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候诊空间家具的设计研究
2020-04-13徐菁一耿晓杰刘志家王梦娇XuJingyiGengXiaojieLiuZhijiaWangMengjiao
■徐菁一 耿晓杰 刘志家 王梦娇 Xu Jingyi & Geng Xiaojie & Liu Zhijia & Wang Mengjiao
(1.2.3.4.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北京 100089)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基于用户研究的设计思想在现代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医疗家具作为大量生产的跨行业家具理应受到广泛关注。但在现有医疗家具的设计和生产中,大多数用户体验等因素都被忽略了,本人通过用户调研对儿童候诊家具的这一特殊公共场所家具进行了研究,以期为今后的儿童医疗家具的设计提供思路。
1 儿科候诊家具研究现状及趋势分析
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于候诊区域的研究大多是以医疗环境、空间为研究对象展开的,包括空间的合理性、环境的舒适性以及无障碍设计等[1-2]。而对于候诊时的座椅这一重要要素,却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郑志鹏在《儿科候诊厅座椅的人性化设计研究》中通过探讨婴儿和家属在候诊过程中的心理、生理需求从而提出影响儿科候诊座椅人性化设计的因素[3]。邢向月在《儿童座椅在公共医疗空间中的应用研究》中结合儿童行为心理学等理论为不同年龄段的儿童设计了座椅,兼具视觉欣赏功能和导向性功能等,并使用了绿色环保材料[4]。
我国在儿科门诊领域已有一定研究基础,对目前儿科家具的设计有借鉴意义。2016年城乡建设部颁布的《儿童医院建设标准建标174~2016》是国家为新时期儿童医院的建设提出的书面性指导。《医用家具设计与配置指南》中系统介绍了门诊区域的家具配置与应用、儿科门诊的设计原则与要素,对于本文的设计亦具指导意义。
候诊座位是患儿及家属在就诊时接触最多的设施,其充分体现了院方对于就诊群体的关怀。儿科候诊家具的研究趋势是在满足就诊人群的基础性需求之上的更高层次的需求:信息、社会、娱乐等多层次具有差异性的需求。
2 儿科候诊家具使用者的需求
儿科候诊家具的使用者包括患儿和陪同人员。通过资料分析与实地调研对于使用者的需求进行了收集与整理,将采集到的用户需求归纳如下:
2.1 候诊空间中儿童患者的需求
2.1.1 儿童生理需求
由于等候时间较长,很多幼儿需要休息。在观察期间,很多患儿家属将婴儿抱在怀中或者放在座位上平躺休息,这一行为使我们考虑增加儿童躺卧装置的必要性[5]。
2.1.2 儿童心理需求
①惧怕心理
绝大部分儿童由于打针等过程的疼痛而对医院产生恐惧,对于就诊过程比较抗拒。目前已有的对于颜色的研究表明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普遍喜欢暖色,如果在儿童候诊室内大面积使用暖色调,会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适当的颜色搭配能够对情绪加以镇定[6]。
②好奇心理
儿童的好奇心很强,对于颜色鲜艳、形状特别的事物十分感兴趣,比如按钮开关、颜色各异的玩具等。如果可以在候诊椅的设计中加入互动的元素,可以增加候诊时的趣味性,吸引儿童的注意力,降低幼儿的恐惧等。
2.2 陪同人员的需求
2.2.1 陪同人员生理需求
①座椅的舒适性
座椅的舒适性是坐的基本要素,是用户最基本最普遍的需求。目前现有的公立医院采用的不锈钢座椅虽然具有易于维护,成本低廉等优点,但过于生硬冰冷,很多候诊者反映希望座椅可以软一些,避免使用冰冷的金属材质[7]。
②储物需求
通过观察发现,大多数患儿父母携带的儿童必需品及随身物品数量和种类都比较多。其中婴儿用品主要包括奶瓶、玩具、婴儿车等,个人物品有各类包、单据、衣物等,当候诊室内人员较少时人们普遍把物品放置在邻座的座椅上,座位较少时一般贴身放置或直接堆在婴儿车内。
