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成本管理建议
2020-04-14
1 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资金需求量大、涉及单位多等特点,大部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均会为各级政府部门带来沉重的财政压力。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城市轨道交通的需求性也在不断上升,为满足人们日常出行需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势在必行。在此背景下,该如何在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周期的情况下最大限度控制施工成本已经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内容。
2 研究背景
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坐落于四川省成都市,一期工程于2016年12月31日正式开始建设,预计于2020年年底建成通车。成都地铁9号线作为成都市乃至于全国西部首条无人驾驶全自动地铁线路,其实际施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在研究中,本文将会以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3标盾构项目为例,分析该工程项目的施工周期和施工成本,进而从一定程度上确定当今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存在的成本管理问题。
3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成本管理影响因素
3.1 项目整体进程
成都地铁9号线一期工程3标盾构项目原目标责任书约定项目起止时间分别为:2017年6月10日和2018年10月20日,计划总日历天数为497 天。但事实上,受下穿成昆铁路和成贵铁路以及环保检查制约渣土外运等因素的影响下,整体工期较原目标责任书工期延长了近8个月。工期的滞后,严重增加了项目的管理成本。因此,工期控制是成本控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在某种程度上甚至比过程控制更加重要。
3.2 成本的组成
在项目中,对工程成本组成进行综合分析后,可以将成本归纳汇总为工程费用、工程建设其他费用、预备费以及专项费四大部分。其中工程费用主要包土建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采购费等,按生产要素分类可分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措施费等;工程建设其他费用主要包括场地准备费、运营筹备费、综合联调费、项目勘察设计及前期咨询费等;预备费用主要包括涨价预备费和基本预备费;专项费用主要包括专项流动资金、建设借款利息、专项车辆购置费等[1]。其中土建工程费用占据了项目整体的近65%成本(根据9号线成本数据统计),所以在进行成本管理过程中需要着重控制与管理相关内容。
3.3 项目建设不同阶段成本影响程度
综合分析项目全施工周期后,可以将项目划分为决策阶段、设计阶段、实时阶段以及竣工结算阶段等四个阶段。项目在不同阶段中,不仅实际成本会不断发生变化,而且对整个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也会存在一定区别,因此想要合理控制成本,就必须要对各阶段的成本控制重要性进行精准把控,进而才能合理控制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的整体成本。
以项目为例,项目在决策阶段的成本仅占项目全施工周期成本的2%不到,但决策阶段作为决定这项目后续进行方向的重要基础,将会在全施工周期中对超过50%的成本产生影响;项目在设计阶段的实际成本不足项目整体成本的3%,然而设计阶段作为后续工程项目的施工依据,其对于项目整体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略低于决策阶段,并将会对近25%的成本产生影响;实时阶段作为工程项目的执行阶段,是所有阶段中占据成本比重最大的阶段,项目全施工周期超过90%的成本均会产生于此阶段。但事实上,实时阶段在工程项目整体成本控制的重要性相对较低,可造成影响的成本仅为15%左右;项目竣工结算阶段作为项目全施工周期的最终阶段,其实际成本约为项目总成本的2%左右,此阶段工作不仅会直接影响到项目运营中的经济效益,而且还会直接关系到项目是否返修或者重建,所以将会对项目中的近10%的成本造成影响[2]。
4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成本管理
4.1 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
