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情况实证调查研究

2020-04-14贾红军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问卷院校高职

贾红军

(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4)

0 引言

当前我国正处于“创新驱动发展、 创业生机焕发”的新时代。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要鼓励更多社会主体投身创新创业。 习近平总书记也对广大青年提出了殷切期望,“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 高职院校担负着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重任,对创新创业教育一直高度关注。然而,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对学生的影响如何, 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如何,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梳理有关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研究文献, 编制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情况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以全国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黄河水院”)随机抽样的782 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分别从高职院校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 创新创业能力和影响创新创业的因素等方面, 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分析, 揭示高职学生在创新创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相关建议,为有效促进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提供现实研究素材。

1 研究现状

1.1 国外研究现状

创新创业教育诞生于20 世纪30 年代的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特曼教授首次提出将产业界和学术界有机结合起来, 并建议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在其资金资助下,第一批学生创办了美国的惠普公司;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在1982 年创立了美国“创业教育联盟”,支持所有中学和中学后职业教育项目,重视对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2]。 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西方国家强调开启学生的创业意识,传授给学生创业知识,并提升学生的创业能力。国外创业教育领域近五年来研究主题主要包括创业者的性别、身份对创业活动的影响,知识转移和成果转换以及创业动力和创业失败对创业行为的影响等方面[3]。 国外创新创业教育注重以现实问题为导向, 通过案例分析及大样本数据分析,对从创新创业教育到创新创业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主要涉及对创业者的个性化特征、创业环境及创业动力等因素的探讨,致力于构建以现实案例为导向、以实证分析为方法的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范式。

1.2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从20 世纪90 年代开始,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始逐步发展起来。 虽然起步相对较晚,但已在诸多领域取得丰富的研究成果, 概括来讲主要有4 个方面:一是关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二是关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三是关于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四是关于促进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对策[4]。 有的学者认为,创业教育的内容体系应结合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及专业特点,在坚持创新教育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通过整合各类优势资源, 积极构建完善的创业教育支撑和服务体系,通过激发创业意识、培育创业精神、传授创业知识、提升创业能力、强化创业实践,使一部分具有独立创业能力的高职院校学生毕业后走创业型就业之路;使一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具备较强的创业意识和创业精神,为创业积极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和条件具备,选择创业,并带动一批人就业;使更多的毕业生具有创业精神,在本职岗位上创造出一番业绩[5]。 有的学者从市场化角度对高职院校创业教育进行剖析, 他们认为,一方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存在人为割裂现象, 人为割裂创业教育与就业教育的可融合性,使得高职院校学生片面地认为, 要创业就不能就业;另一方面, 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市场导向缺乏专业支撑,也就是说,高职院校开展了创业教育,但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创业活动用不上自己的专业知识[6]。 也有学者提出,面对国内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瓶颈,必须站在全过程角度,形成以氛围营造为起点、以教育为核心、以体验为重点、以实战为导向的全过程服务体系,必须整合政府部门、高职院校、企业等各种资源,打造社会化服务机制等[7]。

从国内外研究分析可以看出,国外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较国内而言比较成熟,且在研究内容上,倾向于探究个体特征、自我效能、创业意图等因素对创业行为的影响; 而国内创新创业教育领域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理论内涵、核心价值对创新创业教育实施的作用,对理论向实践转化的研究则较少。 在创新创业教育成效衡量方面, 国内创新创业教育结果评价主要以就业率、人才培养、创新型大学构建等宏观概念作为衡量标准,较国外具体可测的衡量指标而言,缺乏一定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现有研究多以定性的理论分析和对策建议为主,缺乏在广泛调研基础上的实证研究。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形态下,在新时代背景下深入推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过程中, 迫切需要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情况的现状进行实证调查研究。

2 研究设计

2.1 调查问卷编制

为更好地了解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课题组编制了《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情况调查问卷》。 该调查问卷参考了大量近年来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并结合诸多教师的教学研究和实践经验进行了科学计划,先进行了小范围预测试,修改完善后,形成正式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分4 部分:第一部分为个人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高职院校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的调查,包括创新创业的兴趣、对创新创业的认识以及对创新创业的看法等3 个方面,共计7 道选择题目;第三部分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调查,包括培养创新创业能力的活动、创新创业人才应具备的能力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方式等3 个方面,共计6 道选择题目;第四部分为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影响因素调查和开放式问答,共计12 道选择题和2 道问答题。

2.2 访谈提纲

访谈提纲是对调查问卷的重要补充, 主要根据调查研究的内容,结合广大师生的建议,经综合考虑后制订。 在问卷调查结束后,根据访谈提纲,有选择地对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及部分教师进行深入访谈和交流, 以便全面了解学生创新创业的真实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对策。

