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科技前沿理论与实践专栏介绍

2020-04-14主评嘉宾李建平惠晓峰

管理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普惠借贷小微

主评嘉宾:李建平,熊 熊,惠晓峰

金融理论与金融市场FinancialTheory&FinancialMarket

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技术正在重塑金融业态,金融科技应运而生,多种新兴金融的业务、模式和产品不断涌现。金融科技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推动金融创新,形成对金融市场以及新兴的各类组织和机构的金融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的业务模式、技术应用、流程和产品。金融科技有效提升了金融服务的能力和效率,降低了金融交易成本,为金融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中国在移动支付、网络借贷和股权众筹等领域已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大大提升了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力,逐渐成为全球金融科技的领跑者。当前学界、业界和监管部门都已高度重视金融科技的蓬勃发展,但是该领域仍然存在众多亟待深入研究的关键问题。为此本刊设专栏组织专题讨论,以推进金融科技领域的理论和实践发展。

本刊在金融科技发展与系统性风险、金融科技与传统金融机构、金融科技与资本市场、监管科技的技术和应用、金融科技与普惠金融、数字货币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及风险监管、区块链技术在金融科技领域的应用、金融科技未来的商业模式与技术创新、金融科技发展应用中的风险和监管等领域,提供了专门版面,鼓励金融学界和业界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本期“金融科技前沿理论与实践”专栏收录的4篇文章是从43篇应征稿件中,经过初审、外部专家详审、编委会讨论、稿件研讨会等轮次,再经作者们反复认真修改后选出的。入选本次专栏的4篇文章紧密围绕金融科技理论与实践的主题,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提炼出有新意、有启迪的结论,也为业界和监管部门给出了有实际意义的政策建议。

《互联网借贷能否实践“扶弱解难”的普惠金融理念——基于“人人贷”数据的分析》一文针对普惠金融重点服务的融资困难者和弱势群体,在理论分析基础上,利用2011年至2016年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人贷”借贷平台数据和宏观经济面板数据,设计测量互联网借贷实际服务效果的创新性指标,构建混合效应回归模型,探究中国互联网借贷的普惠性,并分别从借款端和投资端探讨决定互联网借贷普惠性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从解决居民融资问题的实际效果看,互联网借贷在缓解难以获得正规金融服务的人群的融资困难问题上发挥了一定作用,而弱势群体并未成为其重点服务对象。中国的互联网借贷“解难有限,而不扶弱”,未能真正践行普惠金融理念,加之大量存在信贷约束的融资困难者主动参与到互联网借贷中,进一步加剧了市场风险,互联网借贷市场的规范化发展道路依旧漫长。

《包容性视角下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创新的关系:基于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证据》一文基于长尾理论和资源分配理论,研究包容性视角下数字普惠金融与企业创新的关系,探讨数字普惠金融的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3个维度对企业创新的具体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对中国企业创新具有显著促进作用,且对于受金融要素扭曲影响的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促进作用更强;数字普惠金融覆盖广度对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和中部地区企业的创新均具有更强的促进作用;数字普惠金融使用深度和数字支持服务程度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两方面。研究结果揭示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创新影响的作用机理和情景,丰富了数字普惠金融的理论研究,还为企业创新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金融科技与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基于贷款技术视角》一文采用2015年中国小微企业调查数据和北京大学普惠金融指数,以4 177家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金融科技如何通过贷款技术影响小微企业信贷可得性。研究结果表明,整体而言,金融科技运用水平的提升,能够有效提高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金融科技有利于信息获取、处理和传递,改变传统贷款技术,提高小微企业的信贷可得性,并且对基于硬信息的交易型贷款技术提升作用更明显;金融科技更有助于大型银行升级传统贷款技术,提升小微企业信贷供给能力,可能改变中小银行优势现象。研究结果能够丰富银行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相关理论,为贷款技术优势之争和银行规模优势之争提供新的依据,为金融科技促进小微企业信贷供给的理论机制补充了经验证据,对金融科技的运用和银行业的体系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基金关联特征提取的大数据随机搜索算法及应用》一文旨在人工智能的框架下,基于大数据随机搜索算法实现对基金业绩关联特征的提取和应用,为解决基金中的基金(fund of funds,FOF)样本遴选过程中由于基金种类不断增加,以及与基金相关的海量高维度特征带来的困难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思路。以2018年中国比较规范的701个债券型基金作为样本,从基金自身、基金管理人和基金关联实体3个维度出发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基于AIC方法和BIC方法的随机搜索方法均对指标起较好的提取作用,利用特征提取后的指标建立的模型能较好地预测未来基金的业绩表现。除基金规模、历史投资业绩和声誉等信息直接刻画基金投资管理能力的强关联风险特征指标外,基金管理团队能力和基金公司的经营状况也是描述基金投资管理能力的强关联特征指标。

感谢所有投稿作者对专栏的信任和支持,感谢外部专家的辛勤工作和奉行的专业精神,感谢入选文章作者不厌其烦、精心修改。祝愿金融理论与金融市场专栏越办越好!

2021年金融理论与金融市场专栏征稿

详见封三

金融创新与支持实体经济

专栏议题:

本专栏议题包括但不限于: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与金融改革•数字货币与货币政策调控•金融科技发展和监管新体制•绿色金融与经济增长•资本市场开放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大宗商品市场发展和定价主导权•跨境资本流动的新特点和预警监测•金融开放和金融稳定

猜你喜欢

普惠借贷小微
帮扶小微企业 山西成绩优异
小微课大应用
探索节能家电碳普惠机制 激发市民低碳生活新动力
小微企业借款人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云南省普惠金融发展研究
The Great Unbanked
成都市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让民间借贷驶入法治轨道
小微企业重在强身健体“信心比黄金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