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研究综述

2020-04-13唐聃

科技经济市场 2020年1期
关键词: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城市化

唐聃

摘 要:全面二胎政策实施使得人口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基于人口老龄化、全面二胎政策所引发的人口结构变动这一现状,本文主要从三个方面对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文献进行梳理:一是从人口年龄结构方面,阐述人口年龄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二是从人口空间结构方面,梳理人口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三是从人口文化结构方面,阐述人口文化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人口结构;产业结构;人口老龄化;城市化

近年来,人口老龄化、全面二胎、产业结构升级成为了社会各界人士讨论的热门话题。基于此,学者对人口老龄化、全面二胎、产业结构升级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而人口老龄化及全面二胎政策本质上是人口结构的变动,产业结构升级本质上是产业结构的优化。学术界对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研究成果颇丰,部分学者对人口结构、产业结构进行了分别的研究,也有部分学者对二者的联系进行了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文献,从人口年龄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人口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关系、人口文化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关系三个方面对以往文献进行梳理,最后对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进行总结。

1 人口年龄结构与产业结构

国内外学者对人口年龄结构与产业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但研究结果存在一些差异。青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直接影响劳动生产效率,从而影响产业结构调整;而老年人口比重加大对产业结构调整既有利也有弊。茅锐(2014)认为人口结构与消费结构之间的关联较为稳健,消费者年龄是影响需求和消费结构的重要因素,较低的生育率和死亡率将会对内需以及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任栋等(2014)运用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对产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得出青年人口比重与产业结构之间存在正向关系,当青年人口比重较大时,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速度较快,并且在中西部,产业结构受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影响更显著。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研究尚无一致结论,部分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Ronald(2010)认为死亡率的下降和生育率的下降导致的人口结构改变,使得抚养孩子的比例在几十年里不断上升。较低的生育率和死亡率使得老年人的消费需求增加,制度和政策应偏向老年产业。陈彦斌等(2014)认为人口老龄化使得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群比例逐渐下降,而退出劳动力市场的人群比例逐渐上升,从而劳动供给增速持续减少,使得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使企业不断加大资金投入用于技术创新,以应对劳动老龄化,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何小洲(2007)认为老年人数量逐渐增加,来自不同年龄阶层、经济条件、文化背景的老年群体的需求不一致,需求的多样性不仅给老年产品市场带来了巨大潜力,并且使老年消费结构发生改变,从而深化了老年产业分工。也有部分学者提出了反对观点,他们认为人口老龄化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产生不利影响。蔡昉和王美艳(2012)认为人口老龄化不仅使得劳动力优势丧失,而且导致劳动生产效率下降,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童玉芬(2014)认为人口老龄化导致劳动人口规模缩减,年轻的劳动力减少,劳动供给下降,劳动力年龄上升,农村老龄化程度逐渐加剧,均会对社会经济产生严重影响,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还有部分学者认为人口老龄化给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来的影响是双方面的。汪伟等(2015)通过实证分析指出: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可增加老年消费需求和人力资本累积,企业为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会选择用资本和技术替代劳动,从而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内部结构优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使得劳动生产率降低,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但总体上,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的产业升级的影响是正向的。此外,他还发现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在中西部地区,人口老龄化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较强,在东部地区则较弱。陈敦賢(2002)认为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一方面,我国的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区域间差异大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劳动年龄趋于上升,而劳动者比例趋于下降,有效劳动力减少,对劳动生产率产生负面效应,从而不利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另一方面,这些特点也为老年产业带来了商业契机,老年人的物质和文化需求增加,将推动老年产业发展,促进老年服务业、医疗等产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 人口空间结构与产业结构

人口空间转移对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城市化进程上,城市化进程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产业结构升级,而产业结构的优化又会推动城市化进程。干春晖和余典范(2003)认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需要城市化作为载体,城市化是产业结构升级的主要内容,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速度受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影响,城市化发展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手段。程开明(2007)认为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相互的,经济增长可通过产业结构影响城市化,而城市化可影响劳动力的供给结构、需求结构以及劳动就业结构等,也可影响农业现代化、工业技术含量、服务业规模,进而影响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江小涓和李辉(2004)认为城市化进程影响服务业增长速度和质量,进而影响产业结构升级。陈立泰和候娟娟(2012)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对城市化与服务业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城市化对服务业的发展存在正向促进作用。在城市化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影响程度上,舒燕飞(2009)认为城镇化对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存在显著差异,东西部地区城镇化水平差距大,但东西部地区第二产业发展水平差距并不显著,由此认为城镇化水平差距来源于第三产业的差距。

不仅城市化对产业结构存在影响,而且产业结构是影响城镇化的重要因素。李诚固等(2004)认为区域内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有利于城市空间扩展,可积极地改变城市职能体系,扩大城市化规模,从而加快城市化进程。陈立俊和王克强(2010)通过实证分析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得出提升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比重,可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的吸纳能力,从而提高城市化水平,且工业化的提升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是提升城镇化的重要影响因素。陈立泰和刘艺(2013)运用1998-2010年省级面板数据对产业结构与城市化水平关系进行了分析,得出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会显著促进城市化,产业结构不仅可直接影响城市化水平,还通过其他因素影响城市化水平。而李志翠等(2013)运用多种计量分析方法,得出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演变对城市化影响不一致,在长期来看,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均正向促进城市化发展;短期来看,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并不利于城市化发展。

