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出海”战疫
2020-04-13
“德叔”火了。
“德叔”叫张忠德,是武汉抗“疫”前线第二支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也是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17年前就是抗击“非典”的英雄。
2月12日的央视《新闻联播》的“一线抗疫群英谱”,用了长达2分27秒的时间,介绍张忠德,而他的“法宝”之一,就是中西医结合对抗新冠病毒。
也就是說,德叔手持中草药这柄利器,从“非典”一直打到了“新冠”。
而且战果辉煌。
张忠德带领的这支国家级中医医疗队,进驻武汉抗“疫”一线两周后收治病人111例,重症和危重症103个,其中101位病人症状减轻。
中医药发挥的良好疗效,很快也从官方层面得到了反馈。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诊疗方案》试行第一版,就出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提法,从第三版开始推荐了多个药方,其中包括连翘、槟榔、厚朴等多味具备杀虫破积、降气行滞的中草药。
“德叔”说,在疫苗投入临床使用尚需时日的情况下,新冠肺炎的治疗康复更多依靠人体免疫系统发力,中医药通过扶正祛邪,帮助患者抵抗病毒。
这是中医药的倚天剑。
当然也是这场抗“疫”战争的中国方案,代表的是中国智慧。
在“抄中国作业”风靡全球的时代,中医药当然也是一个理想的模仿对象——尤其是在新冠疫情已经冲击全世界,“中国经验”被认为是唯一有效的情况下。
据说在匈牙利,人们已支起大锅,开熬中药抗击疫情。
大锅中药欧洲开煮
2月27日开始,匈牙利布达佩斯八区“欧洲广场商贸中心”和十区“唐人街商贸中心”开煮大锅中药,免费提供中药赠饮。据说因为需求量大,一些中餐馆的员工也来协助熬制中药,来喝药茶的不但有华人,还有外国人。
路透社3月9日援引一家中医药公司的说法称,自2月底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开始在美国各地蔓延以来,人们对治疗流感类症状的中草药的需求已翻番。
在意大利因为疫情肆虐而向中国发出求助后,中国医疗队带去的数十吨医疗物资中,也包括中药连花清瘟和金花清感。
根据《环球时报》3月12日的报道, 意大利不少中药店根据中国国内专家总结的配方调配了方剂销售,除了华人之外,很多意大利人也来购买。
另外,意大利中医诊所就诊的当地人也很多。
伊拉克的情况也类似,中国医疗队同样带去了中成药。
3月18日,《中国日报》报道称,荷兰一家医药贸易公司表示上周进口的750盒中药预防方剂已经卖空,又紧急订购了15150盒。
中医药抗疫“有方”
浙江中医药大学副校长温成平在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 目前针对新冠病毒尚无疫苗或特效药,但中医依然可以根据症状治疗。
据他介绍,仅用中药治疗轻症新冠肺炎患者的“转重率”非常低,治疗中度或重症患者的疗效也优于单纯的西药。
也即是说,中药治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阻断病毒的蔓延,减轻症状。
国家卫健委从第三版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开始,正式纳入中医治疗方案,而且推荐了一些药方。
同时,包括中科院院士仝小林等,也推出了“武汉协定方”。
中草药抗“疫”史
中医药为什么这么厉害?