2.2.1 陪同人员心理需求
家属的心理需求包括对于儿童的关心、爱护以及想要尽量为孩子创造健康、舒适的等候环境等[8],在访谈中许多家长表示更加在意儿童使用座椅时的感受,对现有座椅尺寸不合理、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关注度较高。
2.3 不同年龄层候诊家庭的需求
通过调研发现儿科候诊的人群都是成组的,同时以“两名家长陪同一个孩子就诊”这种情况最多。但就诊儿童的年龄普遍存在一定差距,年龄较小的婴儿在候诊时可能有哺乳、换尿布等需求,对于座椅的隐私性有一定要求;稍大些的幼儿好奇心强,对于候诊环境
■图1 儿科模块化候诊座椅效果图
■图2 儿科半私密性座椅效果图
表1 儿科模块化候诊座椅改进设计说明
表2 儿科半私密性座椅改进设计说明
的交互、娱乐性需求较强;其次现有家具尺寸不符合各年龄层儿童生理尺寸,在使用时存在安全隐患。基于此,可以考虑根据不同年龄儿童特征设置不同年龄的儿科候诊家具[9]。
3 设计改进与分析
3.1 功能改进
3.1.1 储物功能
背包多为放在旁边座位或者抱在怀中,两种行为都对储物空间提出了要求;单据和收纳袋多为手持,分析最大的原因是因为要经常使用,放进包里并不是很方便,这对临时储物提出了要求。
3.1.2 提高私密性
私密空间体现为用户希望在一个相对隐蔽的空间,是一种不希望被外界干扰的心理状态。在访谈中,很多女性用户向我们反映,希望可以在较为独立空间内哺喂、照顾小孩、和其他家属一起交流互动等。
3.1.3 辅助功能
考虑为患儿及家属提供互动装置,使等待时间变得不再那么漫长;动画等互动元素可以有效转移儿童的注意力,缓解病痛及焦躁情绪。
3.2 尺寸及造型
3.2.1 家具尺寸
家具尺寸依据人体工程学的相关数据,当脚腾空时人体大腿接触椅子的部分承担了身体的重量。当人坐于椅凳上时,膝盖与地面间的距离应小于臀部至脚底距离,一般成年人的座椅高度大概在400mm-440mm。而对于0-12岁的儿童,座椅高度应控制在170mm到360mm之间。同时座深不宜长于大腿长度,保证腿部可以自由活动。成人座椅的深度在340-420mm左右为宜,而0-12岁儿童的座深范围在140mm到340mm之间为宜[10-11]。
3.2.2 家具造型
家具的造型是由点线面、形态、色彩等构成的,在儿科候诊家具的造型设计中可参考卡通形象或自然界动植物形象,更容易引起儿童共鸣;在颜色的设置上需要考虑父母与儿童对色彩等的偏好差异,尽量满足二者的需求[12]。
3.3 家具材质
医院公共座椅存在更新迭代的问题,更换的周期约为10年左右。在座椅材料的选择上应当秉持可持续性的原则,可持续性是指医用家具在生产及回收再利用过程中要达到国家环保要求,如使用较为自然的材料,如秸秆材料、玉米塑料等,本身不含有害物质,易于回收和再利用。在儿童座椅中使用绿色材料,也是对儿童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13]。
4 儿科候诊家具改进设计方案
针对前文提出的设计点的改进,提出两套不同风格的儿科候诊家具的改进设计方案(图1~图2)以及方案的设计改良说明(表1~表2)。
4.1 模块化候诊座椅(云中的angel)
图1儿科模块化候诊座椅效果图,表1儿科模块化候诊座椅改进设计说明。
4.2 半私密性座椅(家乐座椅)
图2儿科半私密性座椅效果图,表2儿科半私密性座椅改进设计说明。
5 结语
伴随着我国医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医学家具功能性的关注程度与日俱增,设计方法更加科学化,设计对象更具针对性。同时人们对儿童候诊家具的关注更多地转移到了患儿与家长群体本身上,候诊环境的现状、人数短期内无法下降的现状将长期无法改变。传统的纯主观设计理论和“以医院为中心”的设计已无法满足用户的需求,这需要对设计和实践层面的不断探索。从用户需求出发,并结合医院环境进行改进,儿科就诊体验才有可能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