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

2020-04-12吴文青

文教资料 2020年33期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

吴文青

摘   要: 各大高校的学校教育专业不仅要对专业课程进行教育和指导,更要对人的发展进行正确引导,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加强思政教育工作是一项十分必要的工作,能引导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树立更科学的价值观,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发展水平。本文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思想政治元素的融入问题展开研究。

关键词: 学前教育专业   课程教学   思政教育元素

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努力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新局面。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在对学前教育专业课程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应该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专业教育课程之间紧密融合,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专业课程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共同进步与发展,最终在教育环节中发挥更显著的协同发展优势。思政教育中涵盖多种育人元素,在思政教育课程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融合背景下,学生将在理论课程的学习环节中实现思想水平和道德素质的提升。为此,本文将对思政教育元素在学前专业课程中的融合问题展开研究。

一、全新教育形势下对思政教育的理解

所谓思政教育是指在社会或是群体发展过程中借助特殊的思想观念和政治观点,对成员开展有目标的影响,保证其在成长过程中形成更好地满足社会发展的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作为一门教育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人,对人在改造客观世界中形成的发展观念进行正确引导和帮助[1](183-184)。在专业课程中通过融合思想教育元素,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多种引导:首先,引导和帮助学生构建坚定的马列主义思想,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为指导的工作方针,在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发展和维护党的重大方针战略时,实现专业课程中对学生爱国教育水平的提升。其次,引导和帮助学生形成健全、正确的哲学理念。在对学生进行哲学教育的过程中更好地帮助学生处理思想问题,引导学生在全面角度和发展观念上看待不同事物,让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活动规范。最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目前,传统价值观念更注重对个人和集体思想的统一,在西方先进观念的引导下,一些学生的个性和个人自由主义价值观受到了一定的冲击,价值观出现了多样化的选择。在此种背景下,积极加强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显得尤为必要[2](182)。除了要摒弃或改进传统意识中某些思想惯性,抵制西方极端个人主义之外,还要加强对传统儒家思想优势的吸收和发展,实现传统伦理道德优势和价值观念的融合。

二、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现状

(一)课程设置缺乏合理性。

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有效、科学的课程安排能显著强化教学效果,提高质量,但是当前仍然有部分高校存在课程设置内容不合理的问题,比如教学过程中难以实现理论和实践课程课时的平衡,教师专业的知识讲解和技能手段超出了學生的正常理解范围。基于专业课程的设置存在不足,也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了学生专业技能的提升,甚至忽视了思政教育在专业课程中的优势作用,制约了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二)缺乏对专业就业问题的关注。

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匮乏的问题,在今后的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高职院校更应该按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行研究,实现对专业化课程的设置和安排。但是在当前的教学工作开展背景下,教师过于注重对学生学前教育的专业指导,并没有关注学生的就业情况,导致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融合效果不佳,此种情况的发生不仅会对高职院校的形象造成影响,还会对高职院校学前教育的稳定进步产生负面作用。

(三)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传统问题仍然显著。

现阶段我国一些高校教师虽然掌握了较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部分教师刚刚毕业就参加工作,缺乏丰富的实践经验,授课专业水平还需要不断提升。部分具备实践经验的教师仍然习惯采用传统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只是罗列理论知识点,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难以达到显著的教学效果。此外,一些教师的提问方式比较古板,不能按照时代发展的需求转变教学方式,难以满足现代化教学发展要求。

三、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中融合思政教育元素的必要性

随着近年来我国发展水平的全面提高,政府部门对现代化高校教育问题的关注程度也在不断提升,在全新时代发展要求下,高校教学工作更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指导,通过对大学生道德品德和个人素质的提升,实现专业课理论知识中对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实现价值观水平的提升。学前教育专业的指导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思政教育元素的融合,这样学生才能在真正步入社会后仍然保持积极、健康的发展方向和工作态度。学前教育专业的目标是培养幼儿教师,因此不管是站在哪个角度对学生而言都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和意义[5](37-40)。这一学科除了对大学生尤为关键之外,对于幼儿园阶段的幼儿也会产生深远影响,因为孩子正处于接触世界、了解世界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的幼儿如同一张白纸,需要幼师借助丰富的画笔进行美丽画卷的描绘。幼儿园阶段教师个人素质和职业水平将对幼儿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幼儿教育中最关键的内容是对幼儿行为习惯和明辨是非的能力进行培养,引导和帮助其在不断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形成健康和正确的观念。这要求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积极学习理论课程的过程中,不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提高个人思想觉悟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思政知识的认知水平[6](227)。