因为中医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与瘟疫“战斗史”,当然也积累了极为丰富的“战疫技能包”——比如连翘、金银花和槟榔。
类似于新冠肺炎这样的疾病,被古代中医称之为“温病”,而说到温病,则不能不提一代中医大师、清朝人吴鞠通。
他虽是秀才,但最终在乾隆朝以医学大家而知名,曾经在瘟疫治疗中大放异彩,并写出专著《温病条辨》,专门论述瘟疫治疗,而其中最重要的方剂,无疑就是抗疫灵药连翘和金银花组合之后的“银翘散”。
一直到现在,银翘散都是治疗新感温热病的常用药。
所以无论是国家卫健委公布的诊疗方案,抑或是仝小林院士的“武汉协定方”,连翘和金银花几乎是必选之药。
然后就是槟榔。
大概在2000年前,李白的诗中就提到了槟榔,在《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中,就有“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的句子。
从晋代名医陶弘景的《名医别录》,到唐代刘恂的《岭表录异》,再到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槟榔都被用来驱除古代中国南方区域的所谓“瘴气”,并因此位列“四大南药”之首。
而在古代中国的征伐史中,如何对付南方的“瘴气”,也就是瘟疫类疾病,防止在军中传染,从来就是一大难题。
汉武帝征伐南越时,便用槟榔治疗瘟疫,而当时岭南地区包括百越等,普遍被认为是“瘴疠之地”。
某种程度上,正是在与瘟疫的对抗中,才催生了中医的核心理论,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总结的“辨证施治”,被后世尊为中医要义。
而在吴鞠通之前,治疗“温病”的开山鼻祖是明代名医吴又可,也就是电影《大明劫》中那个治疗明军瘟疫的神医,他在《瘟疫论》中创立的抗疫神方“达原饮”,使用的第一味药材就是槟榔,称“槟榔能消能磨,除伏邪,为疏利之药,又除岭南瘴气”。
在电影中,吴又可没有依靠自己的神奇医术挽救大明,但“达原饮”救了无数被瘟疫所困的百姓,而且惠及后世,据说在抗击“非典”中也有应用。
中医药的新时代
槟榔和连翘等出现在诸多中医药抗“疫”药方中,是在数千年与瘟疫的对抗中传承下来的结果,而且这一进程至今依然在继续——因为这些草药又在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去对抗新冠疫情了,这是典型的中国特色、中国智慧。
按照疫苗的研制规律,保守估计,真正有效的疫苗研发出来,再投入临床使用的话,很可能最早也要到下半年了,但全球对抗疫情肯定不能有“空窗期”,这意味着中草药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而且从中国的抗“疫”经验来看,中医药的效果已经被证实。
根据新华社3月18日的报道,这次抗击疫情中医药参与面之广、参与度之深、受关注程度之高,新中国成立以来前所未有,而且中药方剂也显示出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从历史角度看,中医在对抗瘟疫方面的功绩放在全球范围内也是独一档的存在。
根据《中国疫病史鉴》,从西汉到清末,中国至少发生过321次大型瘟疫,导致了惨重损失,历朝历代无不谈瘟色变,但在另一方面,中国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类似于西班牙大流感、欧洲黑死病、全球鼠疫那样造成了巨大人类悲剧的现象。
如果历史可以提供一些启示的话,那就是瘟疫遇到的真正对手事实上只有中医药,再进一步说,瘟疫甚至是中医药发扬光大的战利品。
国家中医医疗队队长张忠德也认为,中医药在历史上的历次疫病防治中都证明了它的用武之地,并认为临床救治基地、实验室、人才应急队伍,以及把最先进的当代文明成果和科技成就吸收到诊疗中,中医药就能在面对类似新冠这样的疫情中发挥更大作用。
到了现在,在新冠肺炎肆虐全球、且疫苗短期無法投入使用的关键时刻,代表“中国智慧”的中医药,有望把历史上抗击大型瘟疫的奇迹,复制到整个世界,从抗疫层面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
新冠疫情带来的挑战世所罕见,但中草药、中医蕴含的中国智慧,是一个极具特色和传统积淀的中国式解决方案,也将使得欧洲、北美直至全世界的人们更加全面、深刻地认识包括银翘散、槟榔等中草药从古至今发挥的抗疫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说,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的支大锅熬中药,美国纽约等地中药铺子门庭若市等,只是一个开始。
因为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不仅仅拥有中医药这个对抗疫情的武器,更关键的是会使用这些武器。
和数千年来中医药的战疫史类似,这是又一个事关瘟疫的伟大故事,考虑到“世界是平的”,在这波疫情中人们对于中医药认知的提升,已经超越中医药本身。
事实是压倒性的。
这是科学,而非神明。
(来源:正和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