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氧联合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在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中的应用效果
2020-04-11郑喜灿
孙 柯 郑喜灿 陈 惠
慢性难愈性创面是指治疗1个月以上仍未愈合,也无明显愈合倾向的创面。骨折术后切口、骨筋膜室综合征减压术后切口等常因感染、患者营养不良等导致切口迁延不愈,最终形成慢性难愈性创面。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具有创周组织缺血缺氧及创面易形成细菌生物膜等特点,传统的碘伏换药治疗难以达到良好的临床效果,部分患者因病情较重可最终发展至截肢,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1-2]。研究显示,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可通过负压作用有效改善创周组织血液循环,进而促进创面愈合[3-4];创面局部微氧环境可有效改善创面缺氧状态,提高组织氧张力,促进血液循环重建,加快创面愈合[5-6]。遂笔者于本研究中将两者联合应用于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并与单纯应用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治疗者进行了对比,以期为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探寻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八八医院收治的30例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创面面积、创面深度、病程、是否合并糖尿病等一般资料对比,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表1)。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 (1)创面类型为骨折术后切口、骨筋膜室综合征减压术后切口、开放性骨折伴软组织缺损等;(2)符合慢性难愈性创面的诊断标准;(3)对本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 (1)全身多部位损伤且伴有严重并发症; (2)合并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及血液系统疾病; (3)神经、血管损伤严重,有活动性出血或局部感觉功能障碍; (4)合并有认知功能障碍或精神疾病。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抗感染、调控血糖、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创面于彻底清创后依次放置生理盐水纱布包裹的硬质硅胶管及供氧硅胶管 (胶管两侧剪孔)、聚乙烯醇泡沫敷料 (超出创缘1~2 cm)及半透膜,连接智能化负压封闭引流装置 (负压值控制在-125 mmHg,模式为吸引5 min、暂停2 min的间歇模式;给氧流量设置为2 L/min,持续给氧),每3 d更换1次敷料,直至创面完全愈合。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dat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对照组:患者在抗感染、调控血糖、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及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创面于彻底清创后依次放置生理盐水纱布包裹的硬质硅胶管 (胶管两侧剪孔)、聚乙烯醇泡沫敷料 (超出创缘1~2 cm)及半透膜,连接智能化负压封闭引流装置(负压值控制在-125 mmHg,模式为吸引5 min、暂停2 min的间歇模式),每3 d更换1次敷料,直至创面完全愈合。
2.2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创面渗液pH值、创面温度、肉芽组织覆盖率、临床疗效以及创面愈合时间。
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0 d后,对比两组患者的创面渗液pH值、创面温度及肉芽组织覆盖率。采用试纸法测定创面渗液pH值:于上午8点用注射器抽取吸引管渗液滴在试纸上,2 min显色后与标准卡进行比对取值,连续测量3次,结果取均值。采用红外线测温仪测定创面温度:更换敷料时在揭开敷料后分别将红外线测温仪放在创面3、6、9、12点方向及创面中心位置停留3 s读数,结果取均值。肉芽组织覆盖率=肉芽组织覆盖面积/创面总面积 ×100%[7-8]。
治疗2周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痊愈:创面完全愈合;有效:创面明显缩小,分泌物明显减少;无效:创面未见明显缩小或扩大,分泌物未明显减少。总有效率= (痊愈例数+有效例数) /总例数 ×100%[9]。
2.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以频数或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 表示,采用t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创面渗液pH值、创面温度及肉芽组织覆盖率对比,P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10 d后,观察组患者创面渗液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创面温度及肉芽组织覆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中痊愈4例,有效1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中痊愈3例,有效5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为5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采用卡方检验,χ2=6.136,P=0.013,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最终两组患者创面均完全愈合,其中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 (35.15±15.23)d,对照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为 (49.95±22.36)d,两组对比采用t检验,t=2.119,P=0.043,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4 讨论
大量临床研究证实,碘伏换药治疗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疗效欠佳,且存在换药耗时长、水肿消退慢等弊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后期恢复。而部分研究虽证实,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营造的无氧或低氧环境虽具有促进血管生成的作用,但亦有研究表明最适宜伤口愈合的氧分压为50~100 mmHg[10],可见,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所营造的无氧或低氧环境对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尚有争议。因此,笔者于本研究中对比观察了微氧联合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与单纯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对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治疗效果,以期为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的高效化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表2 两组患者创面渗液pH值、创面温度及肉芽组织覆盖率对比 ()Table 2 Comparison of pH value of wound exudate, wound temperature, and granulation tissue coverag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患者创面渗液pH值、创面温度及肉芽组织覆盖率对比 ()Table 2 Comparison of pH value of wound exudate, wound temperature, and granulation tissue coverage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组别Group例数Number of cases创面渗液pH值pH value of wound exudate创面温度 (℃)Wound temperature(℃)肉芽组织覆盖率 (%)Granulation tissue coverage rate(%)治疗前Before treatment治疗10 d Day 10治疗前Before treatment治疗10 d Day 10治疗前Before treatment治疗10 d Day 10观察组Observation group 15 7.85±0.56 7.23±0.15 30.56±0.77 34.25±0.45 11.25±3.36 34.55±2.58对照组Control group 15 7.88±0.58 7.50±0.25 31.03±1.85 33.02±0.12 13.59±4.88 25.36±3.55 t值t value 0.144 3.587 0.908 10.230 1.530 8.110 P值P value 0.886 0.001 0.371 0.000 0.137 0.000
相关研究显示,慢性难愈性创面的氧分压低于40 mmHg,极易使局部组织细胞因缺氧而坏死[11],且局部缺氧环境会降低创面组织中各类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最终导致创面逐渐扩大[9]。因此,有学者提出持续为创面低流量供氧,可加快创面组织细胞内部能量及物质代谢,从而促进创面修复[12]。如尹宏等[13]的研究显示,微氧治疗慢性难愈性创面可显著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局部微氧环境可为各种外源性生长因子提供活性氧,提高组织氧张力,进而维持细胞活性,加快创面修复[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0 d后,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渗液pH值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而创面温度及肉芽组织覆盖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均<0.000);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最终两组患者创面均完全愈合,且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可见,将创面氧流量设置为2 L/min,保证创面氧分压维持在45~80 mmHg[15],可弥补负压治疗所造成的低氧缺陷,更好地促进血管形成和肉芽组织生长,继而提高创面温度及肉芽组织覆盖率,加快创面愈合[16]。另外,负压环境还有利于氧气弥散,加强局部供氧,促使创面组织有氧代谢增强,并将创面pH值维持在适合创面组织生长的范围内,从而促进创面修复[17-18]。
综上所述,微氧联合负压封闭辅助伤口闭合技术治疗骨科慢性难愈性创面,可明显改善创面pH值、温度等微环境,有效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加快创面愈合,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