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视域下技术进化与课堂系统发展研究
2020-04-13滕厚雷文芳
滕厚雷,文芳
(1.韶关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广东 韶关;2.韶关学院省级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广东 韶关)
技术的革新始终推动着时代的步伐,在如今的教学环境中,各种以技术为主要支撑的环境催生了更多的教学模式,或者更多的教学理念与模式创新引导着技术的变革。在如今多种新型教育模式并存的时代里,课堂依然存在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在技术革新的过程中,发生着自身的革新更迭[1]。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普遍联系的,在学科的发展过程中,这种联系更是普遍,学科之间的联系与交融往往能催生出新的交叉学科。教育生态学就是在生态学与教育学的融合与交汇处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提供了一种教育科学研究的全新视角。从生态学的角度去对传统的课堂结构与功能进行分析,将有助于我们以发展的目光认识课堂,进而分析知识的传递和生成过程,以生态学的视角把握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教育与技术的关系探索及由此形成的教育观念,都将对我们适应和驾驭新时代课堂产生重要的影响。
一 课堂系统的生态观
从系统论的角度,任何系统都可以解析为核心要素与系统中其他环境因素共同构成、并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生态系统是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共同作用形成的有机整体。对一个课堂而言,课堂中的教师、学生以及课堂内部环境共同组成并相互联系而构成了统一的整体,即课堂生态系统。
在课堂生态系统中,教师、学生是这个系统的“生物群落”,而课堂的其他因素则构成了课堂结构的“无机环境”。传统课堂环境有着较为明显的区域范围,即表现为教室空间。在结构组成上,课堂环境包括着很多因素,如教学媒体设备、黑板、书籍、桌椅乃至空气、温度、光线等无形因素,他们共同为课堂教学提供支持与服务,共同影响着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 课堂生态系统中的“能量”
从功能的角度上,能量是维系一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的基础,任何一个系统也都有相关的元素充当“能量”的角色。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全部由光合作用产生,而最终以呼吸作用的形式进行消耗,能量的产生与消耗维持了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在课堂生态系统中,知识元素是课堂系统的流动元素和存在的内在动机,充当着类似“能量”的角色。但与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不同,知识的积累并不能按照固定标准去量化,知识的可伸缩性决定着知识的积累是一个从多到少、从少到多的连续变化过程[2]。同样的知识,由于每个人的认知结构(隐性知识)的不同,其积累(吸收)的多少也是不同的。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生态学中的能量守恒原则去量化教育活动中的知识传递。
生态系统中能量只有流动起来才能实现它的生态价值,从“能量”流动的观点去解析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知识流动过程,知识作为教育中“能量”,只有保持高效传输,才能最大地实现它的教育价值。我们从“能量”流动的观点去解析教育中的知识流动过程,如图1所示:
图1 课堂教学中知识流动过程
虽然知识不能被量化,但是为了研究的方便,我们暂且将在不同阶段的知识做一个简单的标注进行区分(知识1、知识2、知识3)。知识在教学过程中的流动大致可分为3个过程:
1.教师知识的形成:教师在讲授知识1时,首先必须要先从知识源中去获取这个知识,然后教师根据原有的知识结构对知识源进行重新建构,形成知识1。而知识1的形成与教师原有知识结构有着很大的关系,教师原有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将直接关系着整个教学中知识传递的成败。
2.知识的再现:知识要想最终流动到学生,就必须经历再现过程。这种再现独立于教师、学生实体之外。知识1与知识2之间的转化,从另一层面反映的是教师对教学媒体的选择和应用能力的体现。
3.学生知识的形成:学生将对教师再现的知识进行消化吸收。