3 人口文化结构与产业结构

人口文化结构主要体现在人力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又是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因素,人力资本提高,会促进技术创新;教育水平的迅速提高,使得生产向学校密集型产业转移的趋势明显,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新技术的采用,从而促进技术创新,进而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靳卫东(2010)认为人力资本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础,对产业结构调整方向、速度和效果具有决定性作用。人力资本的区域性失衡,限制了劳动力在产业间的流动,从而制约了技术创新,影响资本密集型产业发展,导致产业结构失衡。张国强等(2011)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人力资本促进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而劳动力质量水平不高导致人力资本对中西部地区的促进效应不明显,并提出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是产业结构转型与升级的强大推动力。此外,孙海波(2017)基于PSTR模型实证分析,得出人力资本集聚与产业结构之间呈“U”型关系,存在一个临界值,东部地区已进入产业结构升级的正向阶段,人力资本集聚对这些省份的产业结构是促进作用;中西部地区仍未跨越这一临界值,人力资本集聚不利于该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张阳和姜学民(2016)认为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优化有正向促进作用,但人力资本的分布结构不利于产业结构升级,在空间效应上,人力资本积累对产业结构升级具有正的空间效应。

此外,产业结构对人口文化结构也有一定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水平的发展,特别是产业结构的演变需要高技术、高素质的人才,所以产业结构的优化可一定程度上推动人口素质的提高。马力和张连城(2017)认为当经济增长处于低级阶段时,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当经济增长处于高级阶段时,高等教育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明显,且高等教育结构使得第一产业结构比例下降,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结构调整呈弱相关性,且其认为要想充分发挥高等教育结构对第三产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调整作用,其传导时滞为6年,而从产业结构调整到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传导时滞为8年。杨林等(2015)运用欧氏距离协调度模型,分析产业结构升级和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的关联性,发现相比于产业结构优化调整,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调整存在滞后性,且其认为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调整的均衡性有待提高。另外,教育文化水平可通过专业与企业人才需求间的匹配度影响产业结构。岳昌君(2017)运用28所高校的数据,分析高校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发现金融业就业比重上升,制造业就业比重下降,高校专业与产业人才需求、市场需求上存在不对称现象,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 总结

通过对以上文献的梳理可发现,人口年龄结构对产业结构有两方面影响:一方面,低出生率和低死亡率使得劳动人口占比下降,劳动力的缺乏抑制了产业发展;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可促进老年产业的发展,有助于产业结构升级。学术界普遍认为人口的空间结构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人口空间迁移。人口文化结构与产业结构之间也存在双向关系,人口文化结构可通过人力资本累积来促进未来教育高精尖创新,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人才支持,助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同时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级化“倒逼”市场提供高质量的人才,提升高校专业教学计划与产业结构调整所需人才间的协调性,让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更好地推动人口文化结构日益合理化。尽管学者们对人口结构与产业结构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自从全面二胎政策实施以来,我国开始面临新的人口结构分布;新形势下,我国的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地调整和优化。未来的研究可重点关注新的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茅锐,徐建炜.人口转型、消费结构差异和产业发展[J].人口研究,2014,38(03):89-103.

[2]任栋,李新运.劳动力年龄结构与产业转型升级——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检验[J].人口与经济,2014(05):95-103.

[3]Lee,Ronald,Mason,Andrew.SOME MACROECONOMIC ASPECTS OF GLOBAL POPULATION AGING*[J].Demography,2010(47).

[4]陈彦斌,郭豫媚,姚一旻.人口老龄化对中国高储蓄的影响[J].金融研究,2014(01):71-84.

[5]乜堪雄,何小洲.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经济对策与产业选择[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01):124-129.

[6]蔡昉,王美艳.中国人力资本现状管窥——人口红利消失后如何开发增长新源泉[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2(04):56-65+71.

[7]童玉芬.人口老龄化过程中我国劳动力供给变化特点及面临的挑战[J].人口研究,2014,38(02):52-60.

[8]汪伟,刘玉飞,彭冬冬.人口老龄化的产业结构升级效应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15(11):47-61.

[9]陈敦贤.中国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调整[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2(03):60-63+113.

[10]干春晖,余典范.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J].上海財经大学学报,2003(04):3-10.

[11]程开明.城市化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制及理论模型述评[J].经济评论,2007(04):143-150.

[12]江小涓,李辉.服务业与中国经济:相关性和加快增长的潜力[J].经济研究,2004(01):4-15.

[13]陈立泰,侯娟娟.服务业集聚与城市化的互动关系:1997—2009[J].西北人口,2012,33(03):84-88.

[14]舒燕飞.我国城镇化发展水平及东西部差异[J].城市问题,2009(2):45-50.

[15]李诚固,韩守庆,郑文升.城市产业结构升级的城市化响应研究[J].城市规划,2004(4) :31-36.

[16]陈立俊,王克强.中国城市化发展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1):17-20.

[17]陈立泰,刘艺.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3(8):61-66.

[18]李志翠,朱琳,张学东.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基于1978~2010年数据的检验[J].城市发展研究,2013(10):35-40.

[19]靳卫东.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转化的动态匹配效应——就业、增长和收入分配问题的评述[J].经济评论,2010(6):137-142.

[20]张国强,温军,汤向俊.中国人力资本、人力资本结构与产业结构升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1(10):138-146.

[21]孙海波,焦翠红,林秀梅.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影响的非线性特征——基于PSTR模型的实证研究[J].经济科学,2017(02):5-17.

[22]张阳,姜学民.人力资本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影响——基于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的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6(02):106-113.

[23]马力,张连城.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的关系[J].人口与经济,2017(02):77-89.

[24]杨林,陈书全,韩科技.新常态下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协调性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5,35(21):45-51.

[25]岳昌君.高等教育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关系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7(07):31-36.

猜你喜欢

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城市化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
内蒙古地区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失衡的城市化:现状与出路
“城市化”诸概念辨析
轨道交通推动城市化工作
雕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