技术布局方面。例如,早在2015年,中科院就与阿里云合作成立亚洲首个量子计算实验室,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开展前瞻性研究。2017年,中科大、中科院一阿里巴巴量子计算实验室和浙江大学共同研制世界首台量子计算机。

2.核心人力资本关系

杭州市人工智能样本企业核心人力资本获得前期学习经验排名前十位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分别是:浙江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杭州师范学院、杭州大学和复旦大学。其中,6所位于长三角地区的高校中4所位于杭州市。同时,在人力资本前期学习经验关系数排名前十位的节点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是位于北京市的知名高校。在拥有浙江大学前期学习经验的23名人员中,毕业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人数最多,其次是软件学院、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和电气工程学院。同时,毕业于浙江大学的23位杭州智能经济核心人力资本都是智能企业的创始人。

核心人力资本获得前期学习经验排名前列的国外高校包括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斯坦福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国外人工智能和计算机领域的知名高校为杭州市人智能经济的发展输出了重要人力资本。

从前期工作经验的关系数分布看,拥有阿里巴巴前期工作经验的核心人力资本高达19位,排名第一。拥有阿里巴巴工作经验的核心人力资本一般都是新创智能企业的创始人,而且新创公司的创始团队和核心技术团队往往来自在阿里巴巴离职前的同一团队。同时,新创智能企业的创始团队成员往往同时拥有来自百度和腾讯平台企业的前期工作经验。

华为在杭州智能经济核心人力资本前期工作经验的关系数排名第二。样本企业中有5位核心人力资本拥有华为的前期工作经历。大学和科研院所同样是核心人力资本前期工作经验的获取方。其中,有4位智能企业的核心人力资本拥有浙江大学的前期工作经验,主要任职院系为计算机学院和光电科学与工程学院。从核心人力资本的国外工作经验看,样本企业中有3位核心人力资本来自IBM,其中包括曾经在IBM的Wmson研究院工作的技术人员。3位来自微软及微软亚洲研究院,其他的则来自谷歌和甲骨文公司。

3.投融资关系

从杭州智能经济价值网络投融资关系数据的统计分析看,样本企业获投次数最多的两家企业分别是大搜车和阿里巴巴。同时,科技金融类的51信用卡、蚂蚁金服和技术集成及方案提供商又拍云和同盾科技,都属于获投次数相对较多的企业。

从杭州智能经济应用领域的获投关系数统计分析看,排名第一的是商业和零售业。基于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在智能商业和零售业领域,杭州是国内甚至世界最前沿的地区。同时,科技金融类企业获投次数排名第三,同样与杭州电子商务和金融支付体系的发达高度相关。

企业技术集成与方案提供和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平台是获投次数排名第二和第四的应用领域。其中获投的企业技术集成与方案提供和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平台的主体是智能安防企业。它们通过智能安防产业的专用技术体系的研发和积累,成为推动我国智能安防产业发展的引领者。

同樣在获投关系数排名前列的还有智能医疗和智能机器人。与其他地区存在差异,杭州的智能机器人主要是服务机器人和物流机器人。在新媒体和数字内容、智能政务和智能制造应用领域获投次数相对较少,主要与杭州市原有产业基础相关。

从杭州智能经济价值网络投资关系数的统计分析看,投资关系数排名第一的是阿里巴巴,排名第五的是阿里系的蚂蚁金服。除此之外,排名前十位的投资者全部为投资机构。其中,IDG资本、KPCB凯鹏华盈中国和淡马锡是国际知名投资机构。而线性资本、云峰基金、启明创投、阿米巴资本和北极光创投都属于国内互联网和智能产业领域的资深投资机构。

五、理论模型和推论

基于杭州市智能经济兴起和发展的价值网络分析,本文试图归纳和总结智能经济创新区的基本结构和发展的动力机制。为了勾勒出清晰的因果关系框架,我们首先假设智能经济的涌现与创新区已有的环境因素直接相关,其中现有产业、大学和科研院所是最重要的环境因素;其次,假设智能经济包括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一是核心产业部门,即以基础和技术层企业为主体的智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基础设施和核心技术研发和生产部门;二是融合产业部门,即人工智能核心技术与现有产业融合过程中产生的产业部门。在两个基本假设的基础上,图6描述了智能经济创新区兴起和发展的内在逻辑。

如图6所示,在智能经济兴起和发展的环境因素中,最为重要的是当地互联网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人工智能(AI 1.0)相比,新一代人工智能(AI 2.0)是基于网络空间发展的数据智能。包括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在内的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网络空间的搭建,是智能经济产生的基础。同时,拥有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功能的AI大学和科研院所同样是智能经济兴起的重要环境因素。当然,从智能经济创新区发展的实践看,当地AI大学和科研院所不是必要条件,当地企业完全可以通过与其他地区的大学和科研院所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获取科技创新资源和核心人力资本。因而,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和网络空间的搭建是智能经济创新区兴起和发展的初始条件。互联网产业的发展,尤其是互联网平台的出现和发展不仅带来商品和服务交易的在线化,而且实现了数据的实时在线可共享。基于网络空间的数据生态优势的形成催生了大数据和云计算的兴起,为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推论1:智能经济创新区兴起的前提是网络空间的发展和数据生态优势的形成,而网络空间的发展和数据生态优势则源于互联网产业和平台企业的成长。因而,互联网产业和平台企业的发展和集聚,是智能经济创新区形成和发展的初始条件。

在智能经济创新区的兴起过程中,率先发展的是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部门。核心产业部门不仅包括网络空间基础设施服务的供给,而且包括人工智能核心技术和产品的开发。核心产业部门的发展既是互联网产业发展的结果,又是互联网产业进一步发展和升级的拉动者。因而,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的智能化需求,是智能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

