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
2020-04-13张军
张军
摘要:现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苛刻”,人才不仅仅是高学历就能获得的称号,高素质最近一跃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所以对于学校来讲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学校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引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高素质人才和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初中生进入初中的学习阶段,教师要努力指引学生争当文明学生,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靠近学习,本文将针对社会核心价值观走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创新教学模式的策略展开探析。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27-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引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学生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新时代精神不断学习知识,并且通过努力提高综合能力以及自身素质,为建设家乡和我们的祖国做好准备。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意义
初中教师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分析道德与法治课程,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社会上的道德与法治,真正实现学生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可以将自己在书本上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当中,结合实际。学生在学校获得的知识与社会生活接轨,同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教师也要与时俱进,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大胆改革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方式和教学环境。经过调查研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很多学生表示跟自己“毫无联系”,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是出现在在电视上或者书面上的理论和字眼,所以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中引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让学生全面认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及通过学校的宣传引起学生的重视。教师可以运用情感渗透和道德实践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让价值观进入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价值观应该成为学生自身的需求,教师可以运用微课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学习兴趣,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通过因材施教有针对的对学生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策略
1.运用微课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兴趣
学校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堂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这对于学生来讲没有很大的新引力,长此以往不仅无法引起学生的重视,恐怕还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让学生失去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学习兴趣。而传统的教学课堂也不适用于现代学生学习,“填鸭式”教学课堂,教师在讲台上挥汗如雨的将书本上的知识理念“拼命”的传授给学生,而学生则在课桌前“奋笔疾书”的将这些知识“装”进自己的脑袋里,这样的教学模式已然落伍,打造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型课堂才是当下学校的“王道”。教师利用微课模式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的教学模式新颖、授课时间短内容精简,直击学生的“要害”。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以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教师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可以通过社会上一些积极向上的内容视频激励学生,例如在初中教材上册《中学序曲》一课的学习中,要让学生热爱中学生活,珍惜新的起点,积极应对各种可能与挑战,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以积极的生活态度迎接中学生生活的到来。要让学生正确认识中学时代对人生发展的重要意义,积极应对中学生活中各种挑战。激发自我潜能,塑造全新的自我。教师通过马云和阿里巴巴的创业视频引导学生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明白爱国和敬业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从而明白每一个阶段对于他们来说都是重要的,而现在所面临的中学生活是他们新的机会和可能,也是新的目标和挑战。
2.运用生本理念加强学生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主体地位
生本理念是指“真正以学生为主人的,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其基本理念是: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和全面依靠学生。生本教育认为学生的美好学习生活是学校德育的基础,提倡减少或者最终取消学习成长期的频繁统一考试,不干扰学生成长期的成长,把考试评价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或课任老师,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例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一年级教材《少年有梦》的学习中,通过学习让学生从小怀有梦想树立目标,用健康向上的美好心灵去实现创新进取的人生,教师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梦想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梦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用《梦想起航》这首音乐帮助学生走进今天课程的学习,把课堂教给学生让他们畅所欲言什么是梦想,自己的梦想又是什么。有梦想就有希望、有希望就有了未来,我们每一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梦想,梦想就是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憧憬和渴望,是人类最天真最无邪最美丽最可爱的一种愿望。当学生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上真正成为主人,亲自体验和感悟到真善美,就可以充分的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大限度的进入学生本体,从而起到最大的德育教育,让我们的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成为最自在、朴素的无形的德育过程。
3.运用因材施教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初中道德与法治的学习能力
因材施教是我们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一项重要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育时根据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能力以及自身素质,教师需要选择适合每个学生特点的学习方法,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学习环境使得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各有千秋,教师要在学生学习道德与法治的过程中发挥他们的长处,弥补他们在学习中的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树立学习信心,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例如在道德与法治初中教材中《交友的智慧、让友谊之树常青》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懂得尊重、宽容、诚信与人为善等是交往的品德,初步树立正确的友谊观念,学会和同学、朋友建立发展真正的友谊,友爱同学,增进同学之间的友情,让学生可以积极与同学、朋友交往,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学会与同学、朋友争取的交往与沟通,提高与同学、朋友交往的能力。学生们会懂得同学友情在人们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重要性,教师不妨通过三个问题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内容,第一建立和发展友谊的前提是什么?第二怎样尊重朋友?第三如何理解宽容?通过这三个问题让学生意识到在人的一生当中,由于很多方面的原因,任何人都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这都需要来自同学、朋友的关爱和帮助。让学生通过本节课堂的思索了解当今时代的社会趋势,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交友观念紧紧把握时代的脉搏。
三、总结
对于学生当前重要的教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借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为载体,并且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不再让核心价值观存在于学生的电视或者书面上,而是真正的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活动中去,成为学生内在的一种动力和需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通过微课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生本理念加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通过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断完善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从而为提高课堂效率和打造高效道德与法治课堂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宁.情境激趣,灵动识字——《认一认4》(第一课时)教学设计[J].教育视界,2016(22).
[2]顧金花.浅谈英语教学绽放学生学之精彩的策略[J].小学教学参考,2017(03).
[3]程婕.营造互动氛围构建有效教学——以“认数10”教学为例[J].上海课程教学研究,2017(02).
[4]高兴江.数学教学情境有效性探讨[J].甘肃教育,2016(23).
(作者单位: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城关初中,甘肃 张掖 73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