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纪录片遇上B站

2020-04-13

意林·作文素材 2020年6期
关键词:小剧场苏轼纪录片

晨阳小编:你心目中的历史纪录片是什么样子的?没猜错的话,大概是画风严肃,气势恢宏,行走古今吧?但不走寻常路的纪录片《历史那些事》一上线,就打破了人们心中这一刻板印象。2018年,《历史那些事》在B站播出,“稳中带皮”的画风博得了不少关注,2019年播出的第二季更是上线不到24小时,就在B站突破了160万的播放量,评分达到9.7分。截至目前,这档纪录片总播放数达1204万,追剧人数达110万,弹幕总数达到15万,成为同类型中的佼佼者。

不走寻常路,在历史纪录片中融入普通人关注的点,是该片与众不同之处,也是让年轻人爱上这部纪录片的原因。不讲大文豪苏东坡的文学造诣、功德政绩,却将其“吃货”的人设立得明明白白;讲末代皇帝溥仪,又以“在自己家里偷文物”展开,分分钟上演“福尔摩斯”破案剧情。《历史那些事》就像是一个常年混B站的年轻人,充分了解了某个历史人物后,把他的小趣事,像聊天一样,用自己的语言说给你听,是风格化的意译。今天你愿意和作文君一起听B站讲述那遥远的历史故事吗?

内容简介

从结构来看,《历史那些事》一共分两季,每季为8集,每集讲述一个历史故事,时长仅为半个小时,观看起来没有负担。从内容来看,纪录片一改传统历史题材纪录片的严肃叙事方式,在原汁原味还原历史故事的基础上,穿插小剧场,用不同视角讲述历史故事,以现代幽默语言阐释历史角色。全纪录片既有历史性语言的解说,又有现代性言语穿插其中——诸如“大V用户”“安利”“服务一条龙”“C位出道”类的词语层出不穷。虽然正片埋了无数的梗,用了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中插,但仍坚守住了纪录片的底线——真实。没有为了噱头夸大叙述,所有的人设和内容都有据可考,确保了观众在可靠的边际内娱乐。

镜头聚焦

一、这部历史纪录片“有点皮”

节目组剑走偏锋,非常聪明地利用一个特定的点作为全片的线索贯穿到底。比如在第一集《在下东坡,是个吃货》中,就用食物串联起了三段剧情。节目先从大名鼎鼎的东坡肉讲起。当时苏轼被贬到湖北黄州,经济不宽裕,吃肉成了难题。宋朝人们兴吃羊肉,猪肉则处于非常尴尬的地位:有钱人不屑于吃,穷人不知道怎么煮好吃。苏轼被迫无奈,只能吃价钱便宜的猪肉,因此自创了菜式东坡肉,还写了一篇《猪肉颂》,将猪肉从不受人待见的肉类推广为主食。接着苏轼被贬到广东惠州,除了“日啖荔枝三百颗”,传说他还自创了烧烤羊蝎子的吃法。即使后来被贬谪到海南儋州——在当时是仅次于死刑的惩罚,他也没有放弃口舌之欲,潜心寻找当地的美食。在领略到生蚝的美味后,苏轼还特意写信给儿子要注意保密,怕别的士大夫知道后会过来和他抢吃食。节目看似在讲食物,但本意是想通过食物表现出苏轼鲜为人知的一面。纪录片中的苏轼,不再只是唐宋八大家、宋代著名词人,还是一个“自笑平生为口忙”的可爱吃货。

另外文案也相当皮。“他游历赤壁作一词两赋,引来了无数点赞收藏投币……自此东坡居士成了北宋文学史上的大IP。”这段解说词在第一集一出现就为文案奠定了欢脱的基调。诸如“进入青春期的溥仪,不想再当死宅”“光汽四溅,哔哩哔哩”这样的解说词一经释放,也都引发了屏幕内外的集体狂欢。

二、无一处不藏“梗”,玩转网络文化

与真人秀、热门综艺、网络流行短视频、电影的“握手”是节目一大亮点。第一季第三集《请回答604》的小剧场运用了网络三大表情包中的两个源头视频“梗”:一是借用广西南宁偷车贼周某在看守所里的经典台词“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二是源自综艺《变形计》的网络流行语“真香”警告。除此之外,第一季第五集《傅粉何郎》的犀利画风堪比情感综艺《爱情保卫战》;在介绍五石散的做法时仿佛让观众重温《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第一集《从头开始》中又还原了养生类节目的模式;对于猫是好是坏的争论,他们搞了一场《奇葩说》似的辩论赛,场面一度失控。是个观众都想不到,还有勾践、夫差、伯嚭和伍子胥的微信聊天……另外,《历史那些事》还巧妙地运用中插剧场,串联起了单集的前后版块。此外还有电影颁奖典礼、小罐茶广告、发布会、搞笑日和等形式。将历史内容用现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形式有机融合,历史不再是资料,也不再需要死记硬背,古人变得触手可及。

三、学点历史,还可以收获一点鸡汤警句

片中每一个小剧场的结尾,都会引用一句名言作为无声文案,以此达到概括和升华主题的目的,同时也是创作团队对这一段历史基于自身价值立场的叙述。如第一季第七集里,在小剧场介绍完乾隆皇帝爱盖章题跋的行为后,结尾就引用了莎士比亚在《哈姆雷特》中的名言“简洁是智慧的灵魂,冗长是肤浅的藻饰”,既是有力的总结,又巧妙地对乾隆爱盖章的行为进行了吐槽。苏东坡一集最后,东坡的美食rap中,细细品读歌词还能看到许多东坡诗词的影子。“每个人都一样平生只为口忙,从此遭受贬谪一路向着南方走,被赶出朝堂,我就去厨房……”此处就化用苏轼《初到黄州》中的“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四、观照当下生活,解锁小众历史故事

《历史那些事》从当下年轻人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切入,再从众多典故、事件和人物中截取多个维度与之相呼应。如在第二季《从头开始》一集中,便将古代王莽、白居易、曹丕等人对付脱发的故事,和当代社会程序员在游戏内外的发量差别相结合,让关于脱发的问题既有当代最常见的情况反馈,又能让饱受这一问题困扰的人们,在史料中找到一定的方法和情感宣泄点。第二集《请叫我易安大人》,更是让网友充分领略到了李清照这位“千古第一才女”的隐藏人设——她言辞犀利怼一众著名词人;告发第二任丈夫張汝舟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以摆脱不幸婚姻,争取自由等举动看似惊世骇俗,但实则是李清照身为女性争取独立自主的表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场外链接·被指抄袭与恶搞

《历史那些事》承载了不少的非议,比如对于模仿英国BBC纪录片《糟糕历史》——用儿童剧的方式演绎严肃的历史。对此,导演团队表示,“《糟糕历史》是纪录片上里程碑式的作品,我们肯定会做一些参考,但元素和内容都还是依托中国历史。”同时,纪录片把大量现代广告穿插在历史故事中,也被许多观众质疑迎合市场、向钱看齐、消费历史,对此该片总策划朱贤亮说:“《历史那些事2》定位为实验性纪录片,我们想看看将新的概念放进纪录片中,年轻人喜不喜欢。历史上的故事是一样的,只是讲述方式不一样。”

猜你喜欢

小剧场苏轼纪录片
从善如流
苏轼“吞并六菜”
苏轼吟诗赴宴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苏轼发奋识遍天下字
小剧场
小剧场
小剧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