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背景下中职院校德育课程的反思与优化

2020-04-12周君英

文教资料 2020年28期
关键词:大数据背景中职院校

周君英

摘   要: 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响应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工程”号召,落实《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正视网络飞快发展的背景,中等职业院校的德育课程需要进一步完善,以适应时代发展。本文剖示中职院校德育教育课程现状及存在问题,就如何优化德育课程提出意见。

关键词: 大数据背景   中职院校   德育教育课程    疫情防控期间

一、一些中等职业院校德育教育状况

近年来,由于普通高中升学比例的提高,加上社会对各层面人才的需求扩大,中等职业学院招生数量扩大,一些单位要求降低。中职院校的学生,多为初中成绩不理想或中考分数达不到高中录取分数线者。互联网和手机的发展给中等职业院校教育带来了问题,一些中职学生沉迷于虚拟网络游戏中,注重娱乐忽视学业。由此可见,改善中等职业院校教育环境,完善中等职业院校德育课程刻不容缓。

二、一些中等职业院校德育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

1.计划空洞,脱离实际。

某些中等职业院校浮于表面,过分注重学生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德育发展,制订的计划空洞。对教师提出空泛的工作目标,对学生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在不考虑切身体会和精神层面感受的情况下,忽视社会发展趋势,一定是空洞的。部分中等职业学校把德育教育课程简化为娱乐课程,教育效果自然不佳。

2.忽视学生的学习特征和自身条件。

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跳跃性比较强。过于哲学化的理论知识,不易被学生消化。另外,中职学生的思维已经趋向成熟,随着交往的人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与外界接触的机会越来越多。如果单纯地向学生注入课程理论知识,容易使学生感到隔膜。由此可以看出,进行正确的德育教育、安排科学的德育课程,对于中职学生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

3.对德育教育重视程度不够,缺乏创新。

一些中等职业院校,没有制订相关的计划。出现问题,教师就把学生喊到办公室批评、教育或者惩罚,违背德育的初衷,教育效果得不到体现。

三、疫情防控期间,大数据对中等职业院校德育课程的影响

1.大数据有利于中等职业院校诊断学生的道德困惑。

以往德育教育,多采用生活中零碎的事例,教育效果难以得到保障。智能设备时代,数据不断更新,将记录下学生的道德思维能力,通过网络快速传递并储存在云端中。大数据时代,特别是处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期间,通过网络技术手段对中职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主要途径。大家无法聚集在学校一起学习德育课程,但是可以举行网上视频会议,邀请学生谈谈对德育的看法,鼓励学生提出德育教育课程方面的疑惑,根据学生提出的现象分析实际问题、解决生活和学习层面有所困惑的地方,从本质、从根源出发,为学生答疑解惑。因此,大数据有利于中等职业院校诊断学生的道德困惑。

2.大数据有利于中等职业院校收集学生意见,有效开展德育教育课程。

学校的主体是学生,教师和学校应该全力配合学生的思维,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意见打造学生期望学习到的德育教育内容,而不是一味地根据学校领导、规章制度或者教师的需求制订并开展德育课程。疫情防控期间,中等职业院校可以组织网上投票或网上调查问卷,询问学生对“希望学校开展什么类型的德育教育课程”“希望学校以什么样的形式進行德育教育课程教学”“期盼学校采取什么样的课程测试形式”等问题的看法。调查问卷会把学生的意见统一起来,整理成大数据,清楚地反映学生对德育教育课程的需求,学校省去时间、精力整理学生意见,只需要根据技术数据显示的学生倾向完善和调整中等职业院校的德育课程安排,满足学生对德育教育的需求,提高学生德育素质和道德素养品质。因此,大数据有利于中等职业院校收集学生意见,有效开展德育教育课程。

四、中等职业院校对学生进行正确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1.德育课程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

品质和习惯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历很多挫折、磨炼,需要个体在社会性的活动和交往过程中逐步形成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思想行为体系。寒暑假学生在家时间比较久,是品质和习惯形成的最佳时间,学生有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培养行为习惯。个人品德形成有两个方面:一是自发的社会影响,二是自觉的教育影响。学校、家庭、社会及个体自身的努力都是人的品质和习惯形成的重要因素。心理学相关知识说明,品质和习惯的培养受知、情、意、行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中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懵懂的时期,只有对品质和习惯的特性进行深入了解和深刻认识,才能上升到高尚的品质情感方面,逐渐形成品德意志,最后慢慢转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一个优秀的、具有良好品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人,一定经历过时间的磨砺及长期的实践证明,在慢慢的强化中变成自己携带的习惯。因此,德育教育课程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和养成优秀的行为习惯。

