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与高校全方位育人
2020-04-12刘海媛
刘海媛
摘 要: “课程思政”的提出和推进,是增强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的积极探索,开拓了全方位育人的有效实现途径。在“课程思政”推进中,要努力协调好学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建立联动机制。三者之间的关系协调不好,“课程思政”会失去和谐,使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价值引领相互分割。
关键词: 高校 课程思政 全方位育人 实现路径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主要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必须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拥护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高校在培养人才的过程中,一定要以“课程思政”为抓手,建立全方位育人的长效机制,坚持将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中,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
一、“课程思政”的内涵及意义
2017年,教育部印发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提出加强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各类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梳理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载的思政教育功能,将其有机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
“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它的提出为高校育人提出了明确目标,即高等教育不能只侧重于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对高校教师来说,“教书”是工作内容,“育人”是工作目标。
二、“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全方位育人现状
1.已取得的成果。
在“课程思政”的提出和实践历程中,上海市各高校走在前列,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为其他高校提供了宝贵经验。首先,上海高校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引领作用,以思政课育人为主阵地,带动其他课程发挥协同育人功能,建立了一定数量的高校示范马院,将思政课程建设成重点学科,稳固思政课程育人的主渠道地位。其次,上海高校根据本校特色、办学优势,结合时代发展现状,率先改革思政课程,推行“中国系列”课程,更加明确学生德育目标,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统培养。最后,上海各高校对所有课程都进行了“课程思政”改革,即在各类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教师在教书过程中更加强化育人目标,培养有才有德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近几年,按照国家相关部门的统一部署,全国各高校迅速改革与落实“课程思政”。主要成果体现在学校层面有了统一的要求,教师思政意识有了一定的提高,各类课程进行了改革,融入了思政元素,建设了大批国家级、省级、市级精品课程,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与推动作用。
2.存在的问题。
由于办学特色、办学层次、办学优势各有不同,各高校基于“课程思政”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的实施过程中会遇到不同的问题,共同问题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些学校重视程度不够
推进“课程思政”,实现全方位育人目标是牵涉高校全局的大事,处于摸索阶段,需要高校党委领导班子有明确的责任目标,有完善的顶层设计。如果各部门责任不明确,就会出现互相推诿或者“各管一段”的局面;如果没有完善的顶层设计,就会使各个部门和各个课程的教师无从下手,使“课程思政”变成空谈。
(2)一些师生对“课程思政”的认识不够深刻
由于“课程思政”处于摸索阶段,因此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还比较欠缺。有的人认为,“课程思政”是把所有课都上成思想政治课;有的人认为,在专业课课堂上加入思政元素会影响专业知识教学。这些看法都是片面的,主要是由于一些教师缺乏相应的理论水平和价值引领能力,不能改进教学方式,学生不能得到很好的引导,因此对“课程思政”的认识有偏差。
(3)一些學校不同课程“各自为政”,尚未形成体系
各学科推行“课程思政”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没有形成完整的育人体系,导致出现教学资源重复浪费、思政教育无法实现全覆盖、思政元素融入教学“过多”或“过少”等问题,缺乏系统的课程设置。比如在教学中,一个热门的话题会被多个教师作为“课程思政”的案例融入课堂中,由于教师解读角度不同,学生产生疑惑,因此达不到各学科“协同育人”的效果。
三、以“课程思政”推进高校全方位育人的实现路径
1.做好顶层设计,用制度推进“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
各高校应该从学校层面提高政治站位,高度重视“课程思政”,将其看作高校育人的重要途径与长远目标,推进各部门形成严谨的制度。
(1)建设合理的考核奖惩制度
在对教师的年度考核中,将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总体评价、学生思想修养与科研成果、教学课时量结合起来,建立监督机制、反馈机制,杜绝“唯科研论”“唯论文论”“唯知识论”,将教师“育人”的表现加入考核中。具体可以采取学生打分、座谈,教学督导组检查教师的教案、课件、进入课堂听课等方式督促教师实施“课程思政”,将教书与育人很好地结合起来。对于在课堂上发表有悖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不当言论的教师,实行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对于获得市级、省级、国家级道德模范、先进楷模称号的教师,进行宣传和表彰,以榜样的力量感染学生,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怀。
