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2G静脉留置针Y型进行有创血压监测在ICU病房的实际应用研究

2020-04-11陈洁娥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肝素概率静脉

陈洁娥

(罗定市人民医院,广东 云浮 527200)

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静脉留置针护理诊疗已被广泛的应用于重症患者的临床抢救当中,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管穿刺次数与脱管率,还可随时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减轻了患者的穿刺疼痛[1]。有创血压监测是外周动脉穿刺置管,经动脉血采集检查后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动脉血压的瞬间变化,可降低重复穿刺率,较少血管壁的损伤[2]。基于此,本文对比和分析了ICU患者应用头皮静脉留置针护理与22G静脉留置针Y型护理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9月-2019年9月来我院救治的ICU患者82例,在充分告知患者研究目的与具体情况的条件下与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获取使用相关数据,随机分配为A组41例和B组41例,对比护理效果。本次研究中,A组患者男25例,女16例,平均年龄(46.11±2.13)岁;B组患男24例,女17例,平均年龄(45.42±2.12)岁。一般资料可用作对比(P>0.05)。

1.2 方法 B组患者给予头皮静脉留置针护理:在无菌操作的条件下消毒穿刺点周围后进针,枕芯拔出后使用透明敷贴进行固定,并及时的对敷贴进行更换。A组予以22G静脉留置针Y型进行有创血压监测护理:(1)置管:取平卧位,上肢微伸直外展,保持手腕呈背曲状态,根据相关穿刺标准选择最佳穿刺点进针。(2)有创血压监测。对患者的针眼状态与生命体征进行密切的观察,若出现异常情况及时予以相关的救治措施;直接将采血针与Y型留置针肝素帽端相接进行采集,血液采集后用标准规格的氯化钠注射液及肝素盐水脉冲留置管。采集后更换肝素盐水,若出现异常监护情况应立即归零监护仪。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结果,包括:一次性穿刺成功、托管、发生不良反应等。

1.4 数据处理 采集两组ICU患者的护理数据与信息,将所有研究数据纳入SPSS 20.0软件,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对比A组与B组经不同方式护理后的穿刺结果,A组一次性穿刺成功概率为41例(100.00%)高于B组33例(80.48%);A发生脱管为2例(4.87%)低于B组8例(19.51%);A组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为3例(7.31%)低于B组10例(24.39%),对比可知A组的穿刺结果较好,体现出更佳的护理效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相关研究表明,无创血压监测虽具有操作简便、无痛的优势,能够有效监测患者的血压,及时了解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但其监测结果较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其测定的血压值缺乏较高的精准率[3]。而22G留置针Y型可以有效的延长留置时间,不用反复穿刺,可直接与无创血压监测相连,降低了多种因素对无创血压监测的影响,提高了监测结果的精准性,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穿刺疼痛,还提升了获取患者血液标本的及时性,有利于医师对患者的病情分析与判断,且与传统的穿刺方式相比,发生并发症的概率较低,具备较高的临床使用价值[4-5]。根据本文的论述结果可知,对比两组患者的穿刺结果,A组患者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于B组,发生脱管与不良反应的概率低于B组,A组的患者的护理效果更佳,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ICU患者应用22G静脉留置针Y型进行有创血压监测护理效果优于头皮静脉留置针护理,能够有效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降低患者发生脱管与不良反应的概率,且安全性高、预后良好,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猜你喜欢

肝素概率静脉
静脉曲张术后深静脉内径及功能变化的研究进展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概率统计中的决策问题
概率统计解答题易错点透视
防栓八段操 让你远离深静脉血栓
术中持续静脉输注利多卡因的应用进展
概率与统计(1)
概率与统计(2)
费森尤斯血液透析机中肝素泵的故障处理及日常维护保养
可溶性Jagged1对大鼠静脉桥狭窄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