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历史唯物主义人学批判
2020-04-12杨珍妮
杨珍妮
[摘 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日益增长,更加关注自我生命价值的实现。影片以哪吒对抗天命、探寻自我的历程为主线,启发当代人领悟自我主宰生命的意义,对现代社会主体性意识的觉醒有一定教育意义。但总体来看,《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下简称《哪吒》)是一部诠释当代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作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对《哪吒》中的存在主义思想进行批判分析,从“现实的人”和“实践的人”两个层面,帮助人们厘清存在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区别,在“人的本质”问题上真正走进马克思主义。
[关 键 词] 历史唯物主义;存在主义;实践;批判
[中图分类号] J90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3-0074-02
近日,国产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热映引起大众的广泛关注。从影片中的各种情节来看,《哪吒》可以被归为存在主义的文学作品。原因表现在哪吒出场的荒诞戏谑性契合了“人是被抛在世界上的”海德格尔式的表达;主题曲中“不认命就是哪吒的命”又颇有加缪的西西弗式反抗的影子;而电影中的配角如村民呈现的群氓现象凸显了哪吒反抗魔丸命运的艰难,也颇有“他人即地狱”的萨特存在主义的感觉。诚然,贯穿电影的主线“我命由我不由天”诠释的是存在主义思想鼓舞人心。但是,与历史唯物主义相比,存在主义中不免带有抽象的特点,在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回答上解释力终究不足。本文借影片中人的本质实现为素材,批判《哪吒》中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想,透过《哪吒》更深刻地理解历史唯物主义。
一、“现实的人”批判“抽象的人”
(一)哪吒出场的“天命”是客观存在,而非荒诞无稽
回归影片,哪吒的出生被看成是荒诞的,灵珠被盗就是对“天命”的嘲讽,这较多体现了海德格尔认为人是被抛在世界上的观点。正因为天命是荒诞的,所以要反抗天命。“我命由我不由天”是对“上帝死了”之后人的主体性的确认。基于此,《哪吒》体现了萨特式“存在先于本质”的人学观。当然,在此问题上也有黑格尔式“本质先于存在”的论断。但是二者从逻辑上的矛盾都是不证自明的。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二者是事物的一体两面,不存在先后的问题。诚然,影片肯定了人的存在特别是反抗天命对人的生成意义,但还需要我们用时空的思维更深刻地把握。从现实性上讲,哪吒的出生这一事件是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发生的客观存在。历史是社会的纵线条,社会是历史的横切面。从灵珠和魔丸被阴差阳错地掉包,哪吒的出生成为元始天尊、太乙真人、申公豹、李靖、李夫人等这个时代的社会性、历史性的产物,这些所谓的“天命”都是不以哪吒的意志为转移的。
(二)哪吒反抗“天命”的环境是客观存在,而非主观捏造
小小的陈塘关呈现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网。陈塘关的村民流露出的群氓现象,从哲学视角来看颇有萨特存在主义之“他人即地狱”的意味。即将外部环境作为人抗争的对立面,哪吒的反抗,突出存在主义的价值目标在于否定人自身之外的预设,只在人自身。就此而言,影片有抽象的人性观和个人英雄主义的色彩。但是,如果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需要对百姓辩证地看待。如百姓对好官李靖衷心爱戴,对哪吒救下陈塘关感激下跪。可见,不能纯粹将百姓看成群氓,人民群众终究是历史的创造者。哪吒对命运的反抗必然置身于特定的社会历史环境中,必然受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
正如马克思所言“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关系的总和”,即人的本质不单单由自己主体能动性的创造,还要存在于社会历史条件中,比如经济基础、文化上层建筑、观念上层建筑等。个人只有顺应历史潮流,以人民为中心,才能真正实现个人价值。存在主义在价值论上强调个体对命运的反抗,而历史唯物主义在价值论上强调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哪吒打败了龙族熔化了巨冰,以及哪吒冲上去“以身试电”抗住了天雷。哪吒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也实现了社会价值,而哪吒个人价值的实现必然是与社会价值实现相统一的。
二、“实践的人”批判“直观的人”
历史唯物主义视野中的“人”是基于实践范畴来理解的,在历史唯物主义的人学理论诞生之前,人们对“人的本质”的探寻经历了由“这物是什么”到“人是什么”思维方式的转变。
(一)人的本质是对象性的存在
最典型的是斯芬克斯之谜中对这物是什么的提问。直到黑格尔把人的自我产生看成是过程,对象化即是失去对象,把对象性的人理解为自己劳动的结果。
(二)人的本质是主体性的存在
如柏拉图认为人是没有羽毛的两条腿动物。不可否认,这意味着人的自我意识的觉醒,但人不是恒定的存在物,而是可以不斷塑造自身的生成和进化的存在物。