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考核制度,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增强使命感,统一教师的思想和行为,不断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2)健全教师培训制度
高校教师是否拥有高度的政治觉悟、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直接关系到高校育人水平的高低,高校应该对新教师进行岗前培训,对在岗教师定期培训和重点帮扶,提高教师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觉悟、理论水平、思想道德水平,要解决一些教师对于“课程思政”理念理解不到位或者对于如何进行“课程思政”存在疑问等具体问题。通过长期培训和规范课堂言行,教师更加明确育人任务,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逐渐掌握“课程思政”的具体操作模式,增强课程思政实践能力,在课堂上更加得心应手。
2.淘汰“水课”,用“金课”推进“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
(1)“课程思政”建设的成效在学生,全方位育人最终的效果体现在学生的成长上。课程建设要围绕“学生为中心”的发展与建设理念,针对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有的放矢地设计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保证“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提高全方位育人水平。
(2)要根据课程特点、专业特色,淘汰一批“水课”,建设一批“课程思政”试点课程。有层次地打造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要从课程建设入手,修订课程标准、落实教学单元设计、改变考试模式,在从教学到考核的各个环节加入思政元素,体现育人要求。
3.协调多方力量,用合力推进“课程思政”全方位育人。
(1)课程间加强合作,形成育人体系
教书育人是全方位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育的核心要求。高校课程的组成部分主要有专业课、公共课和选修课,除此之外还有社会实践和实习等重要环节,“课程思政”应该做到不同种类的课程和实践实习全覆盖,形成“大思政”格局,实现高校全方位育人目标。
为使不同课程形成合力,高校应该建立系统的“课程思政”案例库,以经典案例为基础,及时跟随时事充实新案例,由思政课教师归纳案例中的思政点,准确提取思政角度,既可以丰富讲课的案例资源,避免“各自作战”耗时耗力,又能保证教师在教学时不会偏离思政轨道。在学生参加校内外实习实践时,指导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树立“四个自信”,培养“工匠精神”和爱岗敬业的品质。
(2)课堂内外合力,进行隐性育人
高校育人不仅依靠课堂上的显性育人,还要发挥校园各方面的隐性育人作用。比如校园文化建设、组织宣传建设、建筑环境建设、志愿活动建设等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可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导学生发展积极向上的思想价值观念。高校各个部门如学生處、宣传部、校团委、组织部等应在工作中融入思政元素,在为学生服务、组织学生活动、指导学生择业等各个环节发挥育人功能,与课堂教学形成呼应。高校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可以锻造高效的管理机制和育人机制,有效整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四、结语
教书育人是所有高校的核心立足点,由于学科分布、师资力量、学生层次等方面的不同,每所高校都应该制定科学可持续的实施方案。需要学校领导正确决策、各个部门加强配合、教师与学科间协作,对教学实践形成可操作性指导方案,建立系统的“课程思政”素材库,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核心内容,整体、科学、有序地融入各学段、各学科中,增强德育实效性,实现高校全方位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池晶,杨宇龙,王子琪.“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育人体系构建研究[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20(3):225-226.
[2]高宁,张梦.高校“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要矛盾及解决思路[J].北京教育,2020(3):43-45.
[3]葛清清,苏国红.“三全育人”的内涵与内在逻辑[J].皖西学院学报,2020,36(01):27-31.
[4]何冰.“课程思政”在培养大学生人生观过程中的现实价值与实践路径[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报,2020(2):59-61.
[5]江南.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的构建[J].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20(1):77-80.
[6]孔标.“大思政”格局下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落实研究[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0,39(3):179-182.
[7]李国娟.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牢牢把握五个关键环节[J].中国高等教育,2017(15):28-29.
[8]王茜.课程思政下高等院校育人工作融入专业教学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研究,2020(3):121-122.
课题项目:河北省沧州市2020年度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全方位育人路径研究》(20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