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育实践活动实施课程化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020-04-12马伟力王萍萍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0年13期
关键词:美育舞蹈素养

马伟力 王萍萍

[关    键   词]  美育;实践活动;现状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0)13-0018-02

小学美育实践活动课程化管理,指的是对小学所开展丰富多元的美育实践活动进行规范的“课程化”管理,也就是说将活动纳入课程范畴,纳入学校教学计划,以此促进学校美育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本文通过课题研究实践,提出应提高对美育育人功能的认识、将美育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表、制定美育实践活动的课程标准等对策,以落实国务院及福建省美育文件中对美育实践活动课程化管理的要求。通过在小学美育实践活动中实施课程化管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进入新时代,党中央和国家对学校美育工作有了新的指示与要求,出台了一系列美育文件,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指出要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他在给中央美术学院老教授回信中还强调:“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本质的深层次认识,指明了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前进方向。通过对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国务院、教育部、福建省的美育文件精神的学习领会,我们明晰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应贯穿大中小幼各学段,一以贯之地开展“五育并举”。学校美育工作的開展,是在美育教学和活动过程中,以美的内容与方式,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使得审美视野下的教育工作更具文明、高雅、和谐的人文魅力,也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学校美育课程体系包括艺术课堂教学、艺术实践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三个方面,而艺术课堂教学中,要开展以艺术课程为主体的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而且要融合于各学科教学中;在美育实践活动方面,应开展面向全体学生、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多类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丰富了校园文化内涵,推进了校园文化建设。舞蹈是小学美育实践活动中很重要的活动形式,基本每个小学都会开展舞蹈的排练与训练,在学校的艺术节及各类演出中都会有舞蹈节目。舞蹈是全面教育,它使学生的身心、情感在舞蹈中获得滋养、熏陶和锻炼,舞蹈让学生感受到形体的美、韵律的美、音乐的美,让人由内至外发生改变;舞蹈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可以陶冶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习舞蹈,可以促进学生对艺术的全面认知,通过舞蹈训练,学生的体态、仪表、身体素质得到提升,他们的性格与思想、坚韧有毅力的品质得到培养,促进人格完善。

一、美育实践活动课程化管理的必要性

小学美育实践活动课程化管理,是指在小学开展了数量多、种类丰富的美育实践活动的前提下,对开展的实践活动进行规范的“课程化”管理,将活动纳入课程,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具体表现在将活动场地、活动器材、活动内容、活动步骤以及指导老师的课时“课程化”,对艺术类教师组织活动、排练指导的工作量予以认可。

(一)构建丰富优质美育课程的需要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构建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开设丰富优质的美育课程。学校美育课程主要包括音乐、美术、舞蹈、戏剧、戏曲、影视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开设音乐、美术课程基础上,有条件的要增设舞蹈、戏剧、戏曲等地方课程;中小学校应以班级为基础,开展合唱、校园集体舞、儿童歌舞剧等群体性活动;鼓励和引导高校艺术专业教师、艺术院团专家和社会艺术教育专业人士到中小学校担任兼职艺术教师,开展‘结对子、种文化活动。”从以上文件可以看出,实施美育活动的课程化管理,更进一步地在小学设置舞蹈、戏剧等课程,符合国家美育文件精神的要求,是构建丰富优质美育课程的一项重要内容。

(二)激发美育教师积极性的需要

将舞蹈组织和排练指导等美育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进行课程化管理,课时计入工作量,对于他们评先评优、职称评定方面有实质性的作用,既有利于提高艺术教师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和组织活动的能力,激发教师在美育实践活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有利于提高美育实践活动质量,促进学校美育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

二、小学美育实践活动实施课程化管理的现状分析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15〕71号),以及《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改进和加强学校美育工作的实施意见》(闽政办〔2016〕69 号)中,都明确指出要“实施美育实践活动的课程化管理。美育实践活动是学校美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要纳入教学计划,实施课程化管理;各级各类学校要贴近校园生活,根据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积极探索创造具有时代特征、校园特色和学生特点的美育活动形式。要以戏曲、书法、篆刻、剪纸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为重点,形成本地本校的特色和传统”。近年来,通过美育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审美与人文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已成为教育行政部门、学校的共识,并得到社会、师生、家长的关注重视,学校里组织了合唱团、乐团(管弦乐、管乐、民乐)、舞蹈队、鼓号队等,学生的参与面广,积极性高,丰富多元的美育实践艺术活动在小学蓬勃发展。但目前,还鲜有学校将这类小学美育实践活动纳入学校美育课程建设体系中,实施课程化管理。

三、小学舞蹈实践活动实施课程化管理的对策

(一)提高对美育育人功能的认识

学校要提高对美育育人功能的认识,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1]。舞蹈能开发学生的大脑,激发潜能,帮助学生在实践中发散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精神,培养他们稳定从容、坚韧不拔、积极向上的心理素质。我们发现,参加美育实践活动,特别是积极参与舞蹈训练与实践活动的学生,有着更优雅的气质、更细腻的情感表达、更优美的肢体和更高的审美品位,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二)将美育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

美育活动是一门实践性的课程,学校对美育活动进行课程化管理,就必须将本校开展的各类美育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进入课表、记入课时,建议可设置为每周2~4节。而艺术教师进行教学计划设计的时候,也要把实践活动也纳入计划中,进而提高课程开展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了保障课程的顺利推进,学校还应结合校园美育环境的建设,建设符合标准的美育活动室,配备符合课程需求的设备,明确课程的活动场地、活动器材。教师应该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每学期舞蹈实践活动的教学大纲,明确学习内容和进度安排。

(三)课程选用的主要舞蹈形式

从培养学生审美与人文素养的角度来实施学校课程中的舞蹈教学,一般可以选用少儿舞蹈、集体舞、民族民间舞、游戏舞蹈等[2]。少儿舞蹈因贴近学生日常学习和生活,表现少儿天真烂漫的个性,符合孩子们爱动爱跳的特点,也符合少儿阶段是通过感知和表现来认识事物的心理特点,所以受到学生的喜爱;集体舞蹈可以提升学生的集体和团队意识,在一起舞蹈中,消除学生的紧张和孤单感,让学生更有自信心来表现和参与;以游戏形式为主的舞蹈,动作来源于生活中的形象和模仿,可以边歌边舞、进行即兴较为自由的创编;民族民间舞的学习可以在形体课的基础上进行,通过几个代表性少数民族舞蹈的学习,如学习简单的维吾尔族、傣族、蒙族、藏族的主要舞蹈动作,让学生在不同动律、不同体态中体会、了解我國各民族的民俗习惯,有比书本知识更为直观的体验和感受。

四、结语

小学美育实践活动实施课程化管理,将推进学校美育实践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提升教师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与人文素养。各级各类学校应明晰思想,提高对美育育人功能的认识,面向全体学生,以育人为本,采取将美育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表、制定美育实践活动的教学大纲、选择合适的实践活动形式等对策,以落实国务院及福建省美育文件中对美育实践活动课程化管理的要求,提高美育教学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美育人、以文化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Z].国务院办公厅,2015.

[2]王萍萍,王福阳.小学艺术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编辑 张 慧

猜你喜欢

美育舞蹈素养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舞蹈课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美育教师
雪地上的舞蹈
卷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