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某型飞机驾驶杆“抖动”故障机理分析

2020-04-12姚久新王炳辉张凯

航空维修与工程 2020年10期
关键词:阻尼受力分析

姚久新 王炳辉 张凯

摘要:驾驶杆“抖动”故障隐蔽性强、危害性大,故障原因很难准确判定。本文结合飞机操縱系统工作原理,从助力器设计制造角度,进行滑阀回中及活塞阻尼受力分析,分析可能造成驾驶杆抖动的故障机理,为准确判断故障原因及正确处置提供参考。

关键词:抖动;滑阀;阻尼;受力分析

Keywords:jitter;slide valve;damp;force analysis

飞行员反映某飞机空中多次出现驾驶杆纵向操纵“抖动”故障。具体现象是:纵向操纵驾驶杆时,偶尔有杆力变化不均匀感觉;当操纵驾驶杆到某一位置时,可感觉到驾驶杆有明显纵向抖动。地面检查飞机纵向操纵系统,无明显可感间隙,快速推拉驾驶杆时能感觉到有杆力变化不均匀现象。

1 助力器工作原理分析

该型飞机纵向系统装配的是双腔随动式无回力液压助力器。飞机驾驶杆通过操纵拉杆与摇臂D相连,通过操纵摇臂D移动助力器内分配机构中的滑阀,进而控制飞机水平尾翼的偏转角度(见图1)。

当向任意一侧移动摇臂D时,因活塞杆(9)未动作,摇臂D形成绕A点转动的A模式,带动主滑阀(3a、3b)相对副滑阀(4a、4b)产生位移,沟通油路使液压油进入外筒(8)内,活塞杆在液压作用力下与摇臂D上的B点同向移动,进而通过摇臂C带动飞机水平尾翼发生偏转。

当操纵分配机构使油路沟通时,活塞杆(9)移动,带动水平尾翼持续偏转。当操纵驾驶杆使摇臂B点停止运动时,由于分配机构内油路尚未关闭,活塞杆(9)还会继续移动,使摇臂D的转动轴由A点移到B点,摇臂D形成绕B点反方向转动的B模式,进而带动主滑阀(3a、3b),使分配机构内油路关闭、活塞杆(9)停止动作,水平尾翼保持在某偏转角度状态。

为保证助力器工作的可靠性,在分配机构上设置了主、副滑阀。主滑阀直接与传动杆连接,根据飞行员动作调配油路沟通的大小及方向。副滑阀作为备份余度,当主滑阀被异常卡滞或摩擦力超过副滑阀起始动作力时,接替工作以保证平尾操纵系统的应急工作。

2 助力器滑阀回中受力分析

当分配机构滑阀出现异常卡滞故障时,驾驶杆力会变化不均,可能导致驾驶杆出现“杆重、自走、抖动”等异常现象。下面结合助力器内部构造(见图2),具体分析滑阀回中立位时驾驶杆力的变化情况。

摇臂组件向左移动时,带动滑阀向右移动,活塞杆在液动力作用下伸出。当滑阀开至最大开度时,活塞杆速度也达到最大值。在这个过程中,活塞杆需克服系统摩擦力和回油压力,如果忽略阀口和管路的压力损失,则有:

3 缓冲活塞阻尼受力分析

助力器结构设计中,在操纵摇臂与滑阀的连接处配置了起阻尼作用的缓冲活塞(2a、2b),一方面可避免滑阀被干扰振动而引发助力器误操作,另一方面也保证了摇臂控制滑阀移动过程中的稳定。

缓冲活塞与支臂之间有环形阻尼缝隙(c=0.2mm),长度为7mm。缓冲活塞左右两腔通过环形阻尼缝隙相连,左腔为封闭腔,右腔与回油路相通,两腔均充满油液。当滑阀在缓冲活塞带动下向右移动时,左腔容积变大,右腔容积变小,右腔中的油液经环形缝隙(c)流入左腔,实现阻尼作用,提高助力器操纵的稳定性。

以缓冲活塞为受力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4所示。

当阀口由右向左移动时,阀口开度减小,在系统流量不变的情况下,油液流速变快,瞬态液动力Fi与滑阀移动趋势相反,有:

由式(9)可知,流量q与缓冲活塞环缝几何参数和两端压差成正比,与滑阀移动速度、阀口通流面积成反比。在助力器长期工作过程中,由于部附件内部磨损造成环缝几何参数变化不均、异物卡滞造成滑阀移动速度不均、副滑阀参与工作造成阀口通流面积骤变等因素,均有可能造成流量q不平稳,从而引起稳杆力变化不均,手扶驾驶杆时会有抖动感。

