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船行日本苫小牧,钓“世界第一渔场”

2020-04-10刘少才

垂钓 2020年1期
关键词:渔场沙丁鱼北海道

刘少才

最近我与当年同船过的一名三副(现在已是船长了)微信聊天,他说他的船去了日本北海道,那鱼真叫多,你只要钓上一个小时,保证让你烦,那儿的鱼多得不是一条接一条地上,而且几个钩同时上,有时钩未到底就在中层被吞,让你没有喘息之机。这让我想起上世纪80年代我当海员时,船行日本北海道苫小牧港,于晚上10点多到锚地抛好锚,港方高频电话通知:第二天上午7点半备车进港,8点钟工人登船作业。

日本所有港口都属于快港,万吨杂货船没有超过一周时间的,要是集装箱和散装船,靠泊时间只有一两天时间。船员到港不是工作就是忙里偷闲下地观光、购物,基本没有钓鱼时间。晚上抛完锚,船员都是回房间洗澡睡觉了,没有一个人去尝试去钓鱼。

第二天早起——说早也不早了,北海道的5月,早晨5点东方已经发白了。我拿着钓具来到后甲板,想试试运气,谁知还是晚了,船上的老木匠和一名老水手钓到的鱼已经把两只塑料桶都裝满了,多出的就胡乱地扔在甲板上,差不多全是P斤以上的鱼,也有五六斤的,小一点的沙丁鱼都不要,随钓随放。

老木匠是福建人,临近退休,我们算是最合得来的钓友。他工作仔细,很多工作都默默地干,为此我曾给他写过报道,刊登在《天津远洋》杂志上。

老木匠问我:“你不知道北海道是世界第一大渔场啊?还睡懒觉呢,亏你还睡得着!”那时的我还年轻,真不知道北海道是世界第一大渔场,就知道这里的鱼真是太多了。我挂着老木匠切好的鱼肉,钩坠刚到底,就感觉线猛地一沉。我急着往上倒线,一条头大口大的鳕鱼(当地人称狭鳕)就被我提上水面。这么大的鱼,到水面不能急于往上提,因为水面到甲板还有十多米的高度,鱼要是一挣扎,极易脱钩或断线跑掉。沉住气后,我控了一会儿鱼、见它不再挣扎,便一鼓作气提到甲板上。摘钩后,我赶忙回房间换粗线大钩。就用这样的钓法,到吃早饭时,我钓了满满两塑料桶。这么多鱼,我自己留着也没用,送了船长和三副,我们仨分了。我留下的鱼洗净破肚撒上盐,晾成了鱼干,这还是向船长学的。

满载集装箱的货船行使在北海道海域

7点半船进港,8点钟日本工人准时登船作业,我们便不再钓鱼,一则白天甲板作业,你即便不当班也不允许钓鱼,二则晚上也没人钓,因为船员白天不是当班就是轮留下地,到了晚上已经累得没有心情钓鱼。

扔在甲板上的大鱼

现在想想,日本人真是不可思议。日本是个岛国,四周临海,渔业资源极其丰富,但日本人却不满足于本国海域的渔业资源。我们常见媒体报道日本不顾国际有关组织的反对,远渡重洋去捕杀鲸鱼就是一例。不仅如此,日本大型远洋捕鱼船赴世界各地捕鱼的报道也屡见报端。

其实,我在苫小牧港锚地钓鱼,也只是沾了北海道渔场的一个边。苫小牧是北海道南部港市,临太平洋,人口15.7万。北海道渔场“世界第一大渔场”的称号并非浪得虚名,而是为世界所公认。北海道渔场位于日本暖流与千岛寒流交汇处,由于海水密度的差异,密度大的冷水下沉,密度小的暖水上升,使海水发生垂直搅动,把海底沉积的有机质带到海面,使浮游生物繁盛,进而为鱼类提供了丰富的饵料。另外,寒暖流交汇可产生“水障”,阻止鱼群向别处游动,多个品种的鱼类都成了“坐地户”鱼类,从而使这一海区成为世界著名的渔场。北海道渔场主要有鲑鱼、狭鳕、太平洋鲱鱼、远东拟沙丁鱼、秋刀鱼等鱼种。从水层上说,上层鱼类包括鲐鱼、马鲛鱼、沙丁鱼、鲲鱼、鲱鱼、海鲤、鱿鱼等;底层鱼类有鳕鱼、蓝鱼及阿特卡鲐鱼(Atkamackerel),较深海域则以虾、蟹等甲壳类为主,毛蟹、多罗波蟹、勘察加拟石蟹被称为北海道三大名蟹。

猜你喜欢

渔场沙丁鱼北海道
沙丁鱼
北海道 雪国丰盈
埃及超大规模养鱼场
“熊出没,注意”的由来
基于北斗船位数据的渔具分析方法浅析
轻视的代价
大鱼吃小鱼
让课堂成为学生的“渔场”
北海道熊