随着核心产业部门的发展和核心技术的成熟,人工智能开始与实体经济逐步融合。通过人工智能改造现有产业,一方面创造出一系列新兴产业形态,另一方面推动现有产业的转型和升级。作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擎,人工智能技术属于典型的通用技术。核心产业部门通过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把数据和计算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关键生产要素,改造传统产业,创造新兴产业,实现产业的智能化和转型升级。

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首先发生在互联网应用成熟的批发零售、社交媒体、金融和其他服务业领域。例如,在杭州市智能经济的发展中,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率先应用的领域是电子商务、科技金融和物流。因为,我国的互联网平台率先出现在批发零售、社交媒体和搜索领域。随着互联网平台的数据积累和业务智能化需求的出现,平台的数据开发和利用成为人工智能技术的首要应用场景。随着人工智能核心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平台不仅成为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服务的提供者,而且成为核心技术的开发者和应用者,并最终发展为人工智能技术的主导者和赋能者。

推论2:作为网络空间发展的推动者,依托数据优势和技术优势,平台是智能经济创新区的主导者。人工智能核心产业部门的发展源于互联网平台自身业务的智能化需求。随着核心技术的成熟,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首先发生在互联网发展成熟的服务业领域。

除了率先发展的服务业领域,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往往发生在当地的优势产业。例如,作为杭州市的传统优势产业,安防产业通过吸收和自主研发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升级为智能安防产业。但是在人工智能改造传统产业的过程中,人工智能与传统产业的融合需要专用性技术体系的创新和积累。在智能安防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不仅涉及视频数据的结构化,而且涉及专用AI芯片的研发和应用。

推论3:除了服务业部门,人工智能融合产业部门的发展往往出现在智能经济创新区及其周边当地优势产业领域。作为通用技术,人工智能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依赖专用性技术体系的创新和积累。

无论是核心产业部门还是融合产业部门的发展,平台都发挥着主导作用。尤其是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过程中,平台及其业务子平台通过人力资本输出、技术赋能和投资活动为传统产业的智能化提供支持。同时,在平台的赋能下,一批掌握人工智能技術的中小微企业、新创企业和开发者成为改造实体经济的创新者。

推论4:作为智能经济创新区的主导者,平台不仅是网络空间的搭建者,而且是技术创新、人力资本、技术的赋能和投资者。平台不仅通过自身赋能实体经济,而且通过赋能中小微企业、新创企业和开发者推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

除了平台的赋能作用,当地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和投资者同样在智能经济发展中发挥着积极作用。政府通过鼓励政策的出台,尤其是应用场景的开放,推动人工智能与经济和社会的融合和发展。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人力资本和基础研究创新支持。投资者则通过对人工智能领域创新创业的投资,推动智能经济的发展。在创新区的投资者中,不仅包括金融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而且包括平台和独角兽在内的人工智能企业。与一般投资者不同,平台企业投资的目的在于快速形成人工智能技术产业化的创新生态系统,实现企业和产业的迅速扩张和发展。

同时,智能经济创新区的创新生态系统是高度开放的,多元创新主体的互动不仅来自创新区内部而且来自其他地区和国外。外部创新主体与内部创新主体之间的联系和互动、外部创新主体的迁入和聚集不断推动着创新区智能核心技术的创新、积累和应用。

推论5:智能经济创新区的创新主体不仅包括智能企业,而且包括大学、科研院所、投资者和中介组织。围绕着高度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发展,多元创新主体密切互动是智能科技产业化和产业智能化的基本动力和机制。

六、结论和政策建议

基于实证分析和理论总结,本文把正在中国兴起的智能经济创新区概括为,以网络空间为载体、以智能科技产业发展为导向、以平台为主导、创新生态系统高度开放和创新主体集聚的新型创新区。作为主导者,平台既是网络空间搭建者又是人工智能基础设施服务供给者和核心技术开发者。通过技术赋能、人力资本输出和投资活动,平台不仅推动传统企业实现智能化改造,同时帮助中小微企业、新创企业和开发者研发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同时,高度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是多元创新主体的互动和协同创新的关键因素。

随着智能科技产业、产业智能化和城市智能化在区域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的引擎作用越来越显著,如何规划和建设一个富有活力的智能经济创新区,成为各地方发展智能经济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在规划和建设智能经济创新区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三个关键环节和问题。

首先,高度重视网络空间和平台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对于后发地区而言,如何通过平台的引进和培育,发展网络空间和数据平台,实现数据和计算要素的本地化,是发展人工智能科技产业的关键。与前期工业化阶段不同,包括打造网络空间在内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智能化转型的基础。只有搭建起网络空间,才可能实现数据和计算要素的本地化。

其次,努力培育和构建高度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智能经济的发展不仅需要平台,而且还需要包括企业、大学、科研机构、投资者和中介组织在内的多元创新主体。创新生态系统的培育和建设就是为多元创新主体互动和协同创新创造一个优越的生存和发展条件。

最后,积极推动应用场景的开放和打破数据孤岛,加快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的融合步伐。作为通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需要应用场景的开放。应用场景的开放不仅包括推动当地优势产业的智能化,而且包括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手段解决民生领域的“痛点”问题。通过制定和实施有效促进应用场景开放的鼓励政策,降低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融合和发展的壁垒,是政府促进产业和社会智能化的重要手段。

作者单位: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

责任编辑:韩海燕

猜你喜欢

人工智能智能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2019:人工智能
智能烹饪机
人工智能与就业
超智能插秧机
数读人工智能
自由光2.4L专业版+智能包
下一幕,人工智能!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