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麻对高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影响

2020-04-13李晓东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8期
关键词:腰丛优良率卡因

李晓东

(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 麻醉科,河南 漯河 462300)

股骨颈骨折(FNK)为骨折常见类型,多发于老年人,严重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人工股骨头置换术(BFHR)为其主要治疗方式,麻醉可为手术创造条件。研究指出,高龄FNK患者往往合并高血压、骨质疏松等慢性疾病,身体条件较差,手术风险较大[1]。以往多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麻,穿刺操作失败率较高,麻醉用量较大,对患者刺激性较强,术后恢复较慢[2]。超声引导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麻可提高定位准确性,提高穿刺成功率,降低局部麻醉用量,有助于减轻麻醉对机体的影响。本研究探讨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麻对股骨颈骨折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4月至2019年4月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高龄FNK患者,按照麻醉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男19例,女26例;年龄为80~89岁,平均(83.92±1.05)岁。观察组:男20例,女25例;年龄为81~92岁,平均(84.17±1.26)岁。两组一般资料均衡可比(均P>0.05)。本研究经漯河市郾城区人民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X线片确诊为FNK;(2)年龄≥80岁;(3)无其他严重系统疾病;(4)有独立自主意识且沟通能力较强;(5)拟行BFHR;(6)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心肺功能不全;(2)不能耐受手术;(3)麻醉药物过敏史。

1.3 治疗方法两组均禁食禁饮,常规心电图、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路,给予面罩吸氧,行BFHR。对照组行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罗哌卡因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麻,取健侧卧位,于L3~L4间隙开3~4 cm口为穿刺点行腰丛阻滞,通过神经刺激仪进行定位,小腿上安置电极,初始电流为1 mA,穿刺成功(股四头肌收缩)后调低电流为0.3~0.5 mA,注入33 g·L-1罗哌卡因(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53780)20 mL;于髂后上棘、股骨大转子连线中间位置向下3 cm为穿刺点行骶旁坐骨神经阻滞,在神经刺激仪定位下进针,穿刺成功(足背伸、足趾屈)后注入33 g·L-1罗哌卡因15 mL;然后予以依托咪酯(江苏盛迪医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4659)0.3 mg·kg-1,阿曲库铵(浙江仙琚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198)0.15 mg·kg-1,地塞米松(鼎复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797)10 mg,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256)0.25~0.5 μg·kg-1行喉罩全麻,设置氧流量为2 L·min-1,潮气量为6~8 mL·kg-1,呼吸频率为每分钟9~12次,吸呼比1∶2,术中以每小时4~6 mg·kg-1泵入速率持续泵注丙泊酚(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33360)维持麻醉。观察组行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麻,取健侧卧位,穿刺点同对照组,通过神经刺激仪辅助定位,采用LOGIQe 4C-RS彩色多普勒超声仪(美国GE公司)以3.5~5.0 MHz超声探头反复扫描神经丛位置,于超声引导下进针,罗哌卡因腰丛扫描位置为后腰,坐骨神经阻滞扫描位置为坐骨结节、股骨大转子连线的中点,喉罩全麻方式同对照组。

1.4 麻醉效果评价标准术中不存在疼痛感为优;术中存在轻度疼痛,需追加少量镇痛、镇静药物为良;术中疼痛剧烈,需追加大量镇静、镇痛药物为差;麻醉优良率=(优例数+良例数)/总例数×100%。

1.5 观察指标(1)麻醉优良率。(2)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包括诱导前(T0)、切皮即刻(T1)、手术开始后20 min(T2)、手术结束时(T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3)术后睁眼时间。

2 结果

2.1 麻醉优良率观察组差1例,良18例,优26例。对照组差8例,良19例,优18例。观察组麻醉优良率[97.78%(44/45)]高于对照组[82.22%(37/45)](χ2=4.444,P=0.035)。

2.2 HR、MAP水平T0时观察组HR、MA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观察组HR、MAP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T0、T1、T2、T3时HR、MAP水平比较

注:与同组T0比较,aP<0.05;与同组T1比较,bP<0.05;与同组T2比较,c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dP<0.05;HR—心率;MAP—平均动脉压。

2.3 术后睁眼时间观察组术后睁眼时间为(5.83±1.04)min,短于对照组的(8.24±1.17)min(t=10.328,P<0.001)。

3 讨论

高龄人群常伴有骨质疏松、骨强度下降、髋周肌群退变等疾病,极易发生FNK,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老年患者多无法耐受传统全麻,手术风险较大[3]。

以往多采用神经刺激仪引导下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麻,穿刺失败率较高,麻醉用量较大,对患者刺激性较强。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麻具有麻醉风险小、恢复快等特点,可为手术提供条件,有助于手术顺利进行[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术后睁眼时间短于对照组,表明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麻可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于素丽等[5]研究显示,超声引导下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麻对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影响较小,患者术中应激反应较轻。本研究中,T1、T2、T3时观察组HR、MAP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波动幅度小于对照组,表明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麻对高龄FNK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与其研究结论相符,分析原因与超声引导可提高穿刺准确性有关。值得注意的是,腰丛麻醉时应确保针尖刺入位置为神经走行的肌肉间隙,手术期间可根据药物扩散情况调整针尖位置,确保药液有效包绕神经。

综上,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复合全麻应用于高龄FNK患者,麻醉效果较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可促进患者术后恢复。

猜你喜欢

腰丛优良率卡因
右美托咪定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胫腓骨骨折病人镇静效果及苏醒质量的影响观察
芬太尼与曲马多复合罗哌卡因骶管注入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对比
利多卡因、奥布卡因与丁卡因在喉镜诊疗中表面麻醉效果的系统评价Δ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分析舒芬太尼、盐酸罗哌卡因在无痛分娩中应用效果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探究左旋布比卡因的临床药理学和毒性特征
探讨超声引导腰丛—坐骨神经阻滞在老年患者单侧下肢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超声联合神经刺激仪定位腰丛—坐骨神经阻滞用于危重患者下肢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