4 外场维护的针对性措施

4.1 助力器外场维护措施

1)严格落实液压系统防污染和周期性颗粒度检测措施,当系统污染度超过规定值时,应立即冲洗助力器或返厂分解检查。

2)当飞机发生液压泵推力球轴承磨损、活塞及滑靴剥离脱落等故障造成液压系统污染时,应彻底清洗飞机各系统管路、部附件、油滤及助力器进口油滤等。

3)在使用过程中,应经常观察助力器的工作情况,要特别注意液压系统的清洁度以及助力器的密封性。

4)发现助力器密封失效或工作不正常时,需将助力器拆下送制造厂或大修厂进行检查和修理,严禁在外场分解检查助力器。

5)每隔6±1个月,应检查助力器的运动链确定无滞涩,并对运动链中的各轴承进行注油润滑。

6)通过助力器安装窗口查看助力器的密封情况。在使用过程中,活动密封处允许有肉眼可见的油膜积聚,但不允许滴落;静密封处不允许有肉眼可见的油膜。

7)日常维护中,结合发动机试车、飛机加压或进行液压系统周期性工作时,检查助力器,其工作应平稳,无冲动、滞涩现象。

4.2 新助力器装机的措施

1)在操纵系统安装调试过程中,严禁敲击和碰撞液压助力器,尤其是活塞杆部位。

2)助力器操纵系统拉杆、摇臂等活动关节安装紧度应适宜,全行程范围内与周边附件、隔框不得有干涉行为。

3)将助力器装机完成后,地面加压检查助力器工作应平稳,无冲动、滞涩现象,外部密封性应良好;驾驶杆处于前、后极限位置时,助力器活塞杆两端应有不小于1mm的剩余行程。

4)当发现助力器工作不匀缓时,应检查和排除液压系统内空气和气塞,并再次检查助力器操纵传动系统是否仍有紧涩、卡滞、间隙和杆力过大现象。若仍有疑点,应将机件返厂检查。

4.3 清洗助力器进口油滤时的措施

1)清洗人员应佩戴医用橡胶手套,同时使用放大镜观察油滤是否破损,并采取措施防止杂质从外部带入助力器内部。

2)使用清洁的非乙基汽油清洗,彻底清除固体微粒和其他脏物。

3)当发现有体积较大的脏物如金属粒、橡胶粒等,或因极度脏污致使油滤破裂时,必须将助力器返回制造厂或大修厂进行分解检查修理,并彻底清洗飞机液压系统。

4)若清洗维护时造成油滤破裂,必须更换油滤备件。

5 空中“抖杆”故障处置建议

当空中出现“抖杆”故障时,建议飞行员采取以下措施:

1)紧急稳杆。当飞行员感觉到驾驶杆有杆力不均或“抖杆”现象时,应立即稳住驾驶杆,防止驾驶杆抖动力形成对飞机的正向增益操纵,引起飞机姿态异常变化。

2)立即报告塔台,保持飞机平飞,驾驶杆回到中立位置后,小幅度操纵驾驶杆,感觉飞机姿态随驾驶杆位移的变化情况,初步判断飞机故障情况和影响后果。

3)在飞行指挥员的协助下,迅速返航着陆或备降。

参考文献

[1]郭汉堂,等. 飞机构造学[Z].空军第一航空学院,1995.

[2]程明学,侯祖伟,杜来林,宋晓军,等. 飞机液压系统故障诊断[Z].空军第一航空学院,1999.

[3]王建航,孙浩,等. 飞行原理[Z].空军第二飞行学院,2007.

作者简介

姚久新,工程师,主要从事飞机试飞工作。

王炳辉,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飞机航线维修工作。

张凯,工程师,主要从事飞机航线维修工作。

猜你喜欢

阻尼受力分析
高速列车可变阻尼抗蛇行减振器适应性研究
掌握截面法,打好力学坚实基础
初中物理力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对策
薄铝板敷设阻尼层声学性能研究
过山车中心轴装配新方案
受力分析法在初中力学中的应用
民用飞机标准爬升剖面性能计算
带刚性伸臂减震层高层结构抗震性能对比与分析
ABAQUS/Explicit分析中的阻尼
位移谱阻尼调整系数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