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童肠道沙门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研究

2020-04-11黄雪霞黄振鹏曾惠华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 2020年3期
关键词:类抗生素沙门耐药性

黄雪霞,黄振鹏,曾惠华

(惠州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广东 惠州 516000)

沙门菌感染是临床导致胃肠炎的重要菌种。根据临床研究显示,沙门菌引发的胃肠道感染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公共卫生问题。而抗生素的滥用,也使得沙门菌的耐药性不断的增加,给临床诊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为此,医学界对沙门菌感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为了探讨儿童肠道沙门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耐药性,对269例患儿进行了临床回顾性分析,以提高沙门菌感染的防治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69例发生肠道沙门菌感染的儿童患儿均为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其中,有男性169例,有女性100例。年龄范围上限为7岁,下限为0.5岁,均龄(4.22±1.20)岁。

1.2 方法

1.2.1 沙门菌检测 取患儿新鲜粪便标本,将其与增菌液进行培养后,于恒温37 °C下放置12 h,并将其接种在中国蓝平板和SS平板上,平板菌落显现出黑色产硫化氢或者透明色,采用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和药敏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

1.2.2 血清分型和药敏试验 进行血清分型,确定沙门菌的血清类型。并根据美国临床实验标准协会(CLSI)公布标准,以耐药、中介、敏感3种形式判定药敏结果。

1.3 观察指标 确定沙门菌血清类型,进行药敏测试,分析其临床特点和耐药性。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使用的统计工具为SPSS 20.0统计学软件。计数和计量资料比较分别行χ2和t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肠道沙门菌临床特点分析 肠道沙门菌临床特点分析,发病年龄以0-3岁为多,与4-7岁儿童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呕吐以及脓血便等。发病季节多在夏秋季节,与冬春发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肠道沙门菌临床特点分析[n(%)](n=269)

2.2 肠道沙门菌耐药性分析 由统计表分析可见,肠道沙门菌对头孢类药物如头孢替坦和头孢唑啉的耐药性最强,达到100%。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性也达到了100.00%。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西林的耐药性高达80.13%。对磺胺类抗菌药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略低,为42.31%。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环丙沙星,耐药性为42.03%。而其他种类抗生素,如呋喃妥因、头孢曲松以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则分别低至7.14%、37.82%和6.36%,对美罗培南以及亚胺培南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具有耐药性。见表2。

3 讨论

据世界组织新一期的流行病调查显示,腹泻患儿粪便中检测沙门菌阳性的概率高达5%以上。肠道沙门菌感染,不仅危害患儿的身体健康,还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引发流行病。赵海丰等[1]的调查显示,沙门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感染疾病,一般多发于2岁以下的儿童,且感染多发于5-9月份[2]。而本研究结果显示,肠道沙门菌临床特点分析,发病年龄以0-3岁为多,与4-7岁儿童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症状表现为发热、呕吐以及脓血便等。发病季节多在夏秋季节,与冬春发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这一研究结果与相关文献报道相一致。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发现,3岁以下的幼儿,其肠道功能未发育完全,免疫力比较低,加上肠道各种酶和胃酸的活性比较低,导致其对沙门菌的灭活能力差[3]。而夏秋季节,温度比较高,湿度比较大,沙门菌有了适宜的生存环境,繁殖更加迅速[4]。并且食物变质快,沙门菌容易通过食物进入胃肠道,并由介质进行传播。患儿胃肠道感染后,极易引发腹泻、发热及呕吐症状[5]。

表2 肠道沙门菌耐药性分析(n=269)

而对于沙门菌感染,在确诊以后,需采用疗效确切的抗生素类药物对沙门菌进行清除。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滥用,沙门菌具有了一定程度的耐药性。因此,在治疗前,可对沙门菌的血清分型进行确定,并进行药敏试验。对沙门菌的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性。本研究结果显示,肠道沙门菌对头孢类药物如头孢替坦和头孢唑啉的耐药性最强,达到100%。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和阿米卡星的耐药性也达到了100.00%。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西林的耐药性高达80.13%。对磺胺类抗菌药复方新诺明的耐药性略低,为42.31%。第三代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环丙沙星,耐药性为42.03%。而其他种类抗生素,如呋喃妥因、头孢曲松以及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则分别低至7.14%、37.82%和6.36%,对美罗培南以及亚胺培南等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不具有耐药性。这说明第一、二代头孢抗生素以及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不适宜用在沙门菌感染的临床治疗中。而沙门菌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可应用于肠道感染沙门菌的治疗[6]。

综上所述,对腹泻、呕吐等感染沙门菌感染患儿进行疾病临床特点药敏试验,可以提前进行预防,并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类抗生素沙门耐药性
江西部分省级医院食源性疾病沙门菌监测与分子分型研究
非伤寒沙门菌肠炎患儿临床症状及耐药性分析
不孕不育女性支原体感染情况及耐药性分析
一株鸡白痢沙门菌噬菌体的发酵及后处理工艺研究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水产品中三种糖肽类抗生素检测方法的优化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不良反应药学研究
159株淋球菌对7种抗生素的耐药性实验研究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预防分析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的药理特性及临床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