从知识源到知识3,知识在传递过程中需要经过至少5次传递、三次转化过程。能量在生态系统中循环的一些规律同样在知识的传递过程中有所体现。生态中的能量会在传递过程(食物链)中发生递减变化,而知识在传递过程中也会发生着变化,不同的教学情景会产生不同的“干扰”,或放大或减少,或增强或偏离。知识有可能在最佳条件下得到最佳传输,学生对知识掌握就会更多,反之将会减少。
(二) 技术进化与知识载体
知识是通过一定的形式呈现出来,例如言语、文字、图像、视频等符号载体,我们称之为知识载体。比如传统的课本,课本作为一种媒体(媒介)传送的是一种文字或图像信息,而这种文字或图像就是某种知识的一种载体,知识载体的载体就是教学媒体[3]。知识载体通过一定的教学媒体达到呈现知识、传递知识的目的。教学媒体与知识载体在技术的发展史上大致呈现相辅相成、共同进化的特征,如图2所示:
图2 技术进化与知识载体、教学媒体发展关系示意图
技术的改进提供了新的知识载体,而这恰恰是技术能在教育中应用的最本质的原因。新的知识载体极大的促使新的教学媒体的产生和应用。知识载体的突变是教学媒体发生变革的动力因素,而处于某一技术时代的教学媒体的不断渐变进化则是对知识载体的整合、储存、传递方式的改变。在教学媒体的选择上,我们更应该从知识载体的方向去考虑,也就是知识信息的符号性。
二 技术进化带来的课堂生态失衡
技术进化能够引进新的知识载体,进而影响知识传递,打破原有课堂生态系统的平衡。换言之,在某一教育技术进化过程中,整个课堂系统都先要经历着类似于生态系统中的失衡阶段[4]。
(一) 师生原有知识体系的失衡
根据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知识在被吸收的过程中,需要与人本身原有的知识体系进行相互作用,根据原有的知识体系建构新的知识。在经过长时间的建构中,原有知识体系会与固定知识载体达到相互适应的过程,从而达到内部知识体系与外部知识载体的平衡。
而当某种技术突然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时,或者某种技术产生变革时,这种内外平衡将会遭到破坏。例如文字信息的出现,人们开始更多的以文字的方式认识事物,而原有的对事物的看法或多或少会根据文字的特点进行调整。例如从书籍到幻灯片教材的变化中,人们对书籍的长期适应的知识体系将被打乱,在一段时间内很难被师生所接受。
(二) 师生角色的失衡
在语言时代,教师是知识的载体,同时也是充当着教学媒体的角色。随着技术的进化,知识载体从文字到电子图片、视频,教学媒体从书籍、黑板到电教媒体,知识越来越脱离教师本身而存在,教学媒体随之承担着教师的部分角色。如今,处在现代多媒体课堂的教师,常常给人以“知识的复制者”、“教学媒体的使用者”的印象,而很少用知识载体的去对教师进行角色定位。
在课堂教学中,技术进化不仅带来的是知识载体与教学媒体的改变,同时也带来了新教学理念。如今,我们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而技术进化适时带来了相应的技术环境。于是我们看到了多种多样的基于一定技术支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式并存于课堂。但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学生很难在短时间内真正做到学习的主人。在面对多样化的学习手段和资源而茫然不知所措时,学生这种“主人”地位似乎更多的只是“徒有虚名”。新理念的发展和成熟比任何一种技术都更需要时间的过滤。
(三) 教学媒体体系的失衡
技术进化带来最显著的变化就是教学媒体的变化,这种变化包括新的教学媒体的引入以及旧的教学媒体的淘汰。技术进化周期的不断缩短,给课堂系统带来的失衡现象也更为明显。这种失衡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只重视教学设备轻视教学软件开发带来的失衡[5]。教学媒体包括教学设备和与之匹配的信息或者信息载体,如果我们只是将教学媒体简单地认为是教学设备而加大对其资金的投入时,我们也只能吞下巨大资源浪费的苦果。试想,对于文本类素材,用一台256电脑与用一台酷睿i7电脑去呈现,除了在运行速度上的优越之外,还有什么?杜郎口教学模式也反复验证了一件事情,新的教学理念不等同于新的教学媒体。
二是同种功能教学媒体的存在带来的资源浪费。很多教学媒体就其外在形式可能不同,但是就其实现的功能、呈现的知识载体形式却毫无差别。或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在其功能上只是以前几种教学媒体之和。在对教学产生不了任何增加效益的情况下,显然是一种变相浪费。
(四) 知识传递过程中的失衡
从知识单向传递的角度,教师使用教学媒体进行教学时,知识的流动如图3所示:
图3 知识传递中的“分流”
在课堂教学中,知识以载体的形式通过教学媒体的呈现分别传递给不同的学生,也就是知识“分流”现象,表现为M分别转化为M1、M2、M3呈现给不同的学生。媒体技术的辅助将很大程度上保证知识分流的高效运转。当技术进化给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知识载体和教学媒体时,原有的知识传递过程就会受到阻碍,这种阻碍既源自师生对新教学媒体的适应过程,同样也源自媒体本身与教学内容的相互适应。而学生因为个体的差异,可能对于同一种媒体有着不同的接受程度,进而导致学习差异的产生,导致知识传递过程中的失衡现象。