四、学前教育专业中对思政元素的融合

(一)提高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育教学水平,引导学生认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

现阶段,高等学校学前教育专业仍然存在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差异性问题,思政课程的教学方式存在明显的不适应性。所以,怎样将学前教育课程教学融合到思政课程中是一项十分必要的教育工作。我们应该认识到,这一融合是现代化教育发展的必然方向,有助于社会功能的发展和体现。教育工作的重点是为社会提供服务,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提供重要帮助。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融合思政教育元素是提高现代社会和谐发展水平的重要方式。此外,在二者的融合过程中,高等教育可以有效发挥育人功能的内在优势。专业课程教育更注重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如果在专业课程教育中没有适当地融合思政元素,就很可能出现专业课程教育方向偏移,甚至丧失教育基本功能的问题。在此种背景下,教师更应该注重对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的融合,帮助学生实现社会责任感的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是对学生进行价值观引导,这对于学生人格的构建有积极影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生活需求[7](222-223)。

(二)加强思政教育在学前教育专业中的有效融合。

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需要教师在课堂教育和实践教学工作中互相补充和配合。在这一过程中,要始终将学校课堂作为基础,通过对学前教育课程中专业知识的挖掘,有效发挥课程教育的指导作用。

其一,积极发挥第一课堂的阵地性作用,在专业课程中探索蕴含的思政元素。比如在课堂教学工作中,应该选择更适合现代社会发展的主旋律问题与学生交流和讨论,例如在对乡村教育思想问题进行论述后,引导学生按照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状提出看法,帮助学生结合时事政治实现对思想政治知识的深刻掌握。其二,要加强多种教学方法中思政元素的融合,比如在情景式教学、小组探究教学方式的帮助下,让学生了解更全面的课程教学知识,让学生实际讨论和爭辩的过程中获取更多的专业性道理。其三,在完成专业课程教育后的课后作业中增加思政元素。课后作业不仅能帮助学生及时梳理课堂中学到的专业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提高思想觉悟水平,对于学生专业知识和思政知识的巩固发挥有效的引导和帮助作用。

(三)在教育工作中引进政策法规和相关案例,优化思政教育元素。

在目前社会和时代发展水平提升的背景下,社会的变革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从国家角度而言,政策和法规应该按照时代发展方向和要求进行转变,这说明法规制度和政策都具备较强的时效性特点。同样,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政策法规的学习也是当前最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尤其是作为现代化教育背景下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更应该在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发扬与时俱进的精神。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法规和制度讲解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引入当下发生的新闻案件[8](97),引导学生严肃讨论,及时提出观点和想法,在学生表达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时机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直接和有效地体会到法律制度和政策的重要意义,并且在相关教育指导纲要的引导和帮助下,进一步明确幼儿教育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在认清和掌握教育职责和内容后,保证学生走向社会岗位后能严格按照法律要求进行幼儿教育和指导,最终为教师教育法治化的强化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结语

在学前教育专业课程中,思政教育的融合可以发挥帮助和指导作用,这要求教师在教育工作中不断进行思政教育元素的探索,在全面推进学前教育专业健康发展的过程中,为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发展水平提供必要帮助。现代化高校教师要适当加强对网络知识的应用,确保专业理念和思想教育元素在网络技术的帮助下更好地融合,最终在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的同时,形成更健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前教育专业整体发展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鲁芬霞.“思政”元素融入学前教育专业舞蹈课程的实践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14).

[2]邓卫东.课程思政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J].新商务周刊,2019,22(21).

[3]曾春妹.课程思政背景下学前教育专业教学中如何融入思政元素[J].文教资料,2019,35(12):181-182,152.

[4]周亚平,方海清,马荣荣.“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学前教育专业课教学实践探讨——以“学前卫生学”课程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9(3):273-275.

[5]张蓉.开放教育视域下课程思政实施路径分析——基于学前教育专业[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15(4).

[6]王慧东,许晓芳,曹鑫莉,等.新时代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研究[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9素质教育研讨会论文集.2019,36(2).

[7]路树萍.基于民族文化传承视域下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特色课程开发与实施[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8(10).

[8]戎计双,李宁.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研究[J].才智,2020,55(13).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度课程思政建设研究与实践课题:《幼儿园管理》课程思政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2020KCSZ024)。

猜你喜欢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教学
地方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手工制作课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学前教育专业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思考与实践
铜仁市学前教育专业新生科学素养现状的调查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