2.3 研究过程

在调查研究中,以问卷调查方式为主,个别访谈和跟踪调查为辅,向黄河水院不同学院、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在校学生随机发放调查问卷, 调查学生创新创业的真实情况。调查方式以线下组织、线上问卷星网络调查为主。 调查时间为学生的自习时间或课余时间。参与调查的共计786 人次,剔除4 份填答不完整的无效问卷,共回收782 份有效问卷,回收问卷有效率为99.5%。 后期数据处理以问卷星后台数据分析和人工数据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3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现状

3.1 高职院校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识

对创新创业的认识是创新创业行为产生的关键。高职院校的“双创”教育早在2015 年国务院办公厅下发《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后就已蓬勃发展, 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学生开始了解“双创”教育,接受“双创”教育,参与“双创”实践。 根据问卷调查统计结果(如表1 所示),大部分学生对国家和高职院校出台的鼓励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方面的相关政策相对了解,对创新创业比较感兴趣,能够充分认识到高职院校学生相对社会人士在创新创业方面有思维活跃、学习能力强、创新意识较强等优势,支持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 认为创新创业对社会有积极影响,能够正确认识创新创业相关概念。 但是,通过调查分析也发现, 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学生真正有创新创业的想法, 还有三分之二左右的学生对创新创业处于迷茫状态或者没有任何想法。学生对自身能力不自信,又得不到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使得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积极性不高。

表1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认识的调查统计结果(样本782 人)Tab.1 Survey and stat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782 students)

3.2 高职院校学生对创新创业能力的认识

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根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表2 所示),高职院校学生认为,计划进行创新创业,应该准备的主要条件依次有“自身条件准备、 明确创业目标”“了解市场发展走向”“明确经营范围与核心竞争力”等。高职院校学生认同的创新创业教育方式依次主要有“学校开设系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接受创新创业实践训练”“到创新创业成功企业实习”“自主学习创新创业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到校外参加兼职, 增加社会经验”“请创新创业成功人士作讲座”等。 高职院校学生普遍认可的培养自身创新创业能力最主要的方式是创新创业实践训练。

3.3 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因素

根据调查问卷统计结果(如表3 所示),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因素依次为 “缺乏相关实践经验”“缺乏相关专业知识”“资金不足”“没有人脉”“缺乏自信”“创业的环境”“行政审批手续繁琐”“社会舆论”和“父母的价值观对自己创业态度的影响”等。 另外,超过六成的学生认为,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为“个人专业知识和能力”“个人经营管理能力”和“创新创业资金”等。 高职院校学生认为影响创新创业成败的因素依次主要有 “能力”“意志”“思维”“性格”和“品质”等。 高职院校学生认为创新创业者应该具备的最主要个人特性依次为“态度”“能力”和“自信”等。 虽然有些高职院校尝试开辟高职院校创业园区或成立创业孵化机构, 为学生在校创新创业提供支持, 但学校的场地和资金毕竟有限,远远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创新创业需求[8]。这

也提示我们, 教师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重点应放在拓展学生专业知识、 积累创新创业相关实践经验、提升经营管理能力等方面。

表2 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调查统计结果(样本782 人)Tab.2 Survey and statistics of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782 students)

表3 关于影响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因素的调查统计结果(样本782 人)Tab.3 Survey and statistics of factors to affect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782 students)

3.4 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发现, 在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有很多, 依次主要有 “创新创业经验缺乏(75.19%)”“自身能力素质不高 (63.94%)”“创新创业能力不足 (62.92%)”“教师对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不够重视(31.84%)”等。 通过进一步访谈发现,一部分师生对创新创业的重要性认识还有不足,对创新创业的理解还不够透彻, 创新创业实践教学环节安排不到位, 创业教育课程未能很好地融入到专业教学中,专创结合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创新创业环境还需进一步完善等。

3.5 建议

(1) 高职院校学生应充分认识创新创业对自身发展的重要性,提高创新创业意识,广泛获取创新创业知识,通过各种渠道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培养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应结合所学专业,在真刀真枪的创新创业实践中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2)高职院校应丰富创新创业教育形式,加强专创结合力度,加强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环节,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校内校外导师制和创新创业管理平台,实现高职院校学生创业“时时有指导、处处有服务”,完善优化创新创业环境[9]。 相关教师应积极提高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技能,提高对学生创新创业的指导能力。

(3) 政府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的政策引导和帮扶作用不可小视。 地方政府应出台鼓励高职院校教师和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具体优惠政策,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逐步锻炼其市场适应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逐步培养和孵化出越来越多的创新创业企业。

4 结语

在新时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新态势下,高职院校学生面临前所未有的创新创业新机遇。 高职院校教师应充分了解当前创新创业教育现状, 加强对国家和省市各级有关创新创业教育政策的学习和落实,推进专创融合,积极提升创新创业教育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技能, 提高对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指导能力, 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整体改革和系统设计的高度,设计并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全面提高新时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问卷院校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问卷网
问卷大调查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问卷你做主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