三 课堂生态系统新平衡的形成
生态系统的平衡得益于能量守恒规律,其能量的流动与守恒体现的是生物本能和自然规律。当生态系统发生失衡时,所有的生物个体会根据能量信息的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以维持生存。在教育系统中,系统的平衡与发展并不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具备自发性、本能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往往成为教育生态系统发展的关键力量,也更多体现一种超越生物本能的高度理性。
如今,我们的课堂正处于信息技术时代,课堂系统中的教学媒体也正逐渐信息化。教育的全面信息化是当今时代的诉求,更是一种不可避免的趋势。在国家政策的推进下,我们的课堂在加速全面实行信息化的同时,却也经历着更为严重的失衡现象。在当今信息时代背景下,如何维系系统稳态以及应对失衡构建教育生态机制,是对新时代课堂生态系统发展提出的命题与挑战。
(一) 重视师生面对面交流
面对面教学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特征。面对面交流形式的教学曾经是社会生产力相对不发达的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在高速发展的今天,这种形式同样不可或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通过面对面交流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的传递,同时也完成了师生精神层面的心理诉求[6]。技术的在教育应用的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便利,我们利用技术促进教学,但这并不代表技术可以替代教师。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我们的教师更应该学会去掌控技术,更应该强调教师作为知识创造者的角色和地位。在重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时,我们同样也不能忽略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学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会增加学生对团结合作的意识、提高社会沟通能力。
(二) 增加知识传递的途径
在生态系统中,错综复杂的食物网为能量流动提供了多种运输通道,当某一途径被割断不能传输能量时,食物网中的其他分支会相应进行补充,以此减缓或避免系统的失衡现象。同样,在课堂的演变过程中,知识传递的途径也经历着由少到多的变化,这种变化也在某种程度上维系了课堂系统的稳态。在信息化的今天,技术提供足够支持的情形下,知识传递途径的增多一般体现在两个方面,即教师、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的增多,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传递途径的增多。
在信息化课堂中,信息化的教学设备比比皆是,但是我们似乎对技术多样性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我们往往从教学媒体本身去理解多样性,而不是从知识载体的角度去理解。增加知识传递途径是教学媒体数量的增加,更是类型的增加。而这种知识传递路径的增加,也极大的丰富了课堂模式,如翻转课堂、在线课堂、对分课堂等。
(三) 建立新型评价机制
一个系统要想保持长期稳定,就必须具有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在生态系统中,这种反馈机制更多的是通过能量失衡到能量重新分配来实现的。在传统课堂系统中,教学评价是主要的反馈机制。信息时代,学生的学习空间骤然增加,学习资源更加丰富多样,学生在知识信息的海洋中更加需要方向的指引,而传统的教学评价显然不能满足这种要求。因此,根据新媒体技术特点,对我们的评价体系进行改进是一种必然。在信息技术时代,我们需要构建的是一种动静相结合,结果与过程相适应,具备前瞻性和资源型的新型生态评价体系。
四 结语
从教育生态学的视角解读课堂,我们更加清晰的看待技术进化对课堂系统的影响和作用。新时代背景下,新型教育生态视角和思维、新的课堂生态系统构建将促使教育生态环境的优化与发展。
生态系统的平衡到失衡、失衡到新平衡的过程更为漫长,而物种进化与生态发展也是在失衡到平衡的迭代中得到实现。教育系统中,人相对于自然界其他物种而言,更具有主观能动性,因此其在教育系统的迭代发展中将起到关键性作用。在任何时代进程中,能否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创造性、能否遵从并实现课堂多元性都是教育正确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