投标阶段的成本管理工作主要是通过编制施工预算的方式来达成,即实际招投标阶段。首先,投标方需要前往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察,从而获取勘察结果,并以此为基础提出相应的施工技术措施;其次,工程管理部门须根据施工技术措施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方案,确定施工中预计设备种类及数量,合理划分各种工程类别,确定工种结构和人员规模;再次,财务部门要根据工程所在地与现驻地之间的距离、需要调遣人员和数量计算出预计调遣费用,并通过项目经理部门管理人员数量、交通工具以及检验工具等配置情况计算出现场管理费用;最后,根据招标方提供的招标文件中所规定的税金计取比例和方式计算出工程税金,再加上投标费用、预计交工后的保修费、后期管理费等费用,编制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全阶段的工程预算成本,并以此为基础作为投标过程中的最低报价。除此之外,在编制工程预算成本过程中,还必须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对项目当地的市场行情、供应条件等资料进行充分考虑,以此确保编制完成后工程预算成本的精确性和有效性。
4.2 准备阶段的成本管理
在中标后,企业需要根据工程预算成本进行责任预算编制。首先,根据图纸等技术资料对项目施工技术措施、施工组织程序、作业组织形式、机械设备选型、人力资源调配等诸多方面工作进行合理划分,优化完善现有施工方案,合理配置各类生产要求,为责任预算编制打下基础;其次,合理确定劳动定额、材料消耗定位、工程机械定额等诸多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材料、机械单价控制表,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计算出各分工程项目的责任预算;最后,以分工程项目的实物量为基础,根据部门、班组进行精细化分工,进而控制各部门、班组的责任成本,为实施阶段的成本控制打下良好基础。
4.3 实施阶段的成本管理
实施阶段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成本管理的真正执行阶段,涉及了工期管理、工程变更管理、设备及材料管理等诸多方面内容。
4.3.1 工期管理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具有建设工期长、投资金额大、涉及单位多等特点,若是工程项目可以按期或者提前竣工,建成段将可以提前运营,如此不仅可以通过缩短施工工期的方式降低项目整体成本,而且还可以通过项目运营实现资金的快速回笼,为后续工程施工提供更加充裕的资金保障,降低因材料设备价格变动而引发的成本影响。除此之外,工期按期或者提前完成还可以降低工程项目建设贷款利益,从而进一步减小后续工程融资的压力。因此,建设单位必须要重视工程管理对成本管理所造成的影响,通过优化前期手续办理、减少征地拆迁时间、采用最合理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案、各施工阶段进程的精准控制等措施有效控制工程进度,降低工程成本[3]。
4.3.2 工程变更管理
4.3.2.1 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实际情况,并对可能存在的设计变更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4.3.2.2 在合同签订阶段,合同双方需要签订明确的风险分担机制,并对机制中可能会存在的语义模糊不清等内容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进行补充说明,这样不仅可以避免后期出现因纠纷问题所导致的工期延误情况,而且还可以通过风险分担机制减少部分工程变更。
4.3.2.3 在项目实施中出现工程变更问题后,施工方应及时反馈问题,然后由设计方制定出相应的修正方案,再依据修正方案进行实际施工;施工方不能私下进行工程变更,私下变更不仅可能会引发工程质量问题,而且还会导致成本管理出现更多不可控因素,进而增加工程成本。
4.3.3 设备及材料管理
材料及设备成本作为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工程费的两种重要组成内容,其实际成本控制必须要着重控制。建设单位应根据项目概算及项目需求,制定精准明确的项目材料及设备采购方案;并且为确保方案的实用性,还需要在方案中对材料及设备种类、型号、数量等诸多细节性内容进行明确说明。此外,在材料和设备采购过程中,还应提前设置好投标上限值,避免材料采购过程中出现成本管理失控问题。
4.4 竣工结算管理
在竣工结算阶段,应以行业标准以及国家规范为依据,结合合同以及方案等方面内容严格监督管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竣工结算工作。在此过程中,不仅要着重检验工程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还需要对工程所涉及的工程变更、签证手续等资料内容进行检验分析,确定相关手续是否完备、相关资料是否合理、有效,对不合理资料进行深入挖掘,分析并解决问题;然后以相关资料为基础,合理进行竣工结算,避免出现结算偏差问题,进而达到成本管理的效果[4]。
5 结语
本文以成都轨道交通9号线一期工程3标盾构项目为研究对象,从项目工期进度、成本组成以及不同阶段的成本管理等角度确定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工程成本管理需要贯穿从项目决策阶段到竣工结算阶段的全施工周期,并根据各阶段成本管理的实际侧重点,采用不同的成本管理手段,实现全施工周期成本管理,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缩短施工周期,降低工程成本,进而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