2.德育课程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思维开放性。

在网络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充分运用网络技术提升道德建设不乏为一种有效手段,由于网络吸取了社会各个阶层、各个学历、各个职业的特点,集思广益,包含每一个人的想法,因而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查询德育教育课程的相关资料,参考网友们的评论,拓展思维,接受不同的看法,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励学生兼容其他的思维,帮助学生在今后学习和工作当中养成积极包容的态度,对学生的长久发展起重要的作用。因此,德育课程有利于培养中职学生的思维开放性。

五、中等职业院校德育教育课程的要求

我国六个部委即教育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于2009年6月24日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意见》,明确规定了加强和改进中等职业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任务。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职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为方向性和时代性结合、贴近实际和未成年人、知行合一、教育与管理结合、解放思想和实际问题的原则。中职德育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进行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道德和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及人格教育。

六、中等职业德育课程的优化措施

1.提高中等职业院校教师的素质是中职德育教育的前提。

教师的素质关系着中华民族的未来,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以身作则,教会学生有德。教师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对学校和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素质测试和学术性活动,教师需要根据时代发展需求提高职业德育教育素质,在教学过程中,时刻把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发挥德育教育的主导作用,可以将德育教育贯穿各个学科的学习当中,使德育理念深入学生内心,成为一种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目前,中等职业院校属于中专,等同于高中,任职教师没有接受类似高级中学任职教师的培训,因而,中职院校要优化德育教育课程必须提高本校教师的素质。

2.改进德育工作的内容和方法是优化中职德育教育的基础。

部分中职学校循规蹈矩,固守以往高中学校倡导的普及德育理论方式,导致中职院校德育效果不佳。中等职业院校大部分学生处于15岁—17岁,思维活跃,正值是非鉴别能力和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学校需要从改进德育工作内容和方法方面入手进行教育工作,注重培养学生职业观和与人交往的价值观念,就学生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关乎道德问题的理念进行深入教育,避免单纯的说教,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重视德育教育规律的研究,改进教育方法。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健康生活、乐观向上、无私奉献、追求美好的价值取向,形成坚强、开朗、自信的性格,养成自律的行为习惯。

3.构建适应学生和时代发展的德育体系是中职德育教育的核心。

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的内容,中等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应该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原则,由于中职学生心理年龄和实际年龄的特殊性,需要依据有关心理学专家建议和德育教育专家意见,调整现有德育教育模式。中职学生自尊心较强,重视平等权益,就可以德育有关现象邀请学生参与讨论,指出并评价其行为,鼓励学生陈述想法,提出一些解决方案和措施。在陈述和思考的过程中,对学生而言是一种启迪,学生根据自己的是非标准判断出行为对错,在脑海中形成一定的印象,清晰地分辨出思想品质,达到长期德育教育效果。

4.以创新的思维模式组织德育活动是中职德育教育的关键。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动力,时代在发展的同时,中职院校要不断创新,特别是德育教育方面。应采用创新的思维模式,组织德育活动,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去敬老院或者社会福利院参加活动,亲身经历会比空谈更具有效果。在整个活动过程当中,学生会对“德”“育”有新的认知,这些认识是学生自己领悟出来的,因而更能调动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积极性,对学生德育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七、结语

德育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教育,是我国青少年的重点教育方向。随着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期望的提出,为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指明了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向。因此,在大数据时代,完善和优化中等职业院校的德育教育体系已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蒋强军,梁文慧.中职德育课程现状的调查分析——以安徽省部分中职学校为例[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15,36(08):66-67+70.

[2]王志超.和谐社会建设下中职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

[3]郝小云.网络环境下中职院校德育课的改革和创新[J].职业,2019(13):92-93.

[4]田娟.中职学生德育教育的认识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7,4(20):161-162.

[5]趙国华.中职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科技资讯,2016,14(02):112+114.

[6]李响.中职德育教师素质发展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5.

猜你喜欢

大数据背景中职院校
浅析大数据背景下财务工作问题与创新
大数据背景下企业绩效管理的探讨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