(三)实践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的人学观扬弃了以往单纯对人做抽象直观的理解,而是诉诸实践来理解人的本质,将提问方式由“这物是什么?”和“人是某物”转变为“人是什么样的?”人的生产方式和产品,就是个人本质发展的呈现。回归影片,哪吒是魔还是仙,不是天命规定的,而是由他自由自觉的“劳动”或实践的性质即他自主地反抗天命的斗争表现的。哪吒在探寻自我的过程中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随着实践不断变化的。由开始活在村民的成见中自暴自弃,到后面“我自己的命自己扛”的自我意识萌发,在天雷降临之前,申公豹告诉他真相后,解开乾坤圈挣脱约束,魔性被释放。这是自我意识萌发后打开了“潘多拉的魔盒”,当得知父亲要用换命符替自己承受天雷,人性的呼唤让他去除了魔性,恢复了理智。正是这一步步与外界互动的实践,展现了哪吒探寻自我的历程。
影片最后太乙真人说:“人是否能够改变命运,我不晓得。我只晓得,不认命是哪吒的命。”存在主义者加缪登场。加缪用西西弗推石上山的神话来比喻这种反抗。西西弗因得罪众神被罚将巨石推向山顶,但巨石反复滚落,西西弗反复推上去,永无停顿。这种理解和历史唯物主义相比终究是相形见绌。历史唯物主义将人的本质诉诸实践,认为每个人的命都不是既定不变的,也不是由上帝预先设定的,更不是由主观的精神先验决定的,而是必须要通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来塑造的。当人对自身诉诸实践来理解时,答案既是确定的,又不是不变的。人的命运是随实践活动不断塑造的。总之,这种“不认命”必须基于一个前提,即人的实践活动。
三、《哪吒》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意义
“谁知道我们该梦归何处;谁明白尊严已沦为何物;是否找个理由随波逐流或是勇敢前行挣脱牢笼;我该如何存在”,正如歌词所唱,市场经济的喧嚣浪潮在给人们带来物质富足的同时,也催生了人们探寻自身生命意义的需要。人的存在不能缺少历史感,人的价值必须在社会价值中得以实现,人的意义在于“自我革命”。
(一)人的存在不能缺少历史感
人首先存在着,遭遇他们自身,出现在世界之中,然后再规定他们自己。我们首先只是存在,然后我们也不过是成为我们自己把自己造就成的东西。存在主义认为“人是被抛在世界上的”,人是自己造就自己。从此意义上,“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存在主义呐喊中暗含着历史虚无主义的思想。个人如果丧失记忆就会迷失自我,存在主义会使人们在价值追求上丧失历史感。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消费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侵蚀了很多人的思想,使一部分人丧失了历史感,从而成为历史长河中及时行乐的碎片,这对我们国家和民族的发展是极其可怕的。“欲灭其国,必毁其史。”当前我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历史给每一个中国人留下光荣的历史使命。此刻,加强人民群众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认同,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实践来粉碎历史虚无主义显得尤为重要。
(二)人的价值须在社会价值中实现
“人就是人的世界,就是国家,社会”。从唯物史观的视角来看,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必将是统一的。个人理想寓于社会理想之中,在实现社会理想的奋斗中实现个人理想。影片中哪吒和敖丙虽是一对矛盾体,但二者在探寻本真自我的过程中,都体现了人生价值需要在社会价值中实现的道理。哪吒虽是魔丸,但有父母的关爱和教导,改掉魔性,最终拯救百姓于水火之中。敖丙虽是灵珠,但背负着整个龙族的希望,为了不让龙族偷灵珠事件暴露选择冰压陈塘关,但最终还是找回了自己的初心。回归当下,人的价值实现需要与历史同行、与国家同行、与人民同在。特别是作为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更要时刻牢记“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而影片中有很多角色是中国共产党党员需要引以为戒的。太乙真人的糊涂、龙王的政治野心、元始天尊的拖拉作风都是忘記自己初心和使命的反面典型。
(三)人的意义在于“自我革命”
正如马克思所言:“最发达的语言和最不发达的语言共同具有一些规律和规定,那么,构成语言发展的恰恰是有别于这个一般和共同点的差别。”人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就是由自身的特殊性和具体性决定的,而这种区别是靠“自我革命”的。影片中“我命由我不由天”突出了存在主义在价值论上的个体性。但是,历史唯物主义在价值论上更加强调人与社会的统一,更加辩证地看待“自我革命”的意义。就人的生命活动具有自由自觉的性质而言,人的本质是一般的,但每个人自由自觉程度的改变却是个别的。人生没有现成的意义,唯有自己去创造。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39.
[2]林剑.论马克思实践唯物主义人学理论的深刻革命[J].哲学研究,2006(9).
[3]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M].周旭良,汤永宽,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3